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鼠尾草

華鼠尾草

華鼠尾草(學名:Salvia chinensis Benth.)又名石見穿,一年生草本,高20-70cm。根多分枝,直根不明顯,黃褐色。全株被倒生的短柔毛或長柔毛。莖單一或分枝,直立或基部傾斜,四棱形。

產山東,江蘇南部,安徽南部,浙江,湖北,江西,湖南,福建,台灣,廣東北部,廣西東北部,四川;生於山坡或平地的林蔭處或草叢中,海拔120-500米。

全草入藥,江蘇一帶用於治肝炎,面神經麻痹,乳腺炎,癰癤,痛經及骨痛等症,四川江津用根泡酒內服,可調經活血,廣西用於去風濕及瘡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華鼠尾草
  • 學名:Salvia chinensis Benth.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 :雙子葉植物綱 Dicotyledoneae
  • 亞綱:合瓣花亞綱 Sympetalae
  • :管狀花目 Tubiflorae
  • :唇形科 Labiatae
  • 亞科:野芝麻亞科 Lamioideae
  • :鼠尾草族 SALVIEAE
  • :鼠尾草屬 Salvia
  • 亞屬:鼠尾草亞屬 Subgen. Allagospadonopsis
  • :華鼠尾草
  • 分布區域:中國山、江蘇、安徽、浙江、湖北、江西、湖南、福建等省
  • :鼠尾草系 Ser. Japonicae C. Y. Wu
記載,形態特徵,整體,莖葉,花果,生長環境,主要價值,功能主治,用法用量,各家論述,臨床套用,鑑別方法,性狀鑑別,顯微鑑別,理化鑑別,化學成份,栽培技術,栽培,繁殖方法,

記載

華鼠尾草(中國植物學雜誌,第三卷)石見穿(本草綱目拾遺),石見穿、石打穿、紫參、月下紅(江蘇),紫參、半支蓮(江西),活血草(四川江津),野沙參(廣西南寧)

形態特徵

整體

一年生草本類植物;根略肥厚,多分枝,紫褐色。

莖葉

直立或基部傾臥,高20-60厘米,單一或分枝,鈍四棱形,具槽,被短柔毛或長柔毛。
葉全為單葉或下部具3小葉的複葉,葉柄長0.1-7厘米,疏被長柔毛,葉片卵圓形或卵圓狀橢圓形,先端鈍或銳尖,基部心形或圓形,邊緣有圓齒或鈍鋸齒,兩面除葉脈被短柔毛外餘部近無毛,單葉葉片長1.3-7厘米,寬0.8-4.5厘米,複葉時頂生小葉片較大,長2.5-7.5厘米,小葉柄長0.5-1.7厘米,側生小葉較小,長1.5-3.9厘米,寬0.7-2.5厘米,有極短的小葉柄。

花果

輪傘花序6花,在下部的疏離,上部較密集,組成長5-24厘米頂生的總狀花序或總狀圓錐花序;苞片披針形,長2-8毫米,寬0.8-2.3毫米,先端漸尖,基部寬楔形或近圓形,在邊緣及脈上被短柔毛,比花梗稍長;花梗長1.5-2毫米,與花序軸被短柔毛。
花萼鐘形,長4.5-6毫米,紫色,外面沿脈上被長柔毛,內面喉部密被長硬毛環,萼筒長4-4.5毫米,萼檐二唇形,上唇近半圓形,長1.5毫米,寬3毫米,全緣,先端有3個聚合的短尖頭,3脈,兩邊側脈有狹翅,下唇略長於上唇,長約2毫米,寬3毫米,半裂成2齒,齒長三角形,先端漸尖。
花冠藍紫或紫色,長約1厘米,伸出花萼,外被短柔毛,內面離冠筒基部1.8-2.5毫米有斜向的不完全疏柔毛毛環,冠筒長約6.5毫米,基部寬不及1毫米,向上漸寬大,至喉部寬達3毫米,冠檐二唇形,上唇長圓形,長3.5毫米,寬3.3毫米,平展,先端微凹,下唇長約5毫米,寬7毫米,3裂,中裂片倒心形,向下彎,長約4毫米,寬約7毫米,頂端微凹,邊緣具小圓齒,基部收縮,側裂片半圓形,直立,寬1.25毫米。
能育雄蕊2,近外伸,花絲短,長1.75毫米,藥隔長約4.5毫米,關節處有毛,上臂長約3.5毫米,具藥室,下臂瘦小,無藥室,分離。花柱長1.1厘米,稍外伸,先端不相等2裂,前裂片較長。花盤前方略膨大。
小堅果橢圓狀卵圓形,長約1.5毫米,直徑0.8毫米,褐色,光滑。
花期8-10月。

生長環境

生於山坡或平地的林蔭處或草叢中,海拔120-500米。
喜溫暖或涼爽的氣候,北方可在暖季栽培。

主要價值

全草入藥,江蘇一帶用於治肝炎,面神經麻痹,乳腺炎,癰癤,痛經及骨痛等症,四川江津用根泡酒內服,可調經活血,廣西用於去風濕及瘡疥。

功能主治

活血化瘀;清熱利濕;散結消腫。主月經不調;痛經;經閉;崩漏,便血;濕熱黃疸;熱毒血痢;淋痛;帶下;風濕骨痛;瘰癧;瘡腫;乳癰;帶狀皰疹;麻風;跌打傷腫。
華鼠尾草華鼠尾草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5g;或絞汁。外用:適量,搗敷。

各家論述

《綱目》:主骨痛,大風,癰腫。
《蘇州本產藥材》:治噎膈,痰飲氣喘。
《江蘇藥材志》:治瘰癧。

臨床套用

①治療急、慢性肝炎
取紫參2兩,或加糯米稻草1兩,水煎兩次,煎液合併加紅糖半兩,兩次分服(兒童減半)。治療205例,治癒150例,進步33例,無效22例。其中急性169例,治癒126例,平均治癒日數36天;慢性36例,治癒24例。
②治療赤白帶下
取石打穿2兩,水煎服。每日一劑,連服5~7天。治療800多例,有效率80%。

鑑別方法

性狀鑑別

莖方柱形,長20-70cm,直徑1-4mm,單一或分枝;表面灰綠色或暗紫色,有白色長柔毛,以莖的上部及節處為多;質脆,易折斷,折斷面橢部白色或褐黃色。葉多捲曲,破碎,有時複葉脫落,僅見單葉,兩面被白色柔毛,下面及葉脈上較明顯,輪傘花序多輪,集成假總狀,花冠二唇形,藍紫色,多已脫落,宿萼筒外面脈上有毛,筒內喉部有長柔毛。小堅果橢圓形,褐色。氣微,味微苦、澀。以葉多、色綠、帶花者為佳。
華鼠尾草華鼠尾草

顯微鑑別

葉橫切面:上表皮細胞長方形,下表皮細胞較小,外被角質層,有氣孔及毛茸。柵欄組織1-2列細胞,海綿組織4-5列細胞。主脈維管束外韌型,上下表皮內方均有厚角組織,維管束上下兩側可見纖維。
莖橫切面:呈四棱形。表皮細胞1列,外被角質層,可見毛茸。皮層外側在四角棱處有4-6列厚角細胞;內皮層清晰。維管束外韌型,角隅處發達,韌皮部外側有纖維2-4列,木質部連成環。髓部大。
葉表面觀:下表皮細胞垂周壁波狀彎曲,呈連珠狀增厚,具角質紋理;腺鱗頭部4細胞,直徑30-45μm,柄單細胞;小腺毛頭部單細胞,直徑18-23μm,柄短,單細胞;非腺毛多存在於葉脈處,1-11細胞,長72-1620μm,壁厚,具疣狀突起,有時細胞縊縮;氣孔直軸式。上表皮細胞垂周壁略彎曲,毛少,無氣孔。

理化鑑別

取本品粉末0.5g,加50%乙醇10ml,水浴溫浸10min,濾過,取濾液1ml,加0.2%茚三酮試劑,置沸水浴中加熱數分鐘,溶液顯紅紫色。(檢查胺基酸)
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醇10ml,水浴加熱5-10min,濾過,取濾液2ml於蒸發皿中,蒸乾,冷後加1%三氯化鐵-冰乙酸試劑1ml溶解,移至乾燥小試管中,沿管壁加硫酸1ml,兩液面交界處呈現棕紅色環,上層現綠色至藍綠色。(檢查甾醇類)

化學成份

全草含異丹參酚酸(isosalvianolic acid)C,丹參酚酸(salvianolic acid)B、D,紫草酚酸(lithospermic acid),迷迭香酸(rosmarinic acid),咖啡酸(caffeic acid),原兒茶醛(protocater-chualdehyde),R-(+)-β-(3,4-二羥基苯基),乳酸[R-(+)-β-(3,4-dihydroxyphenyl)lactic acid],齊墩果酸(oleanolic acid)。此外還含甾醇,三萜成分,胺基酸。
根含水蘇糖(stachyose)。

栽培技術

栽培

日照充足通風良好,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或土質深厚壤土為佳,有利生長。種子直播,每穴3-5粒,發芽一周后或獲株高達5-10cm時須疏苗。間距20-30cm。成株後可再次疏剪,增加距離,生長的較旺盛。不同品種的鼠尾草需要的光強度不盡相同,在栽培前需多加確認及了解。

繁殖方法

種子繁殖或扦插繁殖。
①種子繁殖
可在春季和初秋播種。播種前為提高出苗率以及早出苗,可先將種子用50℃溫水浸泡,待溫度下降到30℃時,用清水沖洗幾遍後,放於25~30℃恆溫下催芽或用清水浸泡24小時後播種。直播或育苗移栽均可。由於鼠尾草種子小,宜淺播。播後要覆蓋薄土,並要經常灑水,以保持土壤濕潤。
②扦插繁殖
在5~6月,選枝頂端不太嫩的頂梢,長5~8厘米,在莖節下位剪斷,摘去基部2~3片葉,按行株距5厘米×5厘米,插入苗床中,深2.5~3厘米。插後澆水,並覆蓋塑膠膜保濕,20~30天發出新根後按行株距(45~50)厘米×(25~30)厘米的密度定植。
定植後應及時鬆土除草,乾旱時應適當灌溉,雨後必須及時排水。生長季節根據情況追肥2~3次,每次每畝可追尿素5千克左右。在長江以北,冬季需培土越冬,一般在地上部收穫後、冬凍前灌水後即培20厘米高的土,翌春終霜後扒開土澆水,使萌芽生長。華南地區不需覆蓋也可安全越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