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黃萎病

草莓黃萎病

初侵染外圍葉片、葉柄產生黑褐色長條形病斑,葉片失去生氣和光澤,從葉緣和葉脈間變成黃褐色萎蔫,乾燥時枯死。新嫩葉片感病表現無生氣,變灰綠或淡褐色下垂,繼而從下部葉片開始變成黃枯狀萎蔫直至整株枯死。被害株葉柄、果梗和根莖橫切面可見維管束的部分或全部變褐,根在發病初期無異常。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草莓黃萎病
  • 分布區域:美國、日本、澳大利亞、中國
  • 病原中文名稱:大麗花輪枝孢菌
  • 病害類型:真菌
  • 主要寄主:葫蘆科、豆科、茄科和棉花等植物
  • 危害部位:根部
  • 傳播因子:病殘體、種苗
危害症狀,病原形態特徵,浸染循環,發病因素,防治方法,

危害症狀

病株死亡後地上部分變黑褐色腐敗。當病株下部葉子變黃褐色時,根便變成黑褐色而腐敗。有時植株的一側發病,而另一側健康,呈現所謂“半身凋萎”症狀。病株基本不結果或果實不 膨大。夏季高溫季節不發病。心葉不畸形黃化,中心柱維管束不變紅褐色。

病原形態特徵

大麗花輪枝孢菌(Verticillium alboatrum Reinke dt Berthold.和Verticillium dahliae Klrmahn.),屬真菌界、半知菌類(無性類)、絲孢綱、叢梗孢目、叢梗孢科、輪枝孢屬真菌。病菌產生微菌核,是由菌絲分隔、膨大、芽殖形成的休眠組織體,大小35~215微米×21~69微米,分生孢子梗由2~4層輪枝和一個頂枝組成,110~30微米×2.5微米,每輪有分枝3~5根,成熟時分生孢子梗基部不變色。分生孢子長卵圓形,2.3~9.1微米×1.5~3微米。

浸染循環

病菌在寄主病殘體內以菌絲體或厚垣孢子或擬菌核在土壤中越冬,或在病殘體及混有病殘體的堆肥中及種子內外越冬。一般可存活6~8年,帶菌土壤是病害侵染的主要來源。環境條件適宜時,病菌藉助帶病母株、土壤、水源及農具等進行傳播,從植株根部傷口或直接從幼根的表皮和根毛侵入,在植株維管束內繁殖,不斷擴散到植株葉及根系,引起植株系統性發病,最後乾枯死亡。病菌喜溫暖潮濕環境,發病最適宜氣候條件為25℃~28℃,相對濕度60%~85%。草莓黃萎病的發病盛期在育苗中後期、假植期和定植初期。此病危害性大,是頑固性土傳病害。土壤通透性差,過乾過濕、多年連作、氮肥過多或有線蟲為害的地塊易導致黃萎病的嚴重發生。

發病因素

(1)連作地、前茬病重、土壤存菌多;或地勢低洼積水,排水不良;或土質黏重,土壤偏酸易發病。
(2)栽培過密,株、行間郁敝;氮肥施用過多,植株過嫩,蟲傷多的易發病。
(3)種苗帶菌,或有機肥沒有充分腐熟易發病,高溫、高濕、多雨易發病。

防治方法

農業防治
(1)移栽前清除田間及四周雜草,集中燒毀或漚肥;深翻地滅茬,促使病殘體分解,減少病源和蟲源。
(2) 草莓栽植田與禾本科作物進行3年以上輪作,最好能與水稻等水生作物輪作,效果更好。
(3)母株應選擇品種純正、生長健壯、根系發達的無病、抗病種苗,如新明星、福羽、豐香、春香等。
(4)移栽前3天,噴施一次防病治蟲的混合藥劑,帶土移栽、帶藥移栽,移栽時汰除病、弱苗,這是防治病蟲害的重要措施之一。
(5)幼苗蓋墒前噴施一次防病治蟲的混合藥劑,結合苗情,如果生長勢弱,可加入0.3%的尿素。
(6)選用排灌方便的田塊,高畦栽培,開好排水溝,降低地下水位,達到雨停無積水;大雨過後及時清理溝系,防止濕氣滯留,降低田間濕度,這是防病的重要措施,因為很多病害都是高濕引起的,要注意。
(7)土壤病菌多或地下害蟲嚴重的田塊,在移栽前穴施或溝施防病治蟲的藥土。
(8)施用酵素菌漚制的堆肥或腐熟的有機肥,不用帶菌肥料,施用的有機肥不得含有本科作物病殘體。
(9)採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適當增施磷鉀肥,加強田間管理,培育壯苗,增強植株抗病力,有利於減輕病害。。
(10)地膜覆蓋栽培,可防治土中病菌危害地上部植株。
(11)及時防治害蟲,減少植株傷口,減少病菌傳播途徑;發病時及時清除病葉、病株,並帶出田外燒毀,病穴施藥或生石灰。
(12)高溫乾旱時應科學灌水,以提高田間濕度,減輕蚜蟲、灰飛虱危害與傳毒。嚴禁連續灌水和大水漫灌。澆水時防止水滴濺起,是防止該病的重要措施。
(13)大棚栽培的,在移栽或育苗整地前以及收穫後,徹底清除病殘落葉,對棚膜、土壤及牆壁以及架材等表面噴藥,進行消毒滅菌,並適當放風排濕。
(14)用太陽熱消毒法進行土壤處理,具體作法是:在草莓果實採收結束後,將地里植株全部拔除,然後翻耕土壤、整畦、澆水,用塑膠布覆蓋一個月左右,依靠太陽能使土壤溫度達到50℃左右,進行高溫消毒。
(15)對秧苗要進行檢疫,建立無病苗圃,從無病田分苗,栽植無病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