莘塍廟會

莘塍廟會

莘塍廟會是古老的傳統民俗及民間宗教文化活動。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考古學家在莘塍岱山石棚墓出土的原始黑瓷尊、印紋陶、青銅器等文物證明,早在公元前11世紀的西周時期,莘塍人的祖先已在莘塍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他們在長期的生產鬥爭和生活實踐中積累和形成了富有地方特色和民族文化傳統的傳統民風民俗,悠久的歷史文化底蘊濃厚。作為一種傳統民間信仰和民俗文化活動,具有其獨特的影響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莘塍廟會
  • 類型:傳統民俗及民間宗教文化活動
  • 興起時代:二十世紀九十年代
  • 榮譽:非物質文化遺產
  • 地區:浙江省瑞安市莘塍
  • 時間:農曆正月初十
簡介,圖片,

簡介

莘塍自古流傳著民謠:“正月初一開廟門,初二拜丈人(岳父),初三拜鄰舍(鄰居),初四拜屋底(自家人),初五圓金,初六上墳,初七無事乾,初八燎火盆,初九嬉嬉,初十東堂廟屠大豬”。“東堂廟屠大豬”是指每年農曆正月初十的莘塍廟會傳統民俗文化活動。東堂廟始建於唐總章二年,廟內尊奉的東堂司,據說是古時候一位治水英雄。相傳古時候,東堂司和洪岩宮主兄弟帶領浙南勞動人民學習大禹治水的經驗,挖溝築渠,將洪水引入溫瑞塘河再引入東海,並挖掘深水潭蓄水,以防旱災。被敕封為“護國惠民通天地主東堂司佑相”,並修廟建殿紀念,為東堂廟。
莘塍廟會
莘塍廟會始於北宋時期,至今已有千年歷史。莘塍廟會的主題是紀念東堂司和洪岩宮主兄弟帶領人民抗擊颱風、乾旱等自然災害的事跡,以及歷代先賢們為疏浚溫瑞塘河作出的業績。莘塍先賢疏浚溫瑞塘河和治水抗颱風的政績影響久遠,仙浹村、仙浹季村、黃甲浹、仙浹尾水潭、南鎮潭等村名、地名沿用至今。相傳莘塍古時遭受颱風、洪水等嚴重自然災害襲擊,先賢們帶領村民,開鑿河流防洪水、抗旱災,莘塍沿河也變成了瑞安富庶的地區之一。據莘塍志書記載,唐貞觀間,先民圍塗農墾,煎鹽開盪,塍堤交錯,故名莘塍,又名新塍。明嘉靖時稱莘塍莊,屬清泉鄉八、十、十一都。
莘塍中村洪岩廟莘塍中村洪岩廟
莘塍廟會傳統民俗文化,是瑞安文化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們國家珍貴的文化財富。在2010年和2011年已被列入瑞安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和溫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圖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