萊茵蘭

萊茵蘭

萊茵蘭,舊地區名。也稱“萊茵河左岸地帶”。今德國萊茵河中游,包括今北萊茵-威斯伐倫州、萊茵蘭-普法爾茨州。拿破崙帝國時代,萊茵河左岸北段被併入法國,建立有二十一個德意志聯邦參加的“萊茵同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萊茵蘭
  • 也稱:萊茵河左岸地帶
  • 地理位置:德國萊茵河中游
  • 歸屬:1815年,歸普魯士王國所有
歷史,政治實體,

歷史

根據1815年維也納會議,萊茵河兩岸土地歸普魯士王國所有,稱萊茵省。
1871年德國統一後,成為德意志帝國的領土。

政治實體

萊茵省萊茵省由下萊茵和於利希-克利夫斯-貝格組成。萊茵省的首府是科布倫茨,1939年全省有八百萬人。
1920年,薩爾從萊茵省中分割出來,由國際聯盟管理,直至1935年的公民投票後才回歸魏瑪共和國。1920年德國歐本及馬爾梅迪割讓給比利時
1946年,前萊茵省的地區被分為北萊茵-威斯伐倫萊茵蘭-普法爾茨兩個聯邦州。韋茨拉爾劃歸黑森州
現今原屬萊茵省的地區由薩爾、北萊茵-威斯伐倫和萊茵蘭-普法爾茨三個聯邦州瓜分。北萊茵-威斯伐倫是德國一個重要的工業區域,擁有豐富的礦藏和水路交通。而在萊茵蘭-普法爾茨,農業則更為重要,特別是葡萄園的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