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蜻蜓

草蜻蜓

草蜻蜓,是草蛉蟲的別稱,又名草蜻蛉,幼蟲叫蚜虱。屬脈翅目,草蛉科,我國常見的有大草蛉、麗草蛉(小草蛉)、中華草蛉、葉色草蛉、亞非草蛉等。草蛉是一種捕食性昆蟲,可能在木頭、玻璃、鋁合金窗戶等任何地方產卵。除少數種類外,大部分的卵有一條長長的絲柄,柄基部固定在植物的枝條、葉片、樹皮等上面,而卵則高懸於絲柄的端部。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草蜻蜓
  • 別稱:草蜻蛉
  • :動物界
  • 屬性:捕食性昆蟲
簡介,形態特徵,草蛉蟲的分布,南方沿海省區蛉種,

簡介

草蛉成蟲和幼蟲的捕食能力都很強,主要捕食蚜蟲、介殼蟲、紅蜘蛛和多種昆蟲卵,也捕食蛾類幼蟲。
我國常見的有大草蛉麗草蛉(小草蛉)、中華草蛉葉色草蛉亞非草蛉等。
如在棉鈴蟲產卵盛期,每畝棉田放出草蛉卵3萬至5萬粒,從卵里孵出的草蛉幼蟲就能捕食害蟲,四天后效果就很顯著。
草蜻蜓
益蟲草蜻蜓草蜻蜓在樹葉的背面粘上長毛並產下卵。一個月後,卵孵化為幼蟲。它靠吃貼在樹葉或草上的蚜蟲生長。兩個月後.幼蟲成蛹。冬天過後的第二年夏天變成雌成蟲。雌蟲是益蟲,也主食蚜蟲。草蜻蜓尾巴短,翅膀較寬,呈透明的綠色。草蜻蜓的幼蟲把草屑或灰塵粘在背上偽裝起來,以避開敵人,保護自己。
草蜻蜓

形態特徵

成蟲體長約14毫米,翅展約35毫米。黃綠色,有黑斑紋。頭部觸角1對,細長,絲狀,除基部兩節與頭同樣為黃綠色外,其餘均為黃褐色;複眼很大,呈半球狀,突出於頭部兩側,呈金黃色;頭上有2~7個黑斑,觸角下邊的2個較大,兩頰和唇基兩側各1個,頭中央還有1個,常見的多為4斑或5斑,但均屬同種(見圖[大草蛉的翅和頭斑(七斑,四斑)]);口器發達,下顎須和下唇須均為黃褐色。胸部黃綠色,背中有一條黃色縱帶;腹部全綠,密生黃毛。足黃綠色,跗節黃褐色。4翅透明,翅脈大部黃綠色,但前翅前緣橫脈列和翅後緣基半的脈多呈黑色;兩組階形排列的階脈只是每段脈的中央黑色,而兩端仍為綠色;後翅僅前緣橫脈和徑橫脈大半段為黑色,階脈則同前翅;翅脈上多黑毛,翅緣的毛多為黃色。
草蜻蜓
一年可繁殖3代,以老熟幼蟲在繭內越冬。卵有長絲柄,十多粒集在一處象一叢花蕊。
幼蟲稱為大蚜虱,頭部有3塊大黑斑,體長達12毫米。捕食棉蚜、桃蚜、麥蚜等多種蚜蟲以及棉鈴蟲的卵和小幼蟲等。是有益的昆蟲。已用於生物防治。

草蛉蟲的分布

常見蛉種中,大草蛉和中華草蛉為廣布全國的最常見種。大草蛉除西藏、內蒙古,中華草蛉除西藏、台灣、廣西未見報導外,其他省均有這兩種草蛉分布。其次分布較廣的種類依次有麗草蛉(除華南和西南地區之外均有分布)、葉色草蛉(除黃淮地區以南之外均有分布)、普通草蛉(分布於西北、華東和西南)、晉草蛉(主要分布於華北和華中地區,此外,山東、四川、廣東和安徽也有分布)。牯嶺草蛉和白線草蛉從分布的地理緯度來看,跨度很大,前者從東北的遼寧省至最南的廣東省有分布;後者自新疆至雲南有分布,在這個地理跨度之間已發現分布的其他省區不多。黃褐草蛉為偏北方地區的種類,多斑草蛉現僅在東北三省有發現。而亞非草蛉、八斑絹草蛉和紅肩尾草蛉屬南方蛉種。
隨著地理位置的不同,南北地區的蛉種組成多有不同,而且各地區的草蛉總發生量也有差異,黃河流域明顯多於長江流域和南方各省。每個蛉種在各地區蛉種組成中所占的比重各有不同,如東北三省的蛉種組成相同,其中以葉色草蛉占優勢,達47%~94%,中華通草蛉占36%以下。在黃河流域各省,以葉色草蛉、麗草蛉和中華通草蛉為優勢種,共占草蛉總量87%左右,其中以葉色草蛉為主,其次是麗草蛉。長江流域一帶,農田主要以中華通草蛉和大草蛉為優勢種,在湖北、湖南兩省,晉草蛉亦為常見種。而北方地區的常見優勢種葉色草蛉,除安徽、湖北兩省部分地區曾有報導之外,長江流域其他各省及華南地區未見報導。

南方沿海省區蛉種

廣州地區,其中以八斑絹草蛉、白臉草蛉(Anisochrysa sp. )為差草蛉屬之一種,僅在廣東省發現)和亞非草蛉等三種為優勢種,分別占所采標本總數(8998頭)的49.04%、20.17%和14.51%,其餘種類各占比例均在7%以下(魏潮生等,1980,1987)。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