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文化

茶道文化

茶文化是一種“中介”文化,以茶為載體,以能體現東方國家的傳統思想道德、人文精神為宗旨,包括有關茶的禮儀、風俗、茶法、茶規、茶技、茶藝、歷史典故、民間傳說以及文學藝術、辭曲歌賦等。茶文化是一種“綜合”文化,涉及到建築、音樂、舞蹈、繪畫、戲曲、服飾、飲食、醫藥等諸多文化領域。

茶道文化源於中國南宋時期傳入日本朝鮮元朝以後在中國衰落。 現如今已,茶道文化在日本流行並發揚光大,成為世界茶道文化的典型代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茶道文化
  • 類別:文化
  • 載體:茶
  • 起源時間:公元前2737-2697年間
  • 發源地中國
  • 流行地日本
  • 構成:茶禮、茶規、茶法、茶技茶藝等 
簡介,產地,採制,品質特點,茶禮,淵源,

簡介

茶道是茶文化的核心,是具體的茶事實踐過程,同時也是茶人自我完善、自我認識的過程。茶人通過品飲而悟道,這種過程就稱作茶道。或者簡單的講,品飲者對茶的覺悟,稱作茶道。由此可見,茶道在很大程度上屬於修證範疇,是要實修實證的,不僅要在“理”上認知,更要在“事”上修證,而非僅僅停留在認知或研究的層面上。

產地

茶道發源於中國,並在鄰國日本得到進一步發展和完善。
茶道是東方文化和人文精神的精粹,是古老的中華文明貢獻給全人類的寶貴財富。

採制

今天,茶道已不僅僅局限於中國和日本,也不僅僅局限於東方。茶道是世界的,沒有國界和地域的限制。只要你願意修習茶道,茶道就在你身邊,就在你心裡。中國古代聖賢老子曾經說:“道是可以修習的,但它不同於通常意義上的道。”(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老子》第一章)又說:“大道就仿佛流水一樣,四處流淌。”(原文:“大道泛兮,其可左右。”《老子》第三十四章)可見“道”並不神秘,道是無處不在的。 中國儒家著名經典《中庸》里也講:“我們生來就具備的,稱作自性。我們依照自性去行事,就叫做道。” 可見“道”就是我們的自性。(原文:“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中庸》第一章)

品質特點

中國禪宗重要典籍《景德傳燈錄》則說:“平常心是道。”(馬祖道一語)這裡所謂的“平常心”,也就是我們的自性、自心。

茶禮

茶道由茶禮、茶規、茶法、茶技、茶藝、茶心這六事構成,稱作茶道六事。
茶道修習就是通過茶道六事來證悟茶道精神。
茶道修習的重點不是技,而是心。
要修習茶心,又必須從修習茶技開始,明白這個道理,才可以談茶論道。

淵源

禪宗與茶道文化的淵源
僧人飲茶歷史悠久,因茶有“三德”,利於叢林修持,由“茶之德”生髮出禪宗茶道。 僧人種茶、制茶、飲茶並研製名茶,為中國茶葉生產的發展、茶學的發展、茶道的形成立下不世之功勞。日本茶道基本上歸屬禪宗茶道,源於中國但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明代樂純著《雪庵清史》並列居士“清課”有“焚香、煮茗、習靜、尋僧、奉佛、參禪、說法、作佛事翻經、懺悔、放生……”,“煮茗”居第二,竟列於“奉佛”、“參禪”之前,這足以證明“茶佛一味”的說法是於真萬確。
1、尚飲茶的歷史由來已久。《晉書·藝術傳》記載:敦煌人單道開,不畏寒暑,常服小石子,所服藥有松、桂、蜜之氣,所飲茶蘇而已。
2、居士《食論》中說:苦茶,久食羽化,與韭同食,令人體重。
長期喝茶可以“羽化”,大概就是唐代盧金所說的“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與韭菜同食,能使人肢體沉重,是否真如此,尚無人驗證。作者壺居上顯是化名,以“居上”相稱定與佛門有緣。
3、生於唐開元二十一年(733),呱呱墜地便落於佛的懷抱。《天門縣誌·陸羽傳》載:或言有借晨起,聞湖畔群雁喧集,以翼覆一嬰兒,收畜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