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東村

茶東村

茶東村位於廣東省中山市南朗鎮,擁有陳氏宗祠建築群、“東來圩”遺址、清代茶東公園武帝廟等名勝古蹟,其中陳氏宗祠迄今已有400年歷史,南朗鎮為推進歷史文化名城鎮的建設,將茶東村打造成以陳氏宗祠為核心,集文化旅遊、生態景觀體驗、休閒娛樂於一體的鄉村景觀旅遊特色村。

2018年12月,住房城鄉建設部擬將茶東村列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茶東村
  • 外文名稱:Chadong Village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廣東省中山市
  • 郵政區碼:528400
  • 地理位置:位於中山市南朗鎮
  • 面積:3.6平方公里
  • 方言粵語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陳氏宗祠
  • 火車站:南朗站
  • 車牌代碼:粵T
  • 傳統節日:打火把節
地理位置,人口,交通,經濟,民俗文化,旅遊,

地理位置

茶東村是大龍街的行政村,距離市橋街約6公里,離石碁鎮3公里,東鄰沙涌村,西鄰舊水坑村,南鄰新橋村,北鄰南村鎮坑頭村,占地面積約3.6平方公里,由九條自然村16個生產隊組成一個行政村。
位置

人口

常住人口3813人,外來人口約15000人。

交通

路網交通十分方便,南有富怡路貫穿而過,西有南部快部幹線。

經濟

茶東村有東盛工業區,東興工業區共兩大工業區,區內有大小企業210多家,主要生產地板、刨花板、人造板、電子、五金、機械、製衣、家具、食品、紡織等。農業也同步發展,其中魚塘面積有553畝,花卉種植面積有525畝,魚塘主要以四大家魚養殖為主,花卉種植也逐步形成一定規模。

民俗文化

●打火把節
早在20世紀30年代前,南朗鎮茶東村有個打火把節,這是該村的傳統節日。自古以來,茶東村的青壯年世代務農喜歡習武防身,在清朝前就有武館設立,以應科舉。館裡備有戈予劍戟、木樁、沙包、醒獅等,由老一輩的武功師傳武藝於後一輩。每天晚上,喜愛習武的青壯年均集中在武館裡學藝或表演。除了節日舞獅遊行之外。還有一個驚險的玩意叫做 “打火把”,形成了一個節日。“打火把”意思是把災難打發,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每年6月前,由鄉人出錢,青壯年分工合作,一部分人上山斬茅草,一部分人將茅草曬乾,一部分人向各家各戶募捐。準備了一段時間,等茅草全部曬乾後,就集中在廣場上扎火把,用繩將茅草綑紮成4米高、直徑0.5米的圓柱,一共60多條,以備套用。此刻農民已插完秧,耘完草,比較空閒。儘管天氣酷熱,但青壯年們熱情洋溢,不怕疲勞,都來參加“打火把”的玩意。這一天黃昏時候,大家吃過晚飯,就集中在陳氏大宗祠廣場前,豎起60多條高大的火把,排成一字長龍,十分壯觀。一幫有武功的青壯年手拿木棍,輪流從火把前面走過,持火把者則不留情地將火把向打火把者倒過去,而打火把者眼明手快地用木棍將火把抵擋住,由頭至尾走過60多條火把,逐一抗擊,不出事故,才告勝利。
夜幕降臨後不久,天上的繁星點點,籠罩夜空,嘈雜聲響徹四周,擺檔的小攤販有香菸、糖果、粥粉等供應,非常熱鬧。

旅遊

●中山茶東公園
在茶東村口處,陳氏宗祠前,有一座公園,清代就已經存在,是南朗、乃至於中山市保留較完好的一處清代公園。該公園始建於清初,於清鹹豐九年(1859年)時重修。原來始建的公園,利用其自然環境,建有一條石板的橋樑,為傳統的橋樑建築結構,橋墩採用外八字的造型,橋面用長方形的花崗岩石板鋪設,非常有特色;原來建公園時,在湖中的土堆上,建有一座“武帝廟”,後被拆毀;清代重修時,在原“武帝廟”前,增建了一座拜亭。該拜亭為四柱單檐歇山式攢尖寶剎塔頂;四柱及梁為花崗岩石構築;祥雲石雕雀替;屋脊為“龍船脊”;在拜亭的柱子上有石刻對聯:“力助炎漢三分鼎,心接尼山一瓣香”。由此可判斷,茶東陳氏的祖先是從中原黃河流域的漢族遷徙來的。
中山茶東公園中山茶東公園
據《南朗名人勝跡》介紹,現存的茶東公園是具有極高文物價值的一處古蹟,是研究南朗地方史的一處實物佐證。在茶東公園內,有一座古老的五度橋。茶東村負責人介紹說,五度橋據說建於500多年前,它由4尊方形長條2米餘花崗岩石插入河床作墩,並列兩長條花崗石為橋面,橋長12米,建於茶東村北面小河上,因橋面連線5截,故稱五度橋。
相傳清代乾隆年間,茶東村開設圩場,由於圩場出售的物品大部分是從東面涌口門水路經豐埠湖運入,故取名為東來圩。當時豐埠湖還是個水網地帶,周邊村民外出,全是靠乘坐木艇。外地來東來圩做生意的商人,都是用木帆船載上日雜土產、生果油糖、火柴火水、農具木材,甚至缸瓦陶瓷在茶東村口埗頭上落,然後肩挑貨物入東來圩席地擺攤設檔,實在是費時失事。不久,茶東村陳氏族長老及掌權人士合議,發起興建五度橋。橋建成後,大大方便了來做生意的商人及茶東村對面的涌口門、涌口、左步、龍穴頭等多個村莊村民出入,自始,五度橋儼然成了茶東村與外界接觸的陸路通道,來趁圩的民眾逐年增加,促進了圩市的繁華。
20世紀下半葉,為了適應經濟的發展,茶東人在橋側另修建了一條寬闊的機動車道,並讓小河改道,五度橋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被淘汰了。改革開放後,多位旅海外及港澳鄉親發起並紛紛捐資重建茶東公園。
●陳氏宗祠
在茶東村村口牌坊邊,村民們修建了一座文筆妙華亭,亭子兩邊刻著一副對聯:"文章華國談今古,妙筆雲霄出伷心",從村口轉幾個彎,一座規模宏大的古建築群呈現眼前——陳氏宗祠。
陳氏宗祠為中山市保存較大、較好、建築風格獨特的明末清初建築物,於2000年11月被市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5月,根據市政府文化建設工程的總體部署和要求,南朗鎮政府取得村民的理解和支持,順利達成協定,同意將陳氏宗祠交由市、鎮兩級政府進行修繕與開發,計畫2009年1月份完成陳氏宗祠周邊景觀改造工程。
南朗鎮區以北,欖邊村里,還保留著不少的古村落、古樹、古建築,往東有一條公路通往橫門,從岐關公路轉進橫門公路,不遠是茶西村,走約1公里,轉入一條小路,再走2 公里左右就是茶東村,從村口進去,穿過幾棵榕樹,走過一些看似古舊的民房,一轉彎,一群規模宏大的宗祠建築群就呈現在眼前,石刻浮雕、龍頭鏤雕、抬梁木雕等精妙絕倫地讓人眼花繚亂,這裡就是陳氏大宗祠,以它風格獨特的建築藝術彰顯著曾經的光輝,賦予了後人或多或少的自豪。
據當地的《陳氏族譜》稱:茶東陳氏始祖玄保,名尚志,號貞六里。元至治二年(1322年)出生,明洪武十年(1377年)卒。北宋從閩南遷徙至文順鄉香山 (為時香山尚未開縣,屬東莞文順鄉)茶園之東定居。明初建有里“仁祖家廟”。在明中期始建陳氏大宗祠。於清順治九年(1652年)海盜進村搶掠,燒毀大宗祠。至康熙七年(1668年)重建陳氏宗祠,之後陸續在其側建有貢三陳公祠、淨溪陳公祠、筠溪陳公祠等宗祠。據現存實物調查所得,該祠始建於明代中葉,在清初被海盜燒毀,於清代康熙年間重建,經雍正、乾隆、嘉慶年多次修建,現為道光年間修復後的祠院。保留著明末清初的建築藝術。該宗祠與貢三陳公祠、淨侯陳公祠等連成一片,連片三座,均為硬山式龍船脊磚木結構,成為一個陳氏宗祠群。
陳氏宗祠占地面積約250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00平方米。陳氏宗祠為鍋耳防風牆,三進三間布局,置有雨廊、偏廂、天井等構築;門樓為四柱三間戲台式單檐建築藝術。前座花崗岩石台基的護欄上,砌有博古紋陽刻花崗石雕欄板、隱八仙等石刻浮雕礎板等構建,其做工精細;其門樓的花崗岩石鏤雕台梁為獅子托花卉祥雲;門樓台花崗岩石柱的柱礎為海浪紋飾石雕。整座宗祠均為穿斗木雕疊澀式混合架構,穿斗抬梁木雕精妙絕倫,多為歷史典故和龍頭鏤雕。二進的樓抬護欄有陽刻雙龍戲珠花崗岩石石雕和花崗岩石獅子望柱。二進正樑上懸掛有“星聚堂”木匾一塊。在該宗祠旁有兩間分別為貢三陳公祠、淨侯陳公祠的宗祠,均為二進二間,各為350平方米左右,與陳氏宗祠連成一片成為陳氏大宗祠群。祠堂群始建於明末清初,但建築風格各異,對研究中山市的古建築有著很大的意義。
據《南朗名人勝跡》介紹,有關陳氏宗祠牌匾,還有這樣的一個故事。相傳陳氏曾要求皇帝為他們新建的宗祠御筆題寫一個“陳”字。皇帝答應了,轉身卻鬧了個糊塗,把他們的姓氏記錯了,結果把“陳”字寫成了“陸”字。連姓都寫錯,當然不能用,但到底是御筆,也不捨得扔掉。經過反覆商議,決定只用它的偏旁“耳”。再另請書法家補上偏旁“東 ”,所以陳氏宗祠匾額上有半個由皇帝題寫的“陳”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