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奇顯

莊奇顯(1587-1622年),字允元,號九微,泉州晉江青陽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莊奇顯
  • 出生地泉州晉江青陽
  • 出生日期:1587
  • 逝世日期:1622
履歷,著作,

履歷

祖父莊敏元,當過雷州守。莊奇顯,使早慧的莊奇顯自少博覽經典,涉獵群書。
萬曆三十四年丙午(1606年),莊奇顯十九歲,登解元郭應響榜舉人。
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莊奇顯二十六歲,登周廷儒榜榜眼進士。在郡中歷代鼎甲榜上名列第六,而以年齡論,則是最年輕者。我們從他在《其君用之》二句的會試考題上,看到他超常的筆力。《其君用之》二句,出自公孫丑向孟子的發問。公孫丑問道:詩經上說,君子不素位受人的食祿。那么現在的君子,都並不曾自己耕種,卻受人供養,這是什麼道理?孟子公孫丑這個提問這樣答道:君子居留在這個國家中,如果國君用了他,他在工作上發揮作用,使國君的位置安穩不動搖,使國君的財用富足不欠缺,使國君尊貴榮耀;再如這個國家的子弟們向他學習,曉得孝悌忠信的道理,成為有賢德的人。所以君子的不素位受人食物,莫大過於此了。總而言之,孟子回答圍繞君子不肯無功受祿這個大題目。莊奇顯認準這道試題,落筆如山,出言如鑄,句句扣緊,一氣呵成。他的殿試論文將孟夫子平日之言,以其天生靈慧,扣緊主題,旁徵博引,加以發揮。行文綴句,逐字尋個著落,逐句說出作用,難怪得以名列第二(榜眼)。莊奇顯初授翰林編修。不久,即萬曆四十二年甲寅(1614年),奉明神宗之母慈聖太后遺詔,往河間諸路開讀。萬曆四十四年丙辰(1616年),莊奇顯秩滿,父母受封,隨之丁父憂,歸家行守制禮。就在守制的時候,為了給父親尋找一個得意的窀穸,趕早摸黑,沖寒冒暑,走遍泉南各個山崗,差一點操勞出大病。明光宗泰昌元年庚申(1620年),莊奇顯服闋赴京,補國子監司業之職,專心致志於教學研究和培養門生。天啟二年壬戌(1622年),莊奇顯病卒,年僅三十五歲。臨歿之時,聞滿洲部努爾哈赤取下瀋陽、遼陽,經略袁應泰、巡撫御史張銓總兵官賀世賢等均英勇戰死,遼東失陷,局勢緊張。莊奇顯猶撫床扼腕,道:不得馬革為殉,空斃牖下,不勝恨恨!同時,作了一絕命詞,云:非求生,求見老母一日;非憾死,憾虛父母此生。求者空求,憾者永憾,不忠不孝,誰結吾局!同僚和他的門生讀之,人人皆嗚嗚咽咽,為這慧質早達而不壽,感到無比痛惜。莊奇顯孝友天植,居恆恂飭。與人交則開胸見膽,心貫金石!

著作

莊奇顯所著有《通鑑刪》、《性理刪》、《尚書指南》等種。其《尚書指南》一書,由門人黃矩孕為之《尚書便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