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朝玉

莫朝玉祖籍廣東封開,是嶺南第一個狀元莫宣卿(834—約868年)第十八代孫,其父莫郭顯是來連山定居的一支莫姓始祖。

基本介紹

  • 本名:莫朝玉
  • 字號:字翠峰
  • 出生時間:1510
  • 去世時間:1566
簡述,人物生平,

簡述

嘉靖六年,流寇為患,年方16歲的莫朝玉勇倡民團,次第剿平龍南、英梅、鯇魚嶺諸賊。嘉靖四十年(1561年),明世宗敕封其為武略將軍,兼理連(連山、連縣)陽(陽山)懷(集)賀(縣)英(德)清(遠)七屬軍務。
1566年逝世,葬於連山班瓦鰲魚嶺。

人物生平

名門之後
莫朝玉是廣東第一個狀元莫宣卿的第十八代孫,明代隨父從封開來到連山。
明朝正德年間(公元1506—1521年),莫宣卿的第十七代孫莫郭顯帶著他三個兒子朝玉、朝寬、朝陽,從封開縣莫羅寨到程山(今連山)縣宜善司的肖村(今福堂鎮地域)落籍。先居蓮花山,繼而遷大塘德井,再遷火杉腦腳下,最後至高寨坪(今班瓦寨)立寨定居,成為班瓦莫姓始祖。
莫朝玉的祖上莫宣卿大有來歷。莫宣卿,字仲節,號片玉,唐朝文宗大和八年(834年)出生在廣東封開縣河兒口鎮小山村,12歲舉茂才(即秀才),立下“我本南山鳳,豈同凡鳥群。英俊天下有,誰能佐聖君?”之志。
唐大中五年,17歲的莫宣卿赴唐都長安應考,一舉奪魁獲廷試第一,欽點狀元。據考證,莫宣卿是自隋朝開科取士以來中華最年輕的狀元,也是嶺南歷史上(兩廣)的第一個狀元。
莫朝玉隨父到連山時已八九歲,雖在壯區,但莫朝玉仍然勤習漢文,群覽經書。民國版《廣東連山縣誌》記載其“秉資穎異,博學多才”。
初露鋒芒
16歲時,莫朝玉勇倡民團東征西剿,使賊亂遂平。
歷史上的連山,在軍事上頗有地位。連山地處南粵邊陲,是兵家必爭之地,舊縣誌載:按連山為嶺南邊徼地,禁止湘桂,控馭壯瑤,固百粵之要害地。因此,唐天寶元年(742年)改為連山郡,清嘉慶二十一年(1816年)為連山綏瑤直隸廳,朝廷均派重兵把守。
古時的連山偏僻閉塞,接受外來文明較少,長期以來文化也不發達,加之匪亂多發,在眾多歷史因素影響下,古時連山習武之人眾多,文風較弱。
莫朝玉成長於此,自然受到薰陶。他在學習詩書的同時,更多地苦練武藝,特別是騎馬射術尤為精湛,在宜善九村各寨享有名氣。
明嘉靖六年,“兩廣”邊境流寇作亂,常常結夥打家劫舍,連山縣境也未能倖免。面對賊匪惡行,連山官府卻治理無度剿匪不力,惹得民怨四起。
時年16歲的莫朝玉武功出眾有俠氣,為保村寨平安,他倡辦民團,組織鄉民操練武藝,並率團東征西剿,使賊亂遂平。
20世紀40年代末的連山縣班瓦寨的《莫氏族譜》(手抄本)對此記載曰:“莫翠峰首征龍南,殺其賊首黃廷光(一說亞廷、亞光)、蔡亞六等;次征英梅二水嶺,擒獲賊首馮友榮、馮友貴等;又征粵西流入楓村鯇魚嶺的強賊數百,捉獲其賊首劉亞六等。”
敕封將軍
莫朝玉“遇賊堵剿,連報三百三十大捷”。嘉靖四十年(1561年),兼理連(連山、連縣)陽(陽山)懷(集)賀(縣)英(德)清(遠)七屬軍務。
年少的莫朝玉經此一役,聲名遠播,成為方圓十里聞名的勇士。嘉靖九年(1529),因賀縣英德二縣刺史申奏有賊作亂,朝廷命莫朝玉率兵征剿,遂得平定。
不久,他娶了當地壯族土官陸父誕的女兒為妻。陸父誕死後,土官之職一直空缺。壯族父老便聯名推舉剿匪蕩寇有功的莫朝玉為千長。此時莫朝玉21歲,更加勤操民團綏靖鄉里。
廣東省民族研究所研究員陳摩人20世紀60年代在連山作壯族社會調查時發現,今吉田鎮太陽村的《韋氏家乘考》有莫翠峰業績的記載:“翠峰(即莫朝玉)……為千長,遇賊堵剿有功,為眾所服,至(嘉靖)十年,甲里長聯名呈請廣州督撫,札給翠峰為土官。鎮守連陽懷賀諸地二十餘年,遇賊堵剿,連報三百三十大捷,厥功偉矣。”
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當時的連山縣丞把莫朝玉的詳細功績申奏朝廷,初賜為奮勇雲騎校尉,隨邑帶兵協鎮。嘉靖四十年(1561年),明世宗敕封莫翠峰為武略將軍,兼理連(連山、連縣)陽(陽山)懷(集)賀(縣)英(德)清(遠)七屬軍務。
莫朝玉於嘉靖四十五年(1561年)無疾而終,享年57歲,葬於班瓦寨鰲魚嶺。因為在壯族中享有崇高的威望,當地百姓為他築建了4座“武略將軍廟”。1928年版《廣東連山縣誌》載:鄉人感其功德,尊其為“莫公”、“莫將軍”,立廟程山(今連山),至今祀焉。文革中,祠廟廢,墓猶在。
而莫朝玉的後代也頗有俠氣之風。如他的後人莫家顯因治理地方有功,被授以“六品軍功”。民國版《廣東連山縣誌·人物》載:莫家顯,字達廷,弱冠進邑庠,旋選明經,性剛直,義所不可輒,面斥,事後釋然,故鄉人畏而服之;鹹豐間,流寇擾亂奉辦團練,著勞績,大府獎以六品軍功及“捍衛梓桑”匾額。
團結壯瑤
招撫當地沈、房、鄧、大唐、小唐等五姓瑤民定居,使壯瑤兩個民族得以友好相處。
“九村開闢自明朝,一半俍(壯)民一半瑤。”當地自古流傳的一句民謠,詮釋了壯族和瑤族世居連山的歷史淵源。
明朝時,由於朝廷昏暗,對瑤族地區曾採取高壓手段打擊。莫朝玉在鎮守地方時,團結壯瑤族人,使連山地區得到安定。他在受朝廷指派“征瑤”的過程中,採取招撫的辦法,招撫當地沈、房、鄧、大唐、小唐等五姓瑤民定居,避免了對瑤族同胞的追剿,使壯瑤兩個民族得以友好相處、休養生息。
這五姓瑤民,後來常與莫朝玉的後裔認“同年”(意即兄弟)。直至20世紀80年代,每年農曆十月二十三莫朝玉誕辰舉行祭祀時,五姓瑤民的後代還參與活動,常與莫氏後裔說“我公太(祖先)是你公太招來的,我們是兄弟啊!”
如今的連山,是我國唯一一個有壯、瑤族兩個主體少數民族聚居的自治縣,是壯瑤之一方沃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