莠氓

莠氓

原指莠民,秀氓。意同流氓,無賴。莠民,即壞人。一般是指擾亂社會秩序、民眾安寧、專事不良行為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莠氓
  • 外文名:rogue
  • 現在意義流氓,無賴
  • 出處:永安縣誌
簡介,釋義,

簡介

莠氓一詞最早出自廣東的1687年重修永安縣誌:“縣中雅多(後被人訛成‘秀’),其高曾祖父多自江、閩、潮、惠諸縣遷徙而至,名曰‘客家’。” 後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五軍戰史資料選編 之龐炳勛1935年8月31日《關於“清剿”辦法給所部的電令》中云:“二、將大股匪擊散後,照贛省匪區善後辦法,招撫莠氓,如保甲長對此等人出具甘結保證,即發給良民證,寬其既往不罪。 三、用政治手段補助軍事之下,只對匪首及怙惡不悛者殺無赦。李先良《沈鴻烈長青島庶政述略》中云:“民政方面,創立鄉區辦事處與市區聯合辦事處,以求地方自治之循序實行。其中對勞工之安置與獎勵,貧民之救濟與居住,莠氓頑徒之感化,鰥寡孤獨廢疾之撫恤,以及衛生保健之推行,無不設施周到。”五言古風《詰盜》云:“良民填溝壑,奸莠卻輕肥”。

釋義

原指莠民,秀氓。意同流氓無賴。莠民,即壞人。一般是指擾亂社會秩序、民眾安寧、專事不良行為者。清 魏源聖武記》卷十四:“奈何動曰無兵可用,又奈何動曰莠民可虞,誠能召募驍悍之民為兵,則北五省之回匪,紅胡匪,捻匪,曳刀匪,皆六郡之良家也。”《海國英雄記》第三出:“目下我祖國呵,朝多粃政,野有莠民。” 魯迅 《故事新編·鑄劍》:“王一見他們的冷笑,便覺自己受愚,回顧武士,想命令他們就將那欺君的莠民擲入牛鼎里去煮殺。”秀氓原指外來充當隸役的平民,後指流氓,即居無定所的流浪者、無業游民;亦指不務正業、為非作歹的人,主要是指施展下流手段、放刁撒潑、行為惡劣的誣賴者;現指有故意侵犯公民人身權益,妨害公共秩序,調戲異性,造成對方心理壓力,壓迫對方就範行為的人。流氓,在最早的時候也稱“惡人、無咎”出自《易·睽》。“惡子”出自《漢書》。“兇惡之輩”出自後唐,“惡少積棍,無賴地痞”出自《漢書》。“不逞之徒、市井無賴”出自《左傳》。秦漢時期,在少年一詞前冠以前綴加以限定而專指流氓,如:亡賴少年,桀黠少年,淫惡少年,輕薄少年,剽輕少年等等。漢以無賴指稱流氓,又和其他稱謂流氓的詞語構成:無賴之徒、無賴光棍、無賴匪徒,田野無賴子等等,至今仍被廣泛使用。唐代除了繼續使用先秦以來的對於流氓的稱謂之外,還有:閒子,閒人。見《新唐書》。宋朝出現很多:破落戶,敗家子弟,見《水滸傳》;頑徒、游手(遊手好閒之徒)。元代有:無徒、無路子、惡黨兇徒,還有光棍和棍徒,更有在棍前加修飾詞專指流氓,如:大棍、京棍、神棍、青皮光棍、游花光棍、游嘴光棍、痞棍、惡棍,奸棍、流棍,無賴光棍,無徒光棍、賭棍、刁棍等等,實難一一而足。明常以賴皮稱之。又有匪類,刁徒或乾隔澇漢子、搗子,莠民,喇虎等。清朝,對流氓稱謂有教強的地方色彩,日本謂浪人,北京謂土混混,杭州謂光棍,揚州謂青皮,四川謂蟈嚕子,天津稱混混兒或混星子,上海叫白相人,痞徒,癟三等等。形成如此之多的流氓稱謂,原因之一中國歷史悠久,之二中國地域廣闊,民族眾多。之三朝代之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