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堰村

荷花堰村

荷花堰村地處常德市鼎城區石板灘鎮,臨近207國道,位於常德市以北13公里處,交通便利,環境優美。全村區域面積4800畝,其中耕地面積有1600畝。2008年被常德市委、市政府授與“常德市文明村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荷花堰村
  • 所屬地區:常德市鼎城區石板灘鎮
  • 面積:4800畝
  • 耕地面積:1600畝
基本概況,農村經濟,基礎設施,地圖信息,

基本概況

黨員68 名,16個村民小組。村支兩委堅持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時刻把人民民眾利益擺在第一位,堅持民主集中制度,村民代表大會制度。強化黨員幹部學習制度,要求黨員幹部學檔案、看報紙,了解最新政策形勢,撰寫讀書筆記;積極組織各種農村黨員幹部培訓班,學理論、學業務、學經濟、學管理。積極參與經濟建設,參與村務管理,增長才幹,發揮黨員幹部先鋒模範作用,以黨風帶民風,以民風帶村風,形成一個良好的學習風氣。近年來,村支兩委一班人認真貫徹落實黨在農村的各項方針政策,團結帶領全村文明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堅持“治貧先治愚,扶貧先扶志”的指導思想,提出“講文明話、辦文明事、做文明人、創文明村”的目標,每年都開展了五好家庭、星級文明戶、文明信用戶、好婆媳、好孝子等評選表彰活動,開展了積極向上的文體活動,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實現了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雙贏”.

農村經濟

荷花堰村多為丘陵地勢,以花木為主導產業,水稻、棉花為輔。全村花木面積1100多畝,僅花木年產值近860萬,同時引進技術,培種精品提子園40多畝,年產值30多萬。臨近207國道,離市區近,汽車運輸業為本村特色,目前有貨車50多台,運輸業以初具規模,前景十分廣闊。村民年人均收入達6000多元。發揮綠化公司、協會作用,疏通村民致富橋樑。2006年,在鎮政府等部門的幫助指導下,荷花堰村建立了一個特色協會——荷花堰花木協會,並且有2個花木綠化公司。當前,荷花堰花木協會和石板灘鎮柑橘協會都有著較大的發展空間,我們的規模是協會+公司+農戶,發展特色種植,培育新的增長點。全村以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守法紀、講文明的新型農民為目標,每戶培養一名學用技術明白人,定期定點進行專業的技能培訓和思想道德教育。除遠程教育外,黨支部每年從市里區里請來了科技專家,傳授科技知識,引進新技術、新品種,為發展農村經濟打下堅實理論基礎,樹立科學文明新風尚。
荷花堰村
柑橘

基礎設施

該村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大力提升村容村貌。近年來,全村硬化溝渠4400米,改善機埠4座,村組公路硬化2100米,建成固定垃圾池40 多個,現有專業專門的保潔員4名。在村容整治中,以“五改”為目標,即改路、改水、改廁、改圈。使村民能走平坦路、喝乾淨水、用清潔灶、上環保廁,住整潔房。積極開展環境整合整治,逐步達到“六化”標準,即道路硬化、村莊綠化、庭院淨化、環境美化、生態最佳化、居住社區化。投入資金20多萬元,安裝全村大部分的自來水管。目前,60%以上的村民喝上了自來水,大部分已實行庭院建設,45%-50%的村民已修建環保廁所,無一占耕地用房,在生態綠化上,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加強文藝體育衛生工作,組建了一支由村20多名婦女組成的荷花堰女子腰鼓隊,腰鼓隊受到湖南娛樂頻道、湖南經視電視台等多家媒體的採訪並給予高度讚揚。為了給村民提供一個健體強身的休閒場地,修建了一個3000平方米的農民休閒廣場,配套10多件體育器材。另外村部圖書室藏書2200多冊,供農民閱覽。加強公共衛生設施建設,改善農村衛生醫療。村部設有專業的村級衛生室,農村合作醫療參與數達98%以上。隨著村民素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村民對環境的要求也進一步滋長,為了抓好村級環境衛生條件的改善工作,現已籌建污水無害處理池40多個。
荷花堰村
環境整治

地圖信息

地址:常德市鼎城區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