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淨心寺

荊州淨心寺

荊州淨心寺,原古大王廟。

《荊州府志》載,明嘉靖二十七年戊申(1548),遼王朱憲 遵嫡母毛太妃之命,於大江之濱肇基觀音閣之淨土,為嘉靖帝祈壽鼎建萬壽寶塔,因感念先賢遺澤,距塔址以東五里許赤帝官之側、伍子胥插槐處,興建伽藍,名曰:崇賢祠。

嘉靖三十三年甲寅(1554),張居正因病回歸故里,休憩于樂志園。其間,嘗率眾疏浚台寺淵至黑水塘之水域,畢,上大堤觀赤帝宮,游崇賢祠。見梵宇巍巍,樓閣森森,香菸裊裊,氣度不凡。彼時,方丈出迎,相談甚洽,倏忽,請出文房四寶,懇望當朝翰林大學士賞題。張居正親書“大王招堤”四字,廟祝製成匾額,懸於殿內。至此,崇賢祠遂改稱大王廟。

大王廟在其後歲月曆經滄桑,多次毀壞復重建。

獨有明淨明心二尊者,以無上堅固之大悲心,困守殘垣一隅,或混俗和光,或麻衣草履,或食惟接氣,虔心持佛名號;遭世人白眼,惟吾母善護持、結曠世之佛緣。欣逢盛世,遂廟門大興,重逆金身,功德昭彰矣。時禪門大德明 、真禪、昌明聞其事,深有所感,贊為法門龍象焉。

歲在乙丑春月,天光頓開,山門重啟,香緣法侶,聽鐘梵而知歸。世人為感恩明淨明心二師護寺之功德,更寺名為淨心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淨心寺
  • 地理位置:湖北省荊州市沙市區
  •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
歷史,景觀,結構,

歷史

古大王廟,毗鄰於赤帝宮畔,乃沙頭十大叢林之一。據考,受封於江陵之梁湘東王蕭繹,於天正二年壬申(552)稱帝,改元承聖元年。都江陵。江陵之沙頭乃南楚名鎮,處水陸交通之要衝,大江蜿蜒,港運繁盛。《東觀漢記》云:“津鄉,當荊、揚之咽喉。”郡雜記云:“蓋今之沙頭市;在枝江西者,曰上津鄉。”為祀南楚太陽神祝融,以保生民之平安,遂於承聖二年癸酉(553),於沙頭江岸石土地街,興土木,建帝宮,三年始成。殿三重,樓閣巍峨,金碧輝煌,廊柱如林,庭院深秀,備極南楚之大觀也。奉炎帝,祀祝融,遂命曰:赤帝宮。士庶頂禮膜拜,香火旺盛,河運暢達,於兵戈騷削之際,極南朝一時之盛也。彼時,堤內一長巷名赤帝宮巷,巷前一大街,曰赤帝宮街。
歷八百餘載,明太祖朱元璋於南京榮登九五,裂土封疆,蔭及子孫。明洪武十八年乙丑(1385),於十二子湘王朱柏離京就潘於荊州。建文元年已卯(1399),朱柏被舉謀反,闔宮自焚。永樂二年甲申(1404),遼王朱植移鎮荊州。嘉靖十九年庚子(1540),第七代遼王朱憲 襲封,其人“博學能詩,任誕不檢”,好遊樂,尚奢靡。嘗大興土木,王宮內新建寶訓堂、素香亭、味秘草堂、蘇州房等,極盡豪華之至。又於便河修橋建塔,建洗馬池,辟回瀾巷,供其遊樂,豪華奢侈、無過其右、《荊州府志》載,明嘉靖二十七年戊申(1548),遼王朱憲 遵嫡母毛太妃之命,於大江之濱肇基觀音閣之淨土,為嘉靖帝祈壽鼎建萬壽寶塔,因感念先賢遺澤,距塔址以東五里許赤帝官之側、伍子胥插槐處,興建伽藍,名曰:崇賢祠。
嘉靖三十三年甲寅(1554),張居正因病回歸故里,休憩于樂志園。其間,嘗率眾疏浚台寺淵至黑水塘之水域,畢,上大堤觀赤帝宮,游崇賢祠。見梵宇巍巍,樓閣森森,香菸裊裊,氣度不凡。彼時,方丈出迎,相談甚洽,倏忽,請出文房四寶,懇望當朝翰林大學士賞題。張居正親書“大王招堤”四字,廟祝製成匾額,懸於殿內。至此,崇賢祠遂改稱大王廟。緣此威德之感召:稽首膜拜,願垂攝受者不絕於途;望風投奔,參聞妙法者雷動海涌。
佛有靈心,心馳於江上之浩淼;佛具慧眼,眼觀於市纏之芸芸。指引其傳經高僧,歷艱歷險數萬里;建造此大王古寺,經風經雨數百年。布衣麻鞋,辟出紫氣西來之不二景象;青燈黃卷,成就佛教南傳之名剎。晨鐘暮鼓,祝福河運之遠客;水月松風,伴讀貝葉之真經。百餘寺廟,隨之誕生;十方香火,庇我生靈。明萬曆三十八年庚戊(1610),文學巨匠袁宏道卜居沙布,在赤帝宮長江邊,位於大王廟前築“硯北”樓。靠近江岸,又興卷雪樓,直伸江面。更見“千帆競舉”,“煙景萬狀”,“大江如積雪,晃耀冷人心脾”。《志略》謂:“卷雪樓,在故大王廟前。公安袁中朗(宏道)別業,義取‘層樓聳翠,俯瞰江流,風起濤涌如卷雪’也”,即謂此。
《志略》亦云:赤帝宮與大王廟“朝隆四十二年遷於上街,廟碑未錄。”上街,即今之興安巷(古赤帝宮巷)側沙市十四中處也。大王廟亦遷址興安巷內,香火頗旺。《志略》言曰:“大王廟,毗連赤帝宮,今朽,四古柱,光緒初,土人移修三清觀。”
憾塵世滄桑,清末以降,戰亂頻仍,水患無常,里人集資重建大王廟,一重,供大佛數尊,其後,斯寺日漸沒落,沉穩之青山,也會有滄桑變幻;清靜之佛門,亦不免災難糾纏。悲古寺,幾度遭人間劫後劫;睹殘垣,無奈稱佛教圓明園。荊莽掩石徑。慈航怎渡?瓦礫墓危樓,梵音何傳?
法輪停且轉,世事抑又揚。嚴冬至也,應知嚴冰嚴霜嚴寒有盡;大難來也,終見大慈大悲大愛無疆。佛心仁厚,收拾陳年勝跡為已任;天道寬廣,樹立當代洪範以自強。天搖地震,也難阻古寺之復建;山摧水泛,豈可掩名剎之重光!老樹發華枝,欣欣然看佛殿之巍巍,舊庭沐新風,熙熙然望佛座之煌煌。冷清明月池,再現花朝月夕之佳氣;寂寞光明頂,更展天光雲影之吉象。
獨有明淨明心二尊者,以無上堅固之大悲心,困守殘垣一隅,或混俗和光,或麻衣草履,或食惟接氣,虔心持佛名號;遭世人白眼,惟吾母善護持、結曠世之佛緣。欣逢盛世,遂廟門大興,重逆金身,功德昭彰矣。時禪門大德明 、真禪、昌明聞其事,深有所感,贊為法門龍象焉。
歲在乙丑春月,天光頓開,山門重啟,香緣法侶,聽鐘梵而知歸。世人為感恩明淨明心二師護寺之功德,更寺名為淨心寺,此乃古寺重光不可思議之因緣也。祖師禪林,佛緣綿綿;彌陀道場,費事忙忙。緣自願起,同賞沙頭古鎮之古韻;願隨緣生,共品江城茶園之茶香。

景觀

淨心寺現被狹擁於居民樓中,朝聞市民洗漱音夕聽市井喧鬧聲,然入得寺內,突然寂靜,寺內寺外雖一牆之隔,卻仿佛步入另一個世界。
荊州淨心寺
梵音裊裊,佛香陣陣,於都市中獨留一份清淨。

結構

兩層建築,正殿位於二樓,端嚴之釋迦摩尼佛像立於此間,雖面積狹小,但不失佛門之慈威。
荊州淨心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