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衣冠

華夏衣冠

華夏衣冠,即漢服,中國漢族的傳統服飾總體系,又稱為華服,此不能與“唐裝”、“和服”相混淆。其由來可追溯到三皇五帝時期一直到明代,連綿幾千年,華夏人民(漢族)一直不改服飾的基本特徵,這一時期漢民族所穿的服裝,被稱為華夏衣冠。清兵入關“剃髮易服”始漢服為代表的漢文明消亡殆盡,現代漢服略有復興,但經歷幾百年消磨若沒有政府支持乃是任重道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華夏衣冠
  • 外文名:The Chinese clothes
衣冠簡介,特點和樣式,組成部分,發展,先秦時期,先秦兩漢時期,唐代,漢朝,宋元明時期,清朝,與文化關係,樣式分類,上下連裳制,上衣下裳類,外套類,首服類,各構件名稱,配件與裝飾,

衣冠簡介

自炎黃時代黃帝垂衣裳而天下治,華夏衣冠已具基本形式,歷經周朝代的規範制式,到了漢朝已全面完善並普及,華夏衣冠由此得名。在民族和國家概念沒有明確的古代,一般作為與中華文明周邊地區的“胡服”相對的詞使用。華夏衣冠是中國上古三皇五帝至明末 (17世紀中葉)以前,以漢族(及漢族的前身華夏族)的民族文化為基礎,在自然的文化發展和民族交融過程中形成的具有民族特點的服裝體系。如果以服裝體系而言,華夏衣冠可上溯炎黃,下至明朝,漢族人民(先秦時期則為華夏)所穿著的服飾為基礎,並在此基礎上自然發展演變而形成的一種明顯具有獨特風格的一系列服飾的集合。
華夏衣冠

特點和樣式

華夏衣冠的主要特點是交領、右衽,不用扣子,而用繩帶繫結,給人灑脫飄逸的印象。這些特點都明顯有別於其他民族的服飾。
華夏衣冠
華夏衣冠有禮服和常服之分。從形制上看,主要有“上衣下裳”制(裳在古代指下裙)、“深衣”制(把上衣下裳縫連起來)、“襦裙”制(襦,即短衣)等類型。
其中,上衣下裳的冕服為帝王百官最隆重正式的禮服;袍服(深衣)為百官及士人常服,襦裙則為婦女喜愛的穿著。普通勞動人民一般上身著短衣,下穿長褲。
服具備獨特的形式,其基本特徵是交領、右衽、系帶、寬袖,又以盤領、直領等為其有益補充。明代後期有發展出類似於清代服飾對襟立領紐扣(但不同於滿清服飾,明代紐扣細小,以金屬製造,位於不顯眼位置;滿清服飾以顯眼的布扣為主)。
華夏衣冠的基本款式大約有九類,在基本款式下又因其領口、袖型、束腰、裁剪方式等的不同變化演繹出幾百種款式。
從形制上看,主要有“上衣下裳”制(“襦裙”亦為衣裳制,襦,即短衣。裳在古代指下裙)、“深衣”制(把上衣下裳縫連起來)、“衣褲”制等類型。其中,上衣下裳的冕服為帝王百官最隆重正式的禮服;袍服(深衣)為百官及士人常服,襦裙多為女子穿著。普通勞動人民一般上身著短衣,下穿長褲。
華夏衣冠雖然是平面裁剪,但用料遠遠大於覆蓋人體的需要。在裁剪之時,看上去雖然是平面直線的,但是穿在人的身上,配合以束腰等手段,就會隨著人體的結構,呈現出不同的曲線,無論從正面、側面、背面,都十分優美動人,和環境共同成為靈動的藝術品。漢服不僅重視人體的各個側面的線型,而且還注重人與環境對服飾的影響。漢族傳統服裝中,貴族服飾的大袖,不僅是袖徑的寬大,也表現為袖子的長度超長。官員與老人的袖子延至手後,又可以挽回相當的長度。漢服袖徑寬大時可到四尺,這種寬大的剪裁,使得漢服在穿著起來之後,可以行成如行雲流水般的流線,隨風而動,但毫不拖拉。給人寬袍大袖、仙風道骨的感覺。

組成部分

完整的一套衣冠部件有:首服、體衣、足衣、配飾
首服
首服,亦稱元服。元本指頭。黃帝垂裳制天下的時候就發明了冠,“峨冠博帶”自此便成了華夏衣冠的代稱。漢民族的成人禮——男子冠禮,女子笄禮,足見首服在民族文化心理中的重要地位,可謂:頂天立地,從頭開始。作為衣冠上國,向來講究衣冠不分家。冠巾對應著身份地位,二十弱冠後,士人冠而庶人巾。衣冠齊整才是完整的儀容,古人重之。
不過,冠巾文化幾乎是男子的特權。在男尊女卑的幾千年中,女子除了命婦的鳳冠、翟冠外,便是女道士束髮戴冠,稱為女冠子。很多年後,在歷史已經屏棄了性別局限的時代,我們開始漢服復興,倒沒有必要為此耿耿於懷,反而應該欣喜地看到:首服文化也彌補了男式漢服相對樣式單調的缺憾。
男子首服大致可分為冠冕類和巾帽類。
冠最流行的時期在先秦兩漢,相對巾的普及早一些。冠歷來是士人之上的特權,是身份和職別的標識,也象徵著士人的尊嚴。當冠而不冠即是“非禮”。《左傳 哀公十五年》記載了孔子弟子子路至死捍衛君子不免冠的尊嚴:“以戈擊之,斷纓。子路曰:‘君子死,冠不免。’結纓而死。”庶民或“卑賤執事者”卻不能戴冠而只可束巾;巾最早不過是隨便裹發的一塊布,不能出現在正式場合,最初,上層士大夫不過燕居時偶爾戴巾,後逐漸通用,到漢末為文人武士所好,以戴巾為雅尚。因為巾與平民關係密切,故天生帶著一絲閒適,始終在一種輕鬆的氛圍中發展,自唐代由幅巾衍生出了幞頭後,巾帽文化愈加興旺,到宋明則達到頂峰。所以,於漢唐時向前來留學的日本,巾帽文化鮮有流傳,相反,於明代師習華夏的朝鮮,巾帽則大行其道,發展成為現代韓服中重要的元素。
冠冕類一般適用正式莊重的場合,配相應的禮服或公服。冠起著官階職別的區分作用,名稱常來源於其寓意,如法冠也叫獬豸冠;巾帽則搭配常服(當然,不能排除幞頭類與公服的搭配,九品官服常作為庶人的婚服),多與時尚關係密切,往往一種巾帽會蘊含著一段逸事佳話,如,東坡巾、程子巾,大眾津津樂道的同時亦效尤紛紛。
在戴法上,冠冕類和後來的巾帽不同之處在於重視固定頭髮,一般需要通過笄直接固定在髮髻上,另外還要在下巴處結瓔,這樣就很牢固不易散落了;而巾帽類的戴法則隨意多了,一塊或軟或硬的布、紗,通過各種不同的包紮或摺疊方式,縛罩在頭上就是了。
體衣
《釋名 釋衣服》云:“凡服,上曰衣;衣,依也,人所依以芘寒暑也。下曰裳;裳,障也,所以自障蔽也。”
按裁製方式大致可分為3類:
上衣下裳制 (衣裳類)
上下連裳制 (深衣類)
上下通裁製 (通裁類)
(一)上衣下裳制:
上衣下裳制是華夏民族最早的服制,為了表示尊重傳統,後世最高級別的禮服一直是衣裳制;後世男子的服制由於後來出於行動方便的內在緣由逐漸向一體式發展,而不需要太多活動的女子,則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古老的衣裳制——不知道這樣的思考有沒有道理
華夏衣冠華夏衣冠
(二)上下連裳制:
上下連裳的服制也稱為“深衣制”。為了恪守上下分開的服裝制式,特地分開裁然後再連成一體。深衣之名,唐孔穎達著《五經正義》中釋義為:“深衣衣裳相連,被體深邃,故謂之深衣。”深衣起源於先秦,雖然是一件長衣,但華夏先民在裁剪時是把上衣與下裳分開來裁,然後再縫成一體,以表示對傳統法度觀念的尊承。
4樓
《禮記》的《玉藻》、《深衣》二篇對深衣制有很多記載,內容所謂“應規、矩、繩、權、衡”之類,重點在於“明禮”,而對形制和尺度則說得不清楚。《禮記 深衣》中的定製:“古者深衣,蓋有制度,以應規矩繩權衡……”
深衣制的衣服按衣襟樣式分為直裾、曲裾,有隨著時節的冷暖變更有單復薄厚之分,如襌衣、襜褕、復袍;根據生活方式的適應,樣式也有變化,如質孫服、辮線襖子,以及衍生出的曳撒等;
深衣在三千年的衣冠史中一直延續到衣冠斷絕。深衣首先是禮服,尤其是女子禮服。《續漢書 輿服志》:“太皇太后,皇太后入廟服紺上皂下,蠶青上縹下,皆深衣制。”深衣承襲了華夏衣冠制式的古意,同時又方便美觀,有很強的普適性,於今亦然。可為常服也可為禮服,作為禮服的正規性僅次於衣裳制禮服;上自天子,下至庶人,不論男女文武,都可著之。衣冠承載著一定的歷史意義、文化內涵,所以,有漢服先行者提出:復興漢服當重視深衣,實為良言。
(三)上下通裁製:
由於在頻繁的社會活動中行動不便,漢服男子的制式從衣裳發展到深衣,而分開裁剪再拼接還是覺得麻煩,於是又發展成了上下通裁的長衫。在東漢,已開始有了上下通裁的長上衣,叫做“長衣”,作為一種新生事物,在長度方面當時還沒有定製。
是大膽開放的隋唐新風開始了漢服第三種制式的風尚。至宋明,上下通裁的袍衫、褙子等風行一度。
足衣
足衣亦即襪履。赤足同樣是失禮的行為,謝罪時常常“免冠跣足”。
(一)履。
《釋名 釋衣服》有云:“履,禮也,飾足所以為禮也。”《說文》云:“履,足所依也。”
履有許多異稱,除了有地緣人群各自習慣稱法的原因外,履制的不同當是主要的。
《字書》說:“草曰扉,麻曰屨(jǜ),皮曰履,黃帝臣於則造。”《儀禮 士冠禮》云:“夏用葛,冬皮屨可也。” 《詩 魏風 葛屨》云:“糾糾葛屨,可以履霜。”《方言》又立一說:“絲作者謂之履,麻作者謂之扉。”
由此看來,古代鞋的質料,履有麻、皮革、絲帛作之者,屨有麻、葛、皮革作之者,扉有草、麻作之者。大凡說去,履的制工精,而屨、扉粗些。
履還有單底、復底之分。
單底的鞋稱履。復底的鞋有“舃(xi4)”和“屐”。舃乃履下有木底者,木底與履底大小相同,實心。“屐”則以木為之,或以帛為面,有的以漆畫之,下有兩木齒。《續漢書·五行志》:“延熹中,京師長者皆著木屐。婦女初嫁,作漆畫屐,五色采作絲。”
據《搜神記》載,男鞋方頭,女鞋圓頭。但後來男女往往通用。從馬王堆一號漢墓帛畫中的貴婦人的鞋和出土的四雙青絲鞋來看,女鞋的前頭有兩個昂起的小尖角。
(二)韈
也作襪,以布帛作成,也有以皮革製作者。襪一般高尺余,上端有兩帶,以縛繫於足脛。
秦漢時有進門脫鞋的習慣。在屋中,多穿襪行於席上,不僅平時燕居如此,上殿朝會亦然。著鞋上殿,以為殊榮,漢時唯蕭何、梁冀、曹操等膺此殊禮。
飾件
飾是以其審美功能和實用功能而存在於人們的生活中,但一進入等級制度分明的文明社會,分等級、定尊卑,則成為它最主要的功能,“冠弁衣裳,黼黻文章,雕琢刻鏤,皆存等差。”如韘,天子、諸侯用象骨,士則用棘。又如充耳,天子用玉瑱,諸侯以石。當今則不必拘泥這些。
古時常見的佩飾有玉、珠、刀、帨等。不過,如服裝分男女一樣,佩飾上有著明顯的性別區分。
(一)女子飾件:
頭面: 笄,簪,釵,步搖,梳篦,花鈿,勝,玉梅/雪柳,鬧蛾,花冠/鳳冠,假髻
耳飾: 簪珥,耳玦,耳璫,耳環,耳墜
項飾: 串飾,項鍊,項圈,纓絡,項鎖,霞帔
臂飾: 鐲,釧,戒指,護甲
佩飾:
妝容: 大致可分為“紅妝”和“白妝”兩類。此外,還有一些特定的妝容,如花黃,花鈿等.
(二)男子飾件
從生理學角度來講,男性通常喜歡一些具有進攻性,危險性的裝飾品。比如容刀、觽韘、佩劍;而笏頭帶(玉帶),帶鉤,鉤絡帶,綬(大綬、前綬、後綬)等則是與男式服裝的特有裝飾;另外也包括一些中性的飾件,如充耳,容臭,玉佩。
漢服的場合穿著分類
漢服復興並非等於一味地以古服製取代先今,而是在特定的場合擁有一個具有歷史積澱的文明符號,因此,隨著著裝場合的變遷,漢服的現代分類也可以在參考歷史的基礎上適加調整。
中國是禮樂文明,現代人疏遠了“禮”的理解,實際,禮並非繁縟的多此一舉,而是與生活息息相關。周禮將禮劃分為五類:吉禮、凶禮、軍禮、賓禮、嘉禮。合稱“五禮”。
吉禮是祭禮,“國之大事,在祀與戎”,所以祭禮將列位於五禮之首;凶禮是喪葬之禮。對於亡者治喪以及對天災人禍的哀弔都屬於此;軍禮是與軍事活動有關的戰事之禮,包括田獵、校閱、獻俘、出師等;賓禮是諸侯對王朝的朝見、各諸侯之間的聘問和會盟之禮;嘉禮則是親和萬民的喜慶之禮,包括冠笄、婚嫁、饗燕和親朋之間的慶賀活動等。
“五禮”幾乎涵蓋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與各種禮儀相匹配地,發展了各種不同場合的冠服制度。祭祀有祭服,朝會有朝服,婚嫁有吉服,從戎有軍服,服喪有凶服等。穿著時不可造次。
古代:祭服,朝服,公服,婚服,孝服,戎服,武服,儒釋道服

發展

先秦時期

在先秦時期,華夏族區別於其他文化群體的標誌之一,便是外在形象。人們稱這種與“胡服”相對存
在的概念為“衣裳”,如“黃帝垂衣裳而天下治”、“蜉蝣之羽,衣裳楚楚。” 這也是“華夏”之稱的來歷。《尚書正義》注“華夏”:“冕服華章曰華,大國曰夏。”《左傳·定公十年》疏云:“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章服之美,謂之華。”即使唐代以後,人們還在用“華服”來區別“胡服”,如“華服蕭條,鞠為茂草”、“改華服以就胡,變雅音而入鄭”。

先秦兩漢時期

先秦兩漢時期,人們通常用“衣冠”來指稱華夏衣冠。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如“取我衣冠而褚之,取我田疇而伍之。” 故而中國享有“衣冠古國”的美譽。
與“漢服”辭彙相關的記載最早見於《漢書》卷九六下西域傳第六十六下渠犂傳:“後數來朝賀,樂漢衣服制度,歸其國,治宮室,作徼道周衛”這裡的“漢”主要是指漢朝,是指漢朝的服裝禮儀制度。值得一提的是漢承秦制,衣冠是在先秦服飾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漢衣服制度”也就是“華夏衣冠制度”。

唐代

唐代,華夏衣冠又有一個新的名稱“唐服”,如“耋老千人拜且泣……今子孫未忍忘唐服,朝廷尚念之乎?兵何日來?”、“公主始解唐服而衣胡服,以一嫗侍,出樓前西向拜。” 又如白居易的《縛戎人》云:“一落蕃中四十載,身著皮裘系毛帶。唯話正朝服漢儀,斂衣整巾潛淚垂。”將吐蕃服裝與唐服相對比較,並把穿唐服與“漢家禮儀”聯繫起來;元稹也有《縛戎人》:“眼穿東日望堯雲,腸斷正朝梳漢發。”前句描寫心向大唐,後句“梳漢發”正是簪笄禮的別稱。因此,狹義唐服或唐裝就是指稱華夏衣冠。

漢朝

漢朝以後,人們逐漸用“漢人”一詞來指代華夏人。正如胡人傳統服飾叫“胡服”,漢人傳統服飾也就有了相對應的名稱“漢服”。這個辭彙的基本內涵也固定下來,便是漢族傳統服飾,如“漢裳蠻,本漢人部種,在鐵橋。惟以朝霞纏頭,余尚同漢服。” 它最初是其他民族對漢人傳統服飾的稱呼,進而成為漢人自我認同的文化符號,如“結贊以羌、渾眾屯潘口……詭漢服,號邢君牙兵,入吳山、寶雞,焚聚落,略畜牧、丁壯,殺老孺,斷手剔目,乃去。” 儘管唐代與漢代常服是兩種款式,但是“漢服”一詞已經完全定性。

宋元明時期

到了宋元明時期,一些異族統治者明確地用“華夏衣冠”來指稱漢人服飾,如“遼國自太宗入晉之後,皇帝與南班漢官用漢服;太后與北班契丹臣僚用國服,其漢服即五代晉之遺制也。” 元代修《遼史》時,甚至專門為漢服開闢了一個“漢服條”(《遼史》卷五六志第二五儀衛志二漢服條)。
近古以來,漢服已經不是單純的辨別尊卑等級的工具了,還具備了標誌民族、社稷存亡的功能,例如金人天會間下令“剃髮易服”,不如金人式者死,李邈等就堅決不從而死。明太祖朱元璋把蒙古人逐回漠北,定鼎南京後,隨即下令易服,“壬子,詔衣冠如唐制”,也是這個道理。

清朝

清兵入關的第一件事就是“剃髮易服”,“剃髮”針對的是“束髮簪纓冕旒冠笄”;“易服”針對的是“交領右衽寬袍大袖”。明代也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清朝統治者清楚漢人衣著與滿洲服飾的巨大差別,如《清史稿·禮烈親王代善傳附子克勤郡王岳托傳》卷二一六列傳第三寫道:“上議取錦州,命偕諸貝勒統兵四千,易漢服,偕大壽作潰奔狀,夜襲錦州。”又如《清史稿·卷四九三列傳第二八》忠義傳七宋華嵩傳:“會南、北路各城叛回煽變,八月二十九日,哈密漢裝回匪馬兆強、馬環等焚掠附城村莊,伯錫爾及辦事大臣文祺率回丁出戰,斬兆強、環,餘黨潰,敘功賞用黃韁。”所以才用“漢服”來確指“漢人服飾”而不用“明裝”。
“漢服”在政治高壓的清代是一個過濾詞,同屬於文字獄性質的政治問題。《研堂見聞雜錄》:“功令嚴勅,方巾(漢服一種帽子)為世大禁,士遂無平頂帽者,私居偶戴方巾,一夫窺瞷,慘禍立發,琴川二子,於按公行香日,方巾雜眾中,按公瞥見,即杖之數十,題疏上聞,將二士梟首斬於市。”
從符號學來看,清朝統治者通過禁絕“漢服”的所指來抹殺“漢服”的能指。形式層面的消亡最終導致意義層面的斷缺。從語言學來看,“漢服”有其語形無其語義,“衣冠”、“唐裝”、“華服”等辭彙也失去了實質性的依託成為虛假概念。直到辛亥革命以後,才衝破了政治高壓的禁區,轉而成為文化問題。國學大師章太炎先生於甲寅(民國三年,1914年)五月二十三日家書中寫道:“今寄故衣以為紀念……斯衣制於日本,昔始與同人提倡大義,召日本縫人為之。日本衣皆有圓規標章,遂標‘漢’字,今已十年矣。”
綜上所述,“漢服”不僅具備“服飾”的一般屬性,還突出地具有“民族”屬性。因此確切地說,“漢服”從屬於“民族服飾”概念,全稱是漢民族傳統服飾(Chinese Han costume),是全世界幾百種民族服飾中的一種。從其出現的歷程來看,華服、衣冠、唐服唐裝)及其派生詞都是“漢服”的舊稱。

與文化關係

中國又稱“華夏”,這一名稱的由來就與漢服有關。《尚書正義》註:“冕服華章曰華,大國曰夏。”《左傳正義 定公十年》疏:“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章服之美,謂之華。”中國自古就被稱為“衣冠上國、禮儀之邦”,而“衣冠”便成了文明的代名詞。比如五胡亂華之時,原先在中原地區的知識分子及各階層人民紛紛逃亡到南方,保留了中原文明的火種,而逐漸把江南開發成繁華富庶之地,這一事件史稱“衣冠南渡”。
“漢服”一詞的記載最早見於《漢書》:“後數來朝賀,樂漢衣服制度”。這裡的“漢”主要是指漢朝,是指漢朝的服裝禮儀制度。所謂“漢族”的形成,直接與漢朝有關。正如胡人傳統服飾叫“胡服”,漢人傳統服飾也就有了相對應的名稱“漢服”。所以,後來這個辭彙的基本內涵也固定下來,即漢族傳統服飾。它最初是其他民族對漢人傳統服飾的稱呼,進而成為漢人自我認同的文化象徵。到了宋元明時期,一些異族執政者明確地用“漢服”來指稱漢人服飾,如“遼國自太宗入晉之後,皇帝與南班漢官用漢服;太后與北班契丹臣僚用國服,其漢服即五代晉之遺制也”。元代修《遼史》時,甚至專門為漢服開闢了一個“漢服”條。
對周邊民族服飾的影響
【中國北魏】
由鮮卑族成立的北魏孝文帝禁止穿鮮卑服裝,一律改著漢服。
【日本】
身著和服的中國革命烈士秋瑾玉照和服在日本稱為“著物”或者“吳服”,意為從中國的吳地(今江浙一帶)傳來的服裝。在日本的奈良時代,也即中國的盛唐時期,日本派出大量遣唐使到中國學習中國的文化藝術、律令制度,這其中也包括衣冠制度。當時他們還模仿唐制頒布了“衣服令”。初期和服為唐服翻版,之後的盛裝十二單的外套華服也被稱為“唐衣”(朝鮮王朝禮服長上衣也稱為唐衣,雖然兩者已經有了更多的民族特色)。和服雖由漢服發展而來,但經過漫長的歷史時期,已經發展岀自己的民族特色。
此外,源於中國漢民族民族服的和服,明治時期的1900年左右,從中國逃亡到日本,進行革命運動的中國運動人士中,有不少人將和服作為漢服的替代品而穿著,作為漢民族抵抗滿洲所統治的清朝的一種象徵。
【朝鮮】
唐代時期,新羅與唐朝交往甚密,服飾特點幾乎與唐朝無異,朝鮮王朝中期之後韓服吸收了明朝服裝式樣,特別是女服朝高腰襦裙發展,而官服、朝服、宮廷重要禮服亦一直保留漢服制度,並隨漢服變化而變化,如唐朝時官員的烏紗幞頭的後系帶為下垂帶樣式,新羅官員幞頭同為此樣式,而明代之後改為展角樣式,李朝也改為短展角;如李朝王后大禮服一直都為中國皇后翟衣樣式。而現代韓服和漢服的主要不同之處:漢服一般是交領右衽,也有對襟的(V字領),而朝鮮服裝的交領不明顯,近似小v領;女服裙子束的特別高,而且下擺十分寬大、蓬鬆。
【越南】
十八世紀初日本畫家筆下的越南(東京)婦女及小孩。越南古稱交趾(中國稱作“安南”),西元968年,丁部領建立丁朝(大瞿越國),開始成為獨立的封建王朝,兩年後(970年)自稱皇帝。在服飾上,尤其是宮廷禮服,皇帝、大臣的朝服,幾乎就是中國漢族王朝宮廷禮服,皇帝、大臣朝服的翻版,試以越南末代皇帝保大所著之弁冠、兗服來看,與明朝宗藩服飾如出一轍,不過比之明朝皇帝,其造型顯得小一號而已。以漢族帝王的正式禮服——冕旒袞服為例,明代皇帝的冕旒是十二旒的,越南是六旒的。滿清占據中國之後的兩百多年間,與中國南疆山水相連的越南,仍然完好的保存著明式衣冠,從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法國殖民者在越南存留下來的許多珍貴照片和大量的歷史資料可以明確的反映出這一點,有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1898年駐雲南府(今昆明)的法國領事方蘇雅(Auguste François,1857年8月20日—1935年7月4日)所著龍袍的照片,被許多人誤認為是中國皇帝的龍袍或者中國戲曲中的裝束,實際上,方蘇雅所著之服,乃是越南皇帝的朝服,從造型看,和明代宗藩、大臣的朝服一般無二。
【琉球】
琉球國在14世紀開始向明朝朝貢,琉球和福建地區的關係密切,琉球常派留學生往福建學習中國文化。一些留學生在福州長期生活後,也把福建的民間習俗帶回琉球。所以,不少琉球服飾式樣仿製福建當時的服飾

樣式分類

上下連裳制

深衣 直裾 曲裾 朱子深衣儒服 冕服 袀玄 翟衣 大襖 鞠衣 袍 袞龍袍盤領袍 直裰(道袍) 曳撒 官服 公服 朝服補服

上衣下裳類

襦裙 齊胸襦裙 對襟襦裙 交領襦裙 襖裙短褐(短打)上衣 襦 襖 衫下裳 裙 馬面裙 襴裙袴(褲) 裳

外套類

褙子 大袖衫 披風 比甲(坎肩) 斗篷
內衣類
中衣 襪胸 訶子 圍件 肚兜 勒帶 裹肚 主腰

首服類

通天冠 翼善冠 遠遊冠 梁冠 冕冠 通天冠 鳳冠
巾幘
綸巾 網巾 儒巾 幅巾 幞頭 東坡巾 莊子巾 逍遙巾 萬字巾 六合一統帽帷帽 斗笠
木屐 靴 官靴草鞋 履 翹頭履 雲頭錦履弓鞋 舄

各構件名稱

袖 襟 衣緣 接袖 袂(袖套) 祛(袖口) 護領 中縫

配件與裝飾

圍裳 披帛 霞帔 帶 大帶 革帶 絲絛貫子 補子 剛卯 嚴卯 宮絛 香囊 補子 展角
頭飾
鬏髻 頭面 挑心 掩鬢
頂簪
簪 釵 步搖
曲裾
流行於秦漢時期,到隋唐基本絕跡,到明朝已屬於“古裝”。
直裾
流行於秦漢時期,後來衍生出多種款式,如直裰、直身等。日本和服很大程度上學習於此款。
襦裙
作為女子服裝,她幾乎在各個朝代都是基本款式。
褙子
宋明時期的流行時裝,宋朝流行大袖褙子,接縫處基本鑲花邊,明朝流行小袖褙子。
玄端
中國式燕尾服,傳統大禮服。
高腰襦裙
隋唐女子流行時裝,同期流行的貴族釵鈿大禮衣,就是現在日本和服十二單的鼻祖。同時,高腰襦裙的款式,對韓國朝鮮服飾也有深遠的影響。
圓領袍衫
自唐起,基本成為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才有資格穿著的款式,宋明官服基本都是圓領的。並且明朝時期,韓國李氏王朝的朝服幾乎就是照搬明朝。
朱子深衣
將傳統的上衣下裳分開剪裁,但縫合成一個整體名為深衣。朱子深衣一般為學者所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