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生彥

荊生彥

荊生彥(1913—1960)、秦腔音樂演奏家。原名生炎,字香亭,陝西西安人。父親荊貴荃,是易俗社早期琴師,他與兄長荊永福從小受到音樂環境的薰陶,幼年在私塾讀書,就學會了許多成套曲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他參加了西北野戰文工團,1952年調入西北戲曲研究院。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他不斷對板胡進行改革和發展,使之成為秦腔伴奏的主要樂器。在前人經驗的基礎上,他經過反覆研究和實踐,在板胡的弓法、指法以及樂器改革上,取得了很大進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荊生彥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913
  • 性別:男
個人簡介,成長經歷,主要成就,

個人簡介

荊生彥(1913—1960)、秦腔音樂演奏家。原名生炎,字香亭,陝西西安人。父親荊貴荃,是易俗社早期琴師,他與兄長荊永福從小受到音樂環境的薰陶,幼年在私塾讀書,就學會了許多成套曲牌。對胡琴特別喜愛,常常偷經學藝。
開始其父不讓生彥學鼓樂,但被其藝術才華和刻苦精神所感動,而親自精心傳授其吹拉彈打、文武場面之技藝,三十年代初加入西安正俗社,與李正敏合作,珠聯璧合,相得益彰,民國二十四年(1935),中國百代公司為李正敏錄製的《探窯》、《趕坡》、《二度梅》等唱片,就是他為其操琴的。

成長經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他參加了西北野戰文工團,1952年調入西北戲曲研究院。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他不斷對板胡進行改革和發展,使之成為秦腔伴奏的主要樂器。在前人經驗的基礎上,他經過反覆研究和實踐,在板胡的弓法、指法以及樂器改革上,取得了很大進展。將原來的大殼、低千斤、粗弓子、短桿子,改成小殼、高千斤、細弓子,加長了桿子和弓子,把二弦改為老弦,使音域加寬,音色清脆宏亮。在演奏上,解決了換把問題,創造性地運用摟弦、抽弓、墊弓、快弓加長等技巧,使板胡演奏音質純淨,音色優美,有剛有柔,清晰鮮明。他的板胡伴奏與唱腔水乳交融,和腳色配合默契。為青衣、花旦伴奏,清新優美,柔中有剛;為鬚生、花臉伴奏,氣勢雄厚,剛勁有力。人們譽之為“得心應手,滴水不漏”。

主要成就

參加了傳統戲《游西湖》、《白蛇傳》、《趙氏孤兒》、《火焰駒》等音樂設計。如秦腔《游西湖》為了表現啟幕後一片春光明媚、景色宜人的場景和氣氛,巧妙地把民間音樂曲牌〔大開門〕和秦腔〔歡音慢板〕板頭有機銜接起來,創造出一首較完整的既有幕前音樂、又有唱腔板頭的啟幕曲。在戲曲藝術片《火焰駒》中,把秦腔舞台上即將失傳的〔苦音大開頭〕經過加工,成功地運用在伴奏上,襯託了人物形象,使人耳目一新。
1960年在西安病逝。終年四十七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