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經旨歸

《華嚴經旨歸》,簡稱《華嚴旨歸》。佛教著述。唐法藏述。一卷。論述《華嚴經》的主要內容和華嚴宗教義。分為十門,並各以十義解釋:(1)“說經處”,謂《華嚴經》“為盡法界之談”,並不限於《華嚴經》上講的“七處八會”;(2)“說經時”,謂盧舍那佛講《華嚴經》是“常恆之說,前後際而無涯”;(3)“說經佛”,謂盧舍那佛的存在超越時空,不能以“一身”或“多身”來解釋;(4)“說經眾”,謂《華嚴經》中的佛、菩薩、諸天王眾生等,“皆在舍那海印中現”;(5)“說經儀”,述佛、菩薩以言聲、“毛孔出聲”等說法的種種神奇事跡;(6)“辨經教”,述《華嚴經》的不同種類、數量、性質等;(7)“顯經義”,各用十對範疇講《華嚴經》的“所標之法”和“所顯理趨”,以說明其教法和義理的圓融無礙;(8)“釋經意”,講法相圓融、無盡緣起的十種原因;(9)“明經益”,謂根據此經修普賢行,必當成佛;(10)“示經圓”,講以上九門所述之教法“總合為一大緣起法”,無礙圓融,無儘自在。其中在講法相圓融、無盡緣起的十種原因時,以唯心無自性為本,與《華嚴經》的原意差別較大。本書引用了提雲般若譯《華嚴經不思議境界分》的內容。見載於明版諸藏及日本《大正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