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峪子

茶峪子

茶峪子社區【村】隸屬鋼城區里辛街道,位於萊城東南21公里處。茶峪子南臨艾山辦事處張莊村,北傍里辛鎮南朱家莊村,西靠艾山辦事處陶家嶺村,東連黃莊鎮馬家莊村。2002年全村總戶數335戶,人口1346人,均系漢族。耕地面積90畝,山嶺地450畝,人多地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茶峪子
  • 地理位置:萊城東南21公里處
  • 人口:1346人
  • 耕地:90畝
歷史變遷,人文自然,人物事件,特色展台,

歷史變遷

田茂泉拍攝田茂泉拍攝
據當代作家田茂泉介紹說,明朝洪武二年(公元1236年),有劉氏由山西洪洞遷來建村,沿稱虎茶峪。因此地盛產茶葉,且有一偌大百年茶樹,茶質尚好,被列為貢品。年復一年,宮廷官宦往來頻繁,迫使村民納貢賦稅,負擔甚重。有一劉氏家丁,用滾開之水將百年茶樹燙死,卻招來滅門之禍,誅連九族,劉氏家族紛紛逃離。有的逃往該村西南方向六華里外的青石嶺上定居,建村取名為“逃家嶺”,後演變為陶家嶺。有的逃往馬泉一帶的村莊定居,其它姓氏怕受誅連,也南遷2里定居(即現址),易名為茶峪子村,其姓氏有尚、陳、張、王、李、戴、周。
清末民初,全縣劃為十區,茶峪子村屬顏莊區所轄;1941年四區屬新甫縣;1944年7月至9月劃歸新泰縣,10月復歸新甫縣:1945年回歸萊蕪,茶峪村屬顏莊區管轄;1958年3月撤區並鄉,茶峪村屬鄭王莊鄉;同年10月,隸屬鄭王莊人民公社;1959年2月,茶峪屬顏莊人民公社;1985年10月撤處並鄉,茶峪村屬里辛鄉;1995年10月里辛鄉改為里辛鎮,茶峪村屬里辛鎮管轄,2012年11月撤鎮改街道辦事處,屬里辛街道辦事處管轄至今。
茶峪子村人心靈手巧,能工巧匠較多,有石匠、泥瓦匠、木匠、鐵匠、紡織匠、皮匠等,其中以泥瓦匠和木匠最為有名。
茶峪村人崇尚文明、安居樂業,建村後就集資做公益事業。村中的義會橋、青石碾,遠近聞名(因碑已毀,據說建於1019年前後,當時村中人口不足百人)。茶峪的七聖堂,也吸引眾多善男信女來進香。
茶峪子村人愛好和平,為保家衛國,甘願拋頭顱、灑熱血。1932年前後,土匪侵擾嚴重,為抵禦匪患,村民陳法業等人參加紅旗會這一民間組織。1932年春,在銀山山前與土匪搏鬥,陳法業因腿部中彈被活抓,土匪挖其雙眼後,又用亂刀捅死,最後用火焚屍,當時萊蕪縣曾授錦旗一面。抗日戰爭爆發後,茶峪村有13人踴躍參軍,解放戰爭時期又有8人奔赴前線,這21人中,有6人為國捐軀,有6人落得終生殘疾。抗美援朝時,有3位好漢雄赳赳氣昂昂渡過鴨綠江。自實行義務兵役制以來,村里每年都有人參軍,其中最多的一年一次5人參軍。
伴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禮炮聲,茶峪人也步入了社會主義建設時期。1955年秋入初級社,1956年春入高級社。從建國初到70年代,由於村里土地少,土質差,耕種技術落後,再加上旱、澇、蟲災,茶峪村仍十分貧窮,一部分人的溫飽問題得不到解決,曾有7年娶不進一個媳婦的一段時間。當時,村裡的主要經濟來源是植桑養蠶和種植花椒,那時,村裡的所有田埂地堰都植有桑樹或花椒樹。村西丘嶺.由於植桑樹多,故此得名“桑樹嶺”。1970年1月,遵照毛主席“三線建設要抓緊,備戰備荒為人民”的指示,萊鋼開始建廠。這給茶峪村帶來了新的生機,1973年茶峪村告別了煤油燈,全部用上了電燈。1974年,村里成立了副業組,有白鐵組、紅爐組、裝卸隊、土方隊,這些成了村內經濟的頂樑柱。村里實行以工促農的辦法,1970年至1976年,依靠本村實力,先後投資6萬餘元,上萬個勞動日,發揚愚公精神,披星戴月戰嚴寒,開山造地50多畝,移河造田100多畝,打大口井5眼,鋪設管道1000餘米,使村裡的300多畝旱田變成了旱澇保收的水澆田。茶峪人也由每年吃國家統銷糧8萬餘斤,變成了自給自足的村莊,徹底解決了溫飽問題。1975年冬,村里決定刨掉一部分老桑樹和花椒樹,在村東的嶺上栽上了引進的紅富士蘋果,1987年進入盛果期,這時的紅富士蘋果價格達到每公斤5.6元,承包果園的農戶著實發了財,每戶純收入達4萬元。為了大力發展種植業.1984年,全村勞力齊上陣,在茶峪土地上全面開花,苦戰一個冬夏,挖樹穴50000多個。由於當時規模大,泗水縣曾組團到此參觀學習。
民以食為天。為了更好地發展農業生產,修了長約7公里的環山路。1988年投資萬元修水渠600多米,2000年投資5萬元,修建一處高位水池,併購置了成套的澆灌設備。
茶峪子村人重視教育,1958年成立不完全國小,時任教師張汝生,當時學生23名,後逐漸發展為完全國小。1974年,村里在條件十分困難的情況下,蓋土坯結構的瓦房10間,學生走出了牛棚,課桌由原來的土坯換成了水泥板。1980年又蓋磚石結構瓦房8間,開始辦起育紅班。1986年回響當時提出的“徹底改造黑屋子、土台子”的號召,校址新遷,住進一門七窗的教室,併購置了新課桌凳。1993年,為實現兩級達標,投資50萬元,建一座擁有教室、實驗室、圖書閱覽室、微機室、少先隊活動室、高標準教學樓一座,並安裝了風扇和取暖設備。至此,茶峪國小兩基達標。1995年茶峪國小被評為區級規範化學校,1996年投資5萬餘元為學校上了10台微機。1994年村投資5萬元建新幼稚園,2000年,評為市級規範化幼稚園。從1986年至1999年,村里對所任教師實行獎勵政策,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大大提高,茶峪國小教學質量一直名列全鎮前茅。1999年,村里投資6萬元,買車專門接送到里辛一中、顏莊四中上學的學生。村委規定,對考取大專的學生獎勵1000元。巨大投入換來豐碩成果,自恢復高考制度至2002年,村內48名學生被大專以上院校錄取,其中有2名學生考取了研究生,1名到美國讀博士學位。
解放前到建國初期,茶峪村缺醫少藥。1961年8月,復員軍人尚慶祥為茶峪人解決了這一難題。1970年村里實行合作醫療。當時有一民謠:“頭痛發燒,阿司匹林一包,吃了不好再來包。”2000年茶峪人享有初級醫療保健。2001年村里建衛生室3間,併購置床鋪和醫療設備。
茶峪村地質特殊,自古以來就有兩大難,一是吃水難,二是行路難。為解決這兩難題,2000年村里發動村民出義務工,村內購買材料,打大口機井一眼,用來解決吃水難題。同年,村里投資,企業、個人捐資總計60餘萬元,分三期將村內1341米路全都用水泥硬化。為了不忘記這些出資的單位、個人,村里修了利民路,紀念碑上面篆刻著單位、個人的名字。
1980年前,村民文化生活極為單調,1980年電視機才落戶茶峪村。為了豐富村民的物質文化生活,1993年動工安裝閉路電視,1998年與萊鋼閉路接通,滿足了民眾需要。2002年,成為電話村。
自1973年用電以來,村里一直用萊鋼電,電費高。2001年村里借農電整網之際,與萊蕪供電局聯繫,出工改換線路,同年5月,全部用上了農電,為村民減輕了負擔。
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茶峪村尊老愛幼蔚然成風。為使村裡的老人有個玩耍遊樂的場所,2001年,村里投資10萬元,蓋老年活動室5間,並配了VCD音箱,電視機、飲水機、象棋、撲克等,周一到周五,老年人都能到此盡情玩樂。村里還派專人為老年人服務,使村裡的老人能夠安度晚年。
隨著改革開放的腳步,茶峪村工副業蓬勃興起,茶峪子村面貌從此煥然一新。這個村原只有一處固定資產8萬元的集體企業,1987年新的領導班子成立後,正確處理積累與消費的關係,村里堅持將企業擴大再生產,做到每年都上新項目。2001年集體企業完成產值120萬元,實現利稅24萬元。1986年村建築公司成立,年產值達100萬元。1990村鑄造廠正式投產,年產值300萬元,現已成為村裡的龍頭企業。1994年投資40萬元建加油站。同年,茶峪村運輸隊成立,在運輸隊的帶動下,個體運輸迅速發展,現在已發展到大貨車12輛,小麵包車11輛,農柴14輛,三輪計程車16輛。1994年投資100萬元的國都賓館竣工。2000年,一座四層六單元的居民樓拔地而起,同年5月商品樓動工,10月竣工。這極大地促進了個體企業的發展,在新興路茶峪段,樓房整齊高聳,形成了一條新興機械加工廠商業街。勝達機械工程公司,興業安裝工程公司,機械工程公司相繼成立,運輸業、修理業、服務飲食業、養殖、種植業如雨後春筍般發展起來,經營戶達140多戶,1997年被評為萊蕪市百強村。
茶峪人富了,2001年人均收入達3600元,家用電器已不再是熱門話題,別墅小轎車成為時尚,2002年個人小轎車已有6輛。但茶峪人從來不是那種只顧小家,忘了大家的人。他們為社會作出了巨大貢獻,從1960年先後派人參加雪野、喬店、葫蘆山等大型水庫的修建;1978年治黃工程上留下了茶峪16人的汗水;顏莊公社組織的農業學大寨會戰工地上,也有茶峪人的足跡;里辛鎮搞的農田基本建設,茶峪村出資出力。2001年村出資2000元,水泥10噸,為雙口峪村加固揚水站。
茶峪村人將與時俱進,用勤勞和智慧的雙手,把家園建設得更加美好。

人文自然

茶峪子村歷史悠久。據傳東晉建元年間,有一董姓攜家眷由北落難逃荒於此,行至東、南、西三面環嶺的山峪口,已是夕陽西下,暮色蒼茫,看到漫山遍野長滿茶樹,躊躇之際,忽有一隻老虎跳將出來,攔住去路,只聽它長嘯一聲,兩隻前爪伏地,昂首擺尾,並無傷人之兆,似有挽留之意,於是董姓一家便向北方後退兩華里,在一片黃土地上定居,建村取名為虎茶峪,代代繁衍生息,幾經更朝換代,村莊沒落,荒無人煙。
田茂泉拍攝田茂泉拍攝
義會橋 跨東西河岸的石橋,有9塊長2.2米、寬0.57米、厚0.34米的巨石構成橋面,橋面光滑,橋墩高約2.2米,全用大石砌成,石石相扣,非常牢固,橋旁有一石碑,稱為義會碑,記錄橋的修建年代和修建經過,文革期間被毀。據說一南蠻每年都到橋墩縫中掏金子。有一年,洪水淤平了橋墩石縫,此人再也沒有來過。
七聖堂 大殿始建於何年,因碑已毀,無從考證,大殿內供有觀音塑像,左首楊二郎,右首藥王,東為增福山神、西為增福土地。東殿是泰山行宮,建於乾隆三十二年,七聖堂經過嘉慶二十五年和中華民國十年兩次重修,文革期間,七聖堂被毀2001年村里重修七聖堂,每年的三月二十八日為廟會,每逢廟會,香客盈門,煙霧繚繞,一派繁華景象,
銅嶺子 在茶峪村西北200米處,是一露天鐵礦,占地面積約5000平方米。據說明朝時有人在此採得如牛狀的銅塊,故名為銅嶺子。1958年,泰安勞改支隊在此挖礦,其礦石含鐵較高,其次是銅,挖至70多米深時,因挖到特大地下水無法開採而停產。

人物事件

一、烈士英名錄
尚懷敬 男,(1914-1945),1943年參加革命,魯中軍區十一團戰士,1945年,犧牲於博山西河。
陳沛友 男,(1918-1939),l938年參加革命,山東縱隊四支隊戰士,1939年,犧牲於大崮山。
陳沛良 男,(1918-1941.7),1938年參加革命,華東野戰軍七縱二十一師連長,1941年犧牲於玉皇山。
張汝泉 男,(1926-1948.4),1945參加革命,華東野戰軍八縱二十四師排長1948年犧牲於淮縣。
陳聖葉 男,(1920-1948.9),1945.8參加革命,華東野戰軍八縱二十四師教導員,1948.9犧牲於濟南。
陳爵葉 男,(1925-1948.11),1945年參加革命,華東野戰軍八縱二十四師班長,1948.11犧牲於淮海。
二、歷任村支書
1939年-1942年  周連新
1942年6月-1946年
1947年-1955   尚曰權
1956年-1958  張目吉
1958年11月-1964年11月 尚慶常
1964年12月-1971年I2月 尚懷公
1971年12月-1980年11月 張義祿
1980年12月-1988年11月 張運禮
1988年12月-1996年11月 尚現聖
1996年12月-1999年11月 張成河
1999年12月-2001年12月 尚慶生
2002年1月- 2003年11月 尚慶玉
2003年12月--- 尚慶業
三、歷任村主任
1939年-1941年2月   陳近葉
1941年3月-1941年11月 周連和
1941年12月-1942年6月 陳之葉
1942年7月-1946年11月 尚日權
1946年12月-1947年7月 陳近葉
1947年8月-1948年9月  尚懷公
1948年10月- 1955年   李存山
1955年-1961年  村主任由書記兼任
1962年-1968年  張義祿
1968年-1971年2月   尚懷公
1971年3月-1973年2月 陳沛亮
1973年3月-1980年12月  張運禮
1981年1月-1982年11月  李富山
1982年12月-1996年11月 尚現聖
1996年12月-1999年11月 張成河
1999年12月-2002年8月 尚慶生
2002年9月- 2003年11月 尚慶玉
2003年12月--- 尚慶業
四,心繫百姓的好書記—尚慶業
田茂泉拍攝田茂泉拍攝
人們常把一個村的好支書、好帶頭人稱之為“領頭雁”。 鋼城經濟開發區茶峪子社區黨支書記尚慶業就是這樣一個盡心竭力為民服務的好帶頭人。他從上任支書那一天起,時刻用黨的標準要求自己,團結帶領民眾,發展壯大集體經濟,興建基礎設施,大幹“兩新工程”,改善民眾生活環境,成為鋼城經濟開發區富民強村的“領頭雁”。在他的帶領下,茶峪子社區先後被評為“萊蕪市文明社區”、“萊蕪市現代化示範村建設試點單位”、“省級文明社區”等多項榮譽稱號,成為遠近聞名的富裕社區、文明社區、和諧社區。
【一】
尚慶業在沒幹支部書記以前,曾是一個小有名氣的企業經理,十幾年的商海磨練、浪打,練就了他堅強的性格,他不但懂經營、會管理,而且還有一顆為人實在的善良心。
2003 年 12 月 ,在第一次競選村支部書記時,尚慶業就以高票當選。這位硬漢子,當時留下了感激的熱淚,他當著老少爺們的面激動地說,我之所以想當這個書記,是因為咱茶峪子的貧困面貌,年復一年,一如往昔,舊貌不變啊。我們茶峪子緊靠萊鋼,有這么好的地域優勢和資源優勢,守著金山,怎么會富不起來呢?關鍵是要有一個好的班子,有一個好的人氣,有一個好的思路啊”,既然老少爺們信任我,我一定不辜負你們期望,一定要讓茶峪子老百姓過上好日子,讓茶峪子舊貌變新顏。
為使村民早日走上致富路,上任伊始,尚慶業就對社區僅有的兩家企業-----建築公司和新興機械廠傾注了全部的心血,他深知只有讓集體收入增加了,才能讓居民脫貧致富,才能改變社區面貌。於是,他早上5點鐘起床、晚上12點休息。白天,尚慶業在社區工作;晚上,他在廠里辦公,既管生產業務,又抓企業管理,通宵達旦。為了擴大企業的業務範圍,他走南闖北,聯繫業務。日子雖然苦,但苦中有甜。正是由於尚慶業的吃苦精神和拼勁韌勁,深深地感染了兩委成員,他們真抓實幹,把辦公室設在了工地,一切財力、物力、人力、精力都放在了經濟發展上。功夫不負有心人,當年,這兩家企業就上交利潤70萬元。
俗話說,無工不強,無商不富。尚慶業深深明白這個道理,他想方設法的壯大集體經濟。招商引資辦企業就需要廠區,而千百年來,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要從農民手上徵用土地,難度可想而知。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尚慶業挨家挨戶上門做工作,將一分分土地徵集起來變成了廠區,白天農戶沒人在家,尚慶業就晚上過去,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不和農戶簽好字就不回去睡覺,就憑著這股“犟”勁,不少農戶就這樣被他打動了,同意出讓承包的土地。
有了土地,尚慶業的擔子更重了,他深知必須選擇好的項目才能讓村民的土地快速增值,否則就對不起老百姓的信任。為了引進好項目,他赴北京、去上海四處奔波,簡直跑斷了腿。蒼天不負有心人,不到一年的時間有16家村辦企業相繼入住茶峪子,其中8家投資千萬元以上的項目發展迅速。為全居提供了300多個就業機會,老百姓有了穩定工作,純收入逐年提高,社區經濟也實現了新跨越。2012年,實現社會總產值4.5億元,企業總產值1.6億元,居民人均純收入10700元,茶峪子成了遠近聞名的“富裕社區”。
【二】
茶峪子富了,但茶峪子卻沒有一條像樣的街道,由於歷史原因,居民的房屋缺乏規劃,亂搭亂建現象非常普遍,而且社區沒有衛生垃圾設施,所有的生活垃圾都堆積在房前屋後,一到下雨天道路泥濘、污水遍地,雞鴨的糞便更是比比皆是。看到這一切尚慶業心痛的說:“有時候想想挺揪心,為什麼別的村新農村建設都搞得這么好,我們茶峪子就不行?”於是,他帶領兩委委員和村民代表,外出觀摩學習先進地區新農村建設,聽取先進經驗介紹,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看到整潔的村道、林立的小洋樓,茶峪子人被眼前的景象打動了,有的人感嘆,“原來農村也可以變得這樣美。”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回到村里後,尚慶業立馬帶領村兩委進行村莊規劃,不到一個月,茶峪子的新農村建設轟轟烈烈開展起來。為了保證高起點規劃,尚慶業請設計專家親自到現場勘查,挨家挨戶徵求居民意見和建議,並多次修改規劃方案,最終確定了“一園一城”的發展規劃。“一園”即茶鄉園小區,“一城”就是茶鄉商貿城。茶鄉園屬於舊村改造項目,拆遷面積10000多平方米,在拆遷安置時,為了保證拆遷工作的公平、公正,尚慶業把國家關於拆遷補償的標準進行公開,並嚴格執行,打消了民眾的顧慮。他多次在民眾大會上說:“你們既然選我當書記,我一定要嚴格管理,不然就是個不合格的書記。”他本著對業戶負責、為居委會分憂的精神,主動承擔了茶鄉園的工程監理重任,他每天靠在工地上,嚴格監理,保證了施工質量。一期 25 棟設施配套、環境優美的居民樓拔地而起,社區服務中心、衛生服務中心、超市一應俱全,還建起了廣場、安裝了健身器材,村里人也過上了城裡人一樣的生活,居民多年來的夢想變成現實。尚慶業說:“不怕村裡的工作千頭萬緒,就怕有些工作大家不支持。有時候壓力非常大,甚至想到了放棄,但是到家裡坐了一會兒,沒辦好的事橫豎都看不過,覺得不放心,又自個兒回去工作。”
為解決部分居民的吃水問題,2011年,投資200多萬元重新鋪設了高標準的PVC軟管,共安裝各種型號輸水管8000餘米,挖土石方10000多立方米,為600餘戶居民供上放心水。目前,全居水網密布,縱橫交錯,徹底解決了全居吃水問題。施工中,尚慶業嚴把質量和進度,本著“不漏掉一戶居民”的原則,克服重重困難想方設法把水管接到每家每戶。尚慶業看到居民為了孩子上幼稚園發愁,投資興建了社區幼稚園,購買了先進的教學器具,聘請了專業的幼兒教師,讓社區的孩子們在家門口就可以享受到先進的教育。目前,中心幼稚園被評為“省級示範化園所,入園率達到100%,並且已經輻射到周邊的幾個村莊。
茶峪子社區還成立了茶鄉物業服務公司和矛盾糾紛排查調處辦公室。物業公司茶鄉園住宅樓、公用設施、綠化環境、衛生、治安保衛、水、電、暖、交通、安全救助實行“一站式”服務,為今後社區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矛盾糾紛排查調處辦公室積極宣傳黨的施政方針,細緻排查了解民間糾紛信息,解決乾群之間、居民之間、家庭之間的矛盾,使矛盾不激化、不擴大,做到小事不出組,大事不出社區,有的放矢,化恩怨,解憂愁,為密切聯繫民眾搭起了一座“連心橋”。
如今,在尚慶業的帶領下,社區面貌已煥然一新,文化廣場、四通八達的水泥路、高檔的住宅小區、雄偉的商貿城、和諧的鄰里關係,一流的中心幼稚園,使全體居民生活在茶峪子有幸福感,住在茶峪子有安全感,工作在茶峪子有責任感,走在茶峪子有成就感,一派欣欣向榮社會主義新農村展現在世人面前。
【三】
作為社區黨支書記,尚慶業非常注重黨組織建設、黨風廉政建設。他要求共產黨員要在茶峪子建設中發揮先鋒模範作用,他在居民大會上講:“共產黨員就是要做到‘平時能看出來,關鍵時刻能站出來,生死關頭能豁出來’。‘平時能看出來’,是指共產黨員要在日常的生產、工作、學習和社會生活中嚴格要求自己,從日常小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處處率先垂範,事事以身作則,讓民眾一眼就能看出你是共產黨員。‘關鍵時刻能站出來’,是指共產黨員在困難時刻能夠迎難而上,在黨和人民需要的時候勇挑重擔,勇敢地接受黨的考驗,接受人民民眾的檢驗。‘生死關頭能豁出來’,是指為了保護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在危險面前毫不畏懼,敢於挺身而出,英勇鬥爭,不怕犧牲。這‘三個出來’,是共產黨員發揮先鋒模範作用的完整體現,也是共產黨員的試金石和分水嶺。今後我們要經常用這把尺子,量一下自己,是否做到了‘三個出來’,要經常打個問號,我到底在茶峪子建設中幹了什麼。”尚慶業要求兩委一班人一定要“做一個同事和朋友敬重的人,做一個家人和親屬引以為榮的人,做一個回顧一生能夠問心無愧、道德高尚的人,把我們的全部思想、心思、精力和智慧都集中到茶峪子發展上來,服務於茶峪子,奉獻於茶峪子。”
尚慶業要求黨員幹部要堅持、堅信、堅實的相信黨的方針,相信黨支部、居委會的工作能力,用信念凝聚力量、謀求發展。關心支持維護兩委的工作,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勵,管好自己,管好家屬,管好身邊的人,時時刻刻做一個兩委和民眾信賴的人。“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對社區的重要決策、重大事項,尚慶業始終堅持民主集中制,從不搞“一言堂”,嚴格按照“一定四議三監管”、“雙規範”等規章制度做決策、辦事情。凡社區的重大事情,都由黨員大會或居民代表大會討論決定,實行陽光操作,做到公開、公平、公正、透明。社區財務帳目每年均由居民監督委員會監督審核,定期向居民公開,接受居民監督。他還時刻把黨風廉政建設抓在手中,不斷提醒、督促社區幹部自覺遵守《社區幹部廉潔自律的十項規定》,不斷提高社區幹部拒腐防變的能力。這兩年茶峪子社區建設工程一個接一個,有的人為了招攬工程,就到尚慶業家裡去送禮,但都被他婉言謝絕了,他說:“要談事到村里,要做工程統一參加招投標”。自尚慶業擔任支部書記以來,茶峪子所有的工程項目都是經過對外公開招標實施的。尚慶業的舉措,密切聯繫了民眾,在民眾中樹立起了良好的形象。我們堅信,有尚慶業這樣的好“領頭雁”茶峪子社區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

特色展台

茶峪子村屬丘陵地帶,野生酸棗、荊棘、刺猥皮(學名,中華結縷草)、黃草等自然植被,覆蓋率達80%。現在以果樹為主,品種有黃金桃、杏、棗、蘋果,蘋果多是金帥、紅星、紅富士。
茶峪子村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是鐵和金,有名的銅嶺子和鐵銅溝鐵礦就在茶峪子村境內。茶峪子村砂金較為豐富,1988年,山東地質隊曾在此勘探,打鑽井10眼,證實該村遍地有砂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