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樨白粉病

病株的葉部、莖、花梗和莢果上出現白粉病斑,隨病斑擴大相互匯合,使整葉被白粉覆蓋,這些白粉即病原菌的氣生菌絲,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等。後期在白粉狀霉層中出現許多黃色、橙色至黑色小點,即病原菌有性世代的閉囊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草木樨白粉病
  • 外文名:Erysiphe pisi DC
  • 異名:蓼白粉病菌
病原特徵,寄主範圍,發生規律,分布與危害,防治方法,

病原特徵

1.豌豆白粉菌(Erysiphe pisi DC.)異名:蓼白粉病菌(E.polygoni DC.);普生白粉菌苜蓿專化型(E.communis Golov f.sp.medicaginis Dietr.)。菌絲氣生,永存性,只以吸器伸入寄主表皮細胞吸收營養。分生孢子單胞,無色,桶形至圓柱形,(23-)25-38(-43)微米×(11-)13-18微米。閉囊殼散生或聚生,球形或扁球形,暗褐色,直徑75-146um,殼壁細胞較小,為不規則多角形,附屬絲12-43根,基部淡褐色,上部無色,多不分枝,長度為閉囊直徑的1-5倍,0-3個隔膜,閉囊殼內有3-10個子囊。子囊卵形、橢圓形,無色,有短柄至近無柄,43-86微米×30-48微米,內有3-6個子囊孢子。子囊孢子卵形、橢圓形,無色至略帶黃色,14-24微米×9-16微米。
2.三葉草白粉菌(Erysiphe trifollii Grev) 異名:普生白粉菌(Erysiphe communis(Wallr:Fr.) Link);山黧豆白粉菌(E.lathyri Grev);馬特白粉菌(E.martii Lev);蓼白粉菌(E.polygoni DC)和三葉草叉絲殼(Microsphaera trfolii(Grev.)Braun)。此形態上難與豌豆白粉菌相區別,但該菌附屬絲可較豌豆白粉菌的附屬絲長,可達閉囊殼直徑的8倍,並在個別附屬絲頂端呈雙叉壯分支1-2(3)次,這一特徵使該菌介於白粉菌屬(Erysiphe)與叉絲殼(Microsphaera)兩屬之間。

寄主範圍

豌豆白粉菌的寄主除苜蓿屬,還包括三葉草屬、草木樨屬、黃芪屬、野豌豆屬、胡枝子屬(Lespedeza)、山黧豆屬(Lathyrus)、扁蓿豆屬和豌豆等豆種植物。

發生規律

病原菌主要以休眠菌絲在寄主體內越冬,在大多數三葉草種植區,分生孢子階段(Oidium sp.)是主要致病體,如在我國貴州,紅三葉草就不產生有性階段的閉囊殼,在新疆野生的白三葉草也很少形成閉囊殼。分生孢子借風傳播,生長季節可進行多次的再侵染,造成病害流行。潮濕並日間熱、夜間涼爽和多風的條件有利於此病菌的流行。多雨或過於潮濕則不利於病害的發生,過量施氮肥或磷肥,加重病害的發生,增施鉀肥有助於抑制菌絲的生長。

分布與危害

本病幾乎分布於所有草木樨種植區,在我國新疆、甘肅、陝西、山西、河北、北京、內蒙古、遼寧、吉林等省市區均有發生,在較乾旱的地區或較乾旱年份發病嚴重。

防治方法

1、選育抗病品種。
2、合理利用草地,如春季刈割一次可減少侵染源。在白粉病發生期有計畫地分階段分區輪牧,適牧或適當增加刈割次數可有效防治病害的發展蔓延。
3、藥劑防治 科研地或種子繁育地,可用多菌靈,甲基托布津、粉銹寧等藥劑拌種防治。另據貴州試驗,上述藥劑與防病高脂膜劑進行復混配方,可顯著提高防效。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