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丸

茯苓丸,中醫方劑名,別名治痰茯苓元。為祛痰劑,具有燥濕行氣,軟堅消痰之功效。主治痰流四肢之臂痛證。症見兩臂疼痛,手不得上舉,或左右時復轉移,或兩手疲軟,或四肢浮腫,舌苔白膩,脈弦滑等。臨床常用於治療肩周炎、頸椎病、慢性支氣管炎、上肢血管性水腫等屬於濕痰者。

基本介紹

  • 功用:燥濕行氣,軟堅消痰
  • 主治:痰流四肢之臂痛證
  • 分類:祛痰劑-燥濕化痰劑
  • 出處:《是齋百一選方》
歌訣,組成,用量,用法,功用,主治,方義,配伍特點,運用,加減化裁,禁忌,重要文獻摘要,

歌訣

《指迷》苓丸半夏,風硝枳殼薑湯下,中脘停痰肩臂痛,氣行痰消痛自罷。

組成

茯苓、枳殼、半夏、風化朴硝。

用量

茯苓30g,枳殼(麩炒去瓢)15g,半夏30g,風化朴硝3g。

用法

薑汁糊丸,每服6g,薑湯或溫開水送服;亦可作湯劑,加人生薑,水煎服,其中風化朴硝宜沖服,劑量按原方比例酌定。(原方上四味為細末,生薑自然汁煮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生薑湯下。)

功用

燥濕行氣,軟堅消痰。

主治

痰流四肢之臂痛證。症見兩臂疼痛,手不得上舉,或左右時復轉移,或兩手疲軟,或四肢浮腫,舌苔白膩,脈弦滑等。

方義

本方原治臂痛,系因痰停中脘,上攻於臂所致。四肢皆稟氣於脾,脾濕生痰,痰飲流於四肢,故見四肢疼痛,甚則浮腫。《是齋百一選方》云:“伏痰在內,中脘停滯,脾氣不流行,上與氣搏,四肢屬脾,滯而氣不下,故上行攻臂。”此證切不可以風濕論治,誤用風藥,非但貽誤病機,且可徒傷正氣,唯以燥濕行氣化痰之法為宜。方中半夏為君,燥濕化痰,和中化濁。茯苓健脾滲濕,與君藥相配,既可消既成之痰,又絕生痰之路,為臣藥。枳殼理氣寬中,使氣順則痰消;然痰伏中脘,流注肢節,非一般化痰藥所能及,故而加入味鹹而苦之風化硝,取其軟堅潤下,既蕩滌中脘之伏痰,又助消融四肢之流痰;更以薑汁糊丸,不但取其制半夏之毒,又可化痰散結,共為佐使藥。

配伍特點

諸藥合用,燥濕滌痰之力較強,確有推陳滌垢之效,對於痰停中脘,流於四肢的臂痛症,不治四肢,而治中脘之結癖停痰,俾脾運復健,流於四肢之痰亦潛消默運。痰消則疼痛除,浮腫消,實含“治病求本”之意。

運用

本法主治屬濕痰為病。臨床以兩臂酸痛,舌苔白膩,脈弦滑為辨證要點。

加減化裁

用於臂痛或肢節腫痛,可加通絡活血之品.如桑枝、地龍等。用治咳嗽痰稠時,可酌加海蛤、瓜蔞等。咳嗽痰多,胸膈滿悶,舌苔白膩,脈弦滑屬濕痰沉伏於肺者,也可套用本方加減治療。

禁忌

本方亦為燥濕化痰之劑,方中加入朴硝,則非一般化痰劑可比,不僅化痰之力較強,而且又能攻下痰結,可謂攻伐之劑,應中病即止。虛人慎用。

重要文獻摘要

1、《醫方集解》:“此足太陰陽明藥也。半夏燥濕,茯苓滲水,枳殼行氣,化硝軟堅,姜制半夏之毒而除痰,使痰行氣通,臂痛自止矣。喻嘉言曰:痰藥雖多,此方甚效。痰飲流入四肢,令人肩背酸痛,兩手罷軟,誤以為風,則非其治,宜導痰湯加木香、薑黃各五分,輕者指迷茯苓丸,重者控涎丹,外有血虛不能榮筋而致臂痛,宜蠲痹四物湯,各半貼和服。”
2、《成方便讀》:“夫痰之為病,在腑者易治,在髒者難醫,在絡者更難搜剔。四肢者,皆稟氣於脾,若脾病不能運化,則痰停中脘,充溢四肢,有自來矣。治之者,當乘其正氣未虛之時而攻擊之,使脘中之痰去而不留,然後脾復其健運之職,則絡中之痰自可還之於腑,潛消默運,以成其功。故方中以半夏化其痰,茯苓行其濕,枳殼破其氣,而以薑汁開之,芒硝下之。用法之周到,佐使之得宜,其痰有不去者乎?如病甚而絡中之痰不除者,則可以控涎丹參酌用之可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