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特島戰役

萊特島戰役

萊特島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中一場重要戰役,美軍在此戰役中在菲律賓建立立足點,為攻占整個菲律賓群島建立基礎。

基本介紹

戰役背景,戰役過程,戰役結果,分析,

戰役背景

1944年夏,美軍占領馬里亞納群島紐幾內亞後,決定首先奪取萊特島,爾後占領整個菲律賓,以切斷日本本土與荷屬東印度(今印度尼西亞)和英屬緬甸的海上交通線,建立進軍日本本土的海空基地。
日軍大本營為固守這一戰略基地,決定實施捷1號作戰,與美軍決一死戰。為此,日軍在菲律賓成立陸軍第14方面軍,由山下奉文大將出任司令,下轄第35軍,由鈴木宗作中將指揮,共8個師團、1個裝甲師團、4個獨立混成旅團,共35萬餘人;日本聯合艦隊的第3、第2、第5艦隊(航空母艦4艘、戰列艦9艘、巡洋艦21艘、驅逐艦35艘、潛艇17艘)和陸軍第4航空軍及海軍航空兵提供支援。
麥克阿瑟麥克阿瑟
美軍由西南太平洋戰區總司令麥克阿瑟上將統一指揮,下轄由克魯格指揮的美軍第6軍團、由艾奇伯格指揮的美軍第8軍團及特種兵部隊共28萬餘人,由海軍第3、第7艦隊(司令分別為威廉·哈爾西海軍上將和金凱德海軍中將,共有航空母艦35艘、戰列艦12艘、巡洋艦26艘、驅逐艦144艘、潛艇29艘、登入艦和運輸艦650艘)和陸軍第5、第13航空隊及澳大利亞航空隊提供支援,共有飛機約2,500架。
美軍企圖集中絕對優勢兵力,並肩突破,鉗形攻擊,一舉攻占萊特島,為進攻菲律賓創造有利條件。戰役擬分三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攻占萊特島外圍的霍蒙宏島、蘇祿安島、迪納加島的北端; 第二階段,以主力奪占萊特盆地,打通聖周安哥海峽與潘納宏海峽; 第三階段,占領萊特島全部及三馬島的一部分,打通蘇立加峨海峽。

戰役過程

1944年10月17日,在海、空軍火力準備後,美軍攻占了霍蒙宏島、迪納加島的北端,在島上設定燈塔,引導護航艦隊進入雷伊泰灣。
早上,美軍登入部隊先後在3個地域實施登入。北部突擊兵團第10軍的2個師;南部突擊兵團第24軍的2個師;第24步兵師第21團,分別在萊特島東岸的塔克洛班和杜拉格登入,向守島日軍發起進攻。
登入部隊由輸送艦換乘登入艇後,在水陸坦克的引導下,進至距海岸約4千米的出發線,並向海岸前進。當距海岸線約100米時,坦克炮艇開始壓制日軍縱深目標,掩護步兵搶灘。當日,登入部隊在海岸建立了縱深約2千米的登入場。
10月20日麥克阿瑟登入萊特島10月20日麥克阿瑟登入萊特島
日軍集中飛機幾百架攻擊美軍登入艦船,但收效不大。美軍當日上陸逾10萬人,占領寬20公里、縱深18公里的登入場,隨後將日軍分割於卡里加拉、布拉文等地區。自10月21日開始,登入部隊向縱深發展進攻,擴大與鞏固登入場。坦克分隊分別配屬給第一梯隊步兵團,沿分路實施進攻,但遭日軍的頑強抗擊,進展遲緩。至11月1日,北部突擊兵團占領了刺匹茲、卡利蓋拉地域;南部突擊兵團占領了達加咪、布魯恩地域。
1944年10月22日8時,栗田艦隊由汶萊灣出發,經巴拉望西方海面北上。西村艦隊則於22日下午3時駛離婆羅乃港。志摩艦隊駛向台灣海峽,小澤艦隊也在台灣東方偏北海 面出現。各艦隊都在按預定的計畫開始行動。 但是,厄運首先籠罩在日軍主力編隊——栗田艦隊頭上。10月22日夜,美軍“飛魚”號偵察潛艇發現了栗田艦隊,並且馬上向哈爾西作了報告。然後,“飛魚”號呼喚同伴“絛魚”號,一同尾隨栗田艦隊並伺機攻擊。 23日黎明,栗田在旗艦“愛宕”號重巡洋艦上下達規避潛艇曲折航行的命令。但是,大禍仍然很快就臨頭了。不久,他在艦橋上感到腳下受到一陣強大的震撼。與此同時,鄰艦“摩耶”號重巡洋艦也尾部起火,兩艘戰艦頓時被濃煙和火焰所籠罩,不 到幾分鐘就沉入了海底,幾艘驅逐艦迅速駛來營救,栗田和他的參謀們不得不在洶湧的海水中泅到救援艦上。 禍不單行,18分鐘後,重巡洋艦“高雄”號也被兩枚魚雷擊中,失去機動能力。 栗田不得不派2艘驅逐艦護送撤離戰區。 惱怒的日軍開始攻擊美軍潛艇了。驅逐艦發射的深水炸彈,密密麻麻覆蓋在海面,在遼闊的海面上激起一層層巨大的水柱。美軍“飛魚”號潛艇在躲避中,不小心觸礁沉沒。 離雷伊泰灣還有近兩天的航程,日軍不敢戀戰,只好鳴鑼收兵,調整隊形繼續前進。 整整一個晚上,栗田艦隊是在對潛防禦的恐懼中度過的。天亮後,栗田下令將指 揮部移至“大和”號。坐在這艘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戰列艦上,栗田的心裡才似乎有了一點平衡的安全感。白天總算平靜地過去了。夕陽西沉,夜幕又開始降臨。栗田默默地禱告,並命令艦隊全速航行。
22日夜,哈爾西從美軍“飛魚”號發回的電報中得知,不久將有一支大的日軍艦艇編隊,從北面向美軍萊特島登入部隊發動攻擊。他仔細地琢磨著“飛魚”號發回的電報:“發現艦艇多艘,其中3艘屬戰列艦。在追蹤中。”日軍航母的位置是哈爾西時時最為關心的。24日晨,哈爾西將他的第38特混艦隊,展開在聖貝納迪諾海峽東部,並命令各大 隊開始搜尋日軍艦隊。8時10分,38·2特混大隊的一架偵察機發現了正要進入錫布延海的栗田艦隊,9時稍過,38 4特混大隊的偵察機在蘇祿海又發現了西村編隊,隨即 召喚美機對其攻擊。然而,戰果不大,僅1艘戰列艦和1艘驅逐艦受了輕傷。 雖然發現了日軍兩個艦隊,但始終不見航母的蹤影,哈爾西決定抓住戰機,先重 點打擊敵人的大型艦艇編隊。哈爾西迅速將敵情轉告給金凱德,讓他留心萊特島南側的蘇里高海峽。同時,他又命令38·1特混大隊立即返航,抓緊時間進行海上加油,爾後待命。從上午10時40分開始,到下午15時10分,哈爾西對栗田艦隊連續發起 5次空中襲 擊,共出動250架次飛機,其中60%的美機對準了日軍巨艦“武藏”號,有20條魚雷和 17枚重磅炸彈直接命中了該艦,另有20枚近失彈對其造成傷害。這艘日本海軍引以為自豪,擁有人類最大口徑艦炮的 戰列艦,帶著“出師未捷身先死”的衰怨和未曾向美艦開一炮的遺恨,於19時35分沉入了錫布延海,1100名海軍官兵也“陪葬”于海底,日本海軍聯合艦隊中有著“炮術國寶”的豬口少將也與艦同沉。此時,栗田艦隊的許多艦隻都已傷痕累累,3 艘戰列艦中彈受傷。栗田望著自己遭重傷的艦隊,怒火從心頭升起,他率領艦隊繼續向聖貝納迪諾海峽挺進。當栗田到 達錫布延海東端時,他看到島嶼林立、水路狹窄的險象地形,恐懼和不安立即籠罩了 他的心頭。若駛進海峽,艦艇就會失去靈活的機動能力,很容易成為攻擊的目標。前 5次空襲的餘悸仍在心中隱隱作痛,他擔心發生第6次空襲,於是下達了“全艦隊返航 ”的命令。同時,栗田也向日軍大本營拍電,陳述撤退理由。時間正好是24日16時。 16時20分,美軍偵察機報告:“敵人艦隊撤向西撤退了。” 18時15分,錫布延海西撤的栗田中將看到美軍的空襲已告一段落,艦隊還有實力攻擊雷伊泰灣,便又下令掉轉航向重新駛向聖貝納迪諾海峽。經過這一反覆,25日黎明是到不了雷伊泰灣了,他命令迅速通知南路的西村艦隊,吩咐他們放慢速度,將開始夾擊雷伊泰灣的行動再推遲幾個小時。但是,西村並沒能收到這份電報,這已成為一個不解之謎。 栗田艦隊東進兩個小時後,他接到聯合艦隊司令長官發出的電令:“仰仗神明庇佑,全軍猛進突擊。”
萊特島戰役
日軍實施捷1號作戰,調集陸海空兵力與美軍決戰。10月23日-10月26日,雙方海軍在雷伊泰灣附近海域進行大規模海戰,美軍以較小代價取得重大勝利。
日軍由鄰島及日本本土抽調第1師團、第26師團及第68混成旅團,共4.5萬餘人,增援萊特島,但在登入過程中,載運坦克的登入艦被擊沉,未發揮作用。美軍在合圍奧莫塔克的過程中,遭日軍抗擊,戰鬥呈膠著狀態。
11月15日,第6軍團的第32步兵師團投入交戰,西南太平洋戰區也將美第11空降師、第112獨立騎兵團加強給第6軍團,但進展依然遲緩。
美軍拿不下一個小小的萊特島,讓麥克阿瑟焦急萬分。後來他急中生智,提出以兩面夾擊的方式占領奧莫塔克港,從背後分割已在萊特島上挖溝築壘的日軍。這一計畫果然奏效。
12月7日,美軍第77步兵師在萊特島西側奧莫塔克灣登入成功,對日軍構成合圍態勢。12月10日,美軍攻占奧莫塔克港,並繼續向前推進。山下奉文決定停止萊特島之戰,準許第35軍殘部撤到中南部菲律賓島嶼。
12月25日,日軍停止了有組織的抵抗。12月30日,美軍宣布攻占整個萊特島。

戰役結果

由於日軍在雷伊泰灣的失利,使美軍掌握了菲律賓地區的制空權和制海權,陸上日本第14方面軍陷入孤立無援的困境。美軍於1945年1月占領了萊特島,2月占領馬尼拉。而日本海軍的基本力量在戰役中蒙受了巨大損失,在以後的戰爭中再已無力發動大規模遠洋作戰。
美軍攻占整個萊特島,以萊特島為基地,向呂宋島發動進攻,為攻占菲律賓奠定了基礎。
萊特島戰役之後,南方總軍第14軍的第1師團中極少部分殘兵遵循最後一道命令(在萊特島上與敵人打持久戰,不得投降),在萊特島的密林中戰鬥了20餘年。

分析

一,航空兵力薄弱,在飛機性能、數量及飛行員的訓練水平、戰術素養上,都比美軍差得太遠。在失去制空權的情況下,要想順利實施捷一號計畫,幾乎是不可能的。
二,協同太差,栗田、小澤、西村、志摩及岸基航空兵這五支參戰部隊幾乎沒有密切有效的協同。甚至西村和志摩兩支艦隊,在同一時間同一地區為執行同一任務。卻沒有統一指揮和相互聯繫,實在令人費解。儘管日軍的通信能力要組織這樣複雜的大規模作戰是勉為其難的,但從西村和志摩的事例中可以看出日本海軍缺乏協同配合的精神。
三,敵情不明,日軍的偵察無論在對敵軍部署的了解,還是對敵軍意圖的判斷,或是對戰果的評估,都十分糟糕。盲人摸象一般的戰鬥怎么會取勝?雖然捷一號計畫在美軍大兵壓境的形勢下,不失是個果敢大膽的計畫,但是1944年10月的日本戰爭機器已經無力支持這樣的行動了。
美軍的主要問題是指揮不統一,戰場上的兩支艦隊分別歸麥克阿瑟和尼米茲指揮,而這兩人一個在菲律賓一個在珍珠港,能統一指揮兩人的參謀長聯席會議又遠在萬里之遙的華盛頓。如果在前線有一個統一的指揮部,就不會發生哈爾西全軍離開雷伊泰灣而金凱德毫不知情的情況了。
萊特島戰役
至於雙方的將領,在日軍方面,豐田副武被哈爾西的佯動所欺騙,將寶貴的航空兵力浪費在台灣空戰中,嚴重影響了捷一號計畫的實施,不能不說是豐田的最大失誤。栗田則是最有爭議的,在軍事上他在離勝利僅一步之遙時卻失之交臂,在指揮上有多處錯誤。但在人性方面,他是比較理智而人道的,沒有武士道的狂熱,如果他殺入雷伊泰灣,固然可以給美軍造成慘重損失——麥克阿瑟夫婦當時就在雷伊泰灣內的運輸艦上,如果栗田艦隊突入雷伊泰灣,大和的18.1英寸巨炮可以把他們轟上天去。但他也會被趕來的哈爾西所消滅。小澤的出色表現受到多方好評,不僅完成了誘敵任務,當發現美軍杜博斯艦隊在後追趕時,果斷組織反擊,若非美軍及時撤退很可能遭到損失,更難能可貴的是把這支準備犧牲掉的自殺艦隊中的大部分軍艦帶回了日本。西村過於蠻勇,雖有必死之心,卻沒使自己的犧牲更有價值。
美軍方面,哈爾西太過進取,險些鑄成大錯,戰後受到多方指責,由於尼米茲的保護才免受非難。金凱德處置得當,保全了登入灘頭。奧登多夫巧妙利用地形,儘可能發揮己方長處,以極小的代價取得了巨大勝利。斯普拉格可稱得上是這次海戰中的英雄,正是他冷靜沉著的指揮,打退了栗田的進攻,保全了自己和登入灘頭,在海戰史上寫下了精彩輝煌的一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