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僑大學基礎化學化工實驗中心

為適應高等教育發展的需要,1998年,由華僑科學與工程學院和化工學院的基礎教學實驗室共同組建成立了基礎化學化工實驗中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華僑大學基礎化學化工實驗中心
  • 成立時間:1998年
  • 面積約:3200平方米
  • 中心主任 許綠絲
中心介紹,中心主任簡介,

中心介紹

中心隸屬華僑大學實驗室外與設備管理處,現坐落於廈門市集美大道668號華僑大學廈門校區的材料化工實驗大樓內,實驗教學場所面積約為3200平方米。中心設有無機化學實驗室、分析化學實驗室、有機化學實驗室、物理化學實驗室、化工原理實驗室和生物化學實驗室等。同時中心還配有兩間多媒體教室、一間計算機房、一間仿真實驗室等。實驗儀器設備1000多台件,儀器設備總值1200多萬元,為基礎化學化工實驗教學提供了一個規模較大、水平較高的實驗環境,為學生實驗技能訓練、實踐創新構建了一個良好的實驗平台。
華僑大學是1960年創辦的一所外向型的華僑高等學府,學校直隸屬國務院僑務辦公室領導,是中國政府重點建設大學。華僑大學以“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為辦學方針,堅持“為僑服務、傳播中華文化”的辦學宗旨和“會通中外、並育德才”的辦學理念,目前設有材料學院、化工學院等20個院系(部),9個博士點,6個一級學科碩士點,66個碩士點,工商管理碩士(MBA)、公共管理碩士(MPA)、法律碩士(JM)、工程碩士等4個專業碩士學位點,62個本科專業;1個國家重點學科,11個省部級重點學科;1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形成了以工科為主,涉及理、工、經、管、法、文、哲、史、農、教育等10大學科門類的一所綜合性大學。華僑大學有完善的教學、科研設備和公共服務體系。學校在泉州、廈門兩市設有校區,校園總面積226.8萬平方米。圖書館藏書134萬冊,電子圖書80萬冊。各類研究機構62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個,省級重點實驗室7個。2003年華僑大學以優秀的成績通過教育部首輪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
中心目前承擔有材料學院的套用化學、高分子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化工學院的生物工程、生物技術、化學工程、環境工程、環境科學、園藝觀賞,土木學院給排水工程、土木工程等12個專業的本科生實驗教學任務。同時為“學生實驗技能大賽”、“挑戰杯”科技活動、畢業環節等提供實驗環境和儀器設備。
每年接受3000左右人次的學生,開設6大門類實驗課程,開出400多個實驗項目的內容,約11萬人時數。
中心所屬的材料學院和化工學院,現有博士點2個、碩士點17個、省級重點學科2個、在建省級重點實驗室2個。中心專兼職人員總共有48人,其中專職人員11人,兼職人員37人,在實驗教師隊伍中,具有博士生導師資格的4人,具有高級職稱以上的人員29人,占實驗教師的65%,具有博士學歷的人員21人,占實驗教師的52.5%;在實驗技術人員中,具有高級職稱的人員3人,占實驗技術人員隊伍的37.5%。形成一支具有實踐經驗豐富的高素質、高學歷、高職稱的“雙師”型的實驗教學隊伍。近五年來,實驗中心在實驗教學改革、科研等方面均取得較大進展。
在教學方面:承擔了教改項目10多項,其中實驗教改項目9項;省級精品課程建設4項。由吳季懷教授、林建民教授等完成的《無機化學》獲省級精品課程;由王士斌教授等完成的“多學科超平台寬口徑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獲福建省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發表教改論文13篇,王士斌教授榮獲省優秀教師和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另外3個教師榮獲華僑大學優秀教學獎。
在科研方面:承擔科研項目68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7項、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畫(863)子項目1項;發表學術論文240篇。榮獲福建省科學技術二等獎二項(由吳季懷教授、林建民教授等完成的“高分子吸水保水複合材料的研究開發”、“超吸水性複合材料的研究與開發”等),榮獲福建省科學技術三等獎三項。
在學生課外實踐方面:石曉慧等同學榮獲第十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競賽一等獎,楊蔡婷等同學榮獲第十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競賽二等獎,白雪等同學、侯越等同學分別榮獲第九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競賽三等獎。
中心認真貫徹學校的辦學方針,根據華僑大學“會通中外,並育德才”的辦學理念和“一校兩生”的培養模式,按照華僑大學“培養高素質套用型高級專門人才”的辦學定位目標,依託兩個學院的辦學條件和師資力量,在實驗教學改革中,堅持以人才培養為中心,遵循“融業務培養與素質教育為一體、融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為一體、融實驗教學與科研活動為一體”的人才培養工作和教學改革思路,將“知識、能力和素質”三要素有機結合起來,形成富有特色的本科教學。
一、建立適應不同學科要求的實驗教學模式
為了滿足不同專業學生的需求,在實驗教學內容選擇上,打破不同專業都一樣的教學內容:
1.採取“基礎平台+專業特點”的施教模式,適應不同專業對基礎實驗訓練的要求;
2.採用“必做實驗+自選實驗”相結合的形式,不斷最佳化實驗教學內容、不斷改革實驗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
3.即建立以多媒體實驗教學為手段、以“基礎平台+專業特點”為模式、以“必做實驗+自選實驗”為特色的實驗教學培養新體系。
二、依託網路資源優勢,建立網路實驗資源平台
充分發揮網路優勢,建立基礎化學化工實驗中心網路資源共享平台,更好地為學生提供方便、快捷的實驗內容的預習條件,達到對實驗的目的和原理,實驗操作過程,實驗方法以及實驗所用儀器構造和使用方法等有一個全面的了解,也為教師提供不斷豐富知識、更新知識創造一個平台空間,建立一個促進師生互動交流的平台。該網路資源共享平台包括
1、實驗教學內容區
實驗教學內容區主要是實驗教學過程中必修或選修實驗項目的實驗目的、實驗原理、實驗操作步驟、注意事項、參考資料等相關內容,同時還提供每個實驗項目的教案內容和PowerPoint課件,方便學生隨時隨地預習相關實驗內容。還將相關的實驗仿真系統掛到網上,學生可在計算機上進行動態仿真模擬實驗,並可進行任意選擇模擬,極大地提高了實驗預習的效果。
2、線上測試與題庫區
根據相應的實驗項目內容以及實驗操作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擬定出各實驗項目的思考題,建立相應實驗課程的題庫,供學生預習實驗內容時思考。同時也結合相應理論課的內容,擬定一些選擇題供學生網上線上測試練習(化工原理實驗),進一步把理論和實驗結合起來,提高學生對學習的興趣。
3、常用儀器設備及玻璃器皿圖片區
把實驗過程中常用到的儀器設備使用方法進行仔細地介紹,並建立儀器設備使用方法區(如:恆溫槽、貝克曼溫度計、酸度計、分光光度計、族光儀、折光儀、電導率儀、氣相色譜儀等),同時提供相關儀器設備及玻璃器皿的圖片,讓學生在實驗前,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很方便地了解到實驗過程中,使用到的相關儀器設備的外形、構造、工作原理、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項等,有利於保證學生實驗過程順利進行,提高學生實驗過程的整體效率。
4、實驗基礎知識區
建立實驗基礎知識區的目的是加強學生對該課程實驗的基礎知識有個全面的認識和了解,促進實驗與理論的有機結合,方便學生隨時隨地預習實驗的相關基礎知識,保證學生實驗整個過程能夠順利進行。實驗基礎知識一般包括實驗室規則及安全知識、實驗數據記錄及處理、作圖及誤差分析、以及實驗的相關基礎知識介紹等。
5、線上交流區
建立線上交流區,有利於學生之間、學生與老師之間的實時交流,以及教師的線上解答,加強師生課外的實時、互動地交流,這是課堂教學的重要補充,促進整個教學良性發展。在線上交流過程中,主要採用QQ、論壇、E-mail等方式進行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三、加強導師制建設,構建學生實踐平台
建立導師制,積極構建學生技能訓練、實踐創新的實驗平台。以導師製做為學生實踐訓練的基礎方式、以“實驗技能大賽”做為學生實踐訓練的突破口,將“知識、能力和素質”三要素有機結合起來,培養出具有高素質的套用型高級專門人才。發揮導師科研優勢,將教師的科研引入到學生實踐中,將科研成果轉化為學生實驗項目的內容,進一步補充和完善實驗內容,使實驗教學內容有突破、有創新,進一步加強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實驗中心”與學院合作,已連續舉辦了五屆學生實驗技能大賽活動,參加人數超過1500人次,為學生適應專業學習和實踐打下良好的基礎。並積極組織同學參加省級、全國的“挑戰杯”科技比賽活動,並取得較好成績(全國一等獎一次、二等獎一次、三等獎二次;省級二等獎一次、三等獎一次、鼓勵獎一次)。
華僑大學基礎化學化工實驗教學中心在建設的過程中,已形成了一支高素質的實驗教學與管理隊伍;在基礎化學化工類實驗教學的手段、內容和管理體制等方面進行了全面的改革和實踐,並以實驗資源共享開放為基礎,構建了基礎化學化工實驗教學的教學體系;以提高化學化工基礎實驗教學質量和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為目標,構建了先進的實驗教學管理模式;取得了較好的實驗教學效果和社會效益。

中心主任簡介

實驗中心主任許綠絲教授,自2004年調入華僑大學以來,參加了國家重點基礎研究項目(973)(G1999022212),已結題,發表論文2篇。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0376017)“催化處理活性炭纖維聯合脫除SO2/NOX/Hg污染物的研究”,承擔主要責任。負責2005年華僑大學高層次人才科研啟動項目“催化ACFs脫硫脫硝除塵一體化(05y0003)”。2005年參加省重大科技項目“製革行業清潔生產和循環經濟技術的研發”(2005HZ03-3)中製革污泥的資源化利用研究。2007年參加教改項目《《環境工程實驗》教學內容改革與實踐》。現主持省自然科學基金《改性ACF表面官能團協同低溫脫除煙氣中多種污染物的研究》(D0810017)。現參加華僑大學實驗教學改革與建設課題《化工學院專業實驗設備平台建設與管理》。主講《大氣污染控制工程》《固體廢物處理處置工程》《工程數學》《清潔生產》《流體力學》等本科課程,《大氣污染控制原理與技術》《環境工程研究進展》《工程力學》《燃燒與熱工基礎》等研究生課程。
2004年以來,參加完成(973計畫)項目1項,參加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省重大科技項目1項,校級項目1項,橫向項目2項,參與完成1項教改項目。共發表論文15篇,其中SCI、EI收錄2篇。
2009年指導學生挑戰杯,獲第十六屆“挑戰杯”華僑大學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三等獎;2010年由許綠絲教授等老師指導的“Green Time”隊榮獲華南地區大學生化工設計創業大賽銅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