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雌

英雌

“英雌”出自清朝末年。晚清至民國的女傑認為自古以來“英雄”這個概念是以男性群體為主要,所以當時創造了一個新概念名叫“英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英雌
  • 出自:晚清時期
  • 標誌人物:唐群英、沈佩貞等女界代表
  • 流行時期:晚清—民國
  • 相關英雄
  • 含義:英明勇武的女性
涵義,引申,創作背景,歷史演變,

涵義

它在晚清開始流行時,寄寓著中國個別女性報國的責任。

引申

標誌人物:唐群英、等女界代表。
1903年,《湖北學生界》:世世儒者,贊誦歷史之人物,曰大丈夫,而不曰大女子;曰英雄,而不曰英雌。鼠目寸光,成敗論人,實我歷史之污點也。
柳亞子:“良妻賢母真齷齪,英雌女傑勤揣摩。”

創作背景

受中外女傑榜樣的感染,晚清具有壯烈情志的女子日益增多,由此使得以往用於女性的讚美詞語大有相形見細、不敷套用之勢。此時因而出現了一批新造用語,試圖準確概括這些新女性形象。萬昭平、秦浩之稱許創立“對俄同志女會”的鄭素伊等人為“女中大志士”,《雲南》雜誌編者之讚美隻身赴日留學的女士孫清如為“巾幗而鬚眉者”,終不如高旭詩中喜用的“金閨國士”更精彩。“國士”乃國之精英,世上當得此稱號的沒有幾人。女子而為國士,自是極高的讚譽。而高氏1905年作《游愛宕山》(其四)詩所寄懷的“金閨國士”,正是其未婚妻何昭。二人日後的結合,為柳亞子比作“羅蘭、瑪利”,並非毫無來由。
不過,無論是“女英雄”、“女志士”、“巾幗鬚眉”還是“金閨國士”,其構詞方式,都是把關聯女性的用語疊加在原本指涉男性的語彙上,意在指出乃其人雖為女性而有男子氣概。與此同時,也有人為了突出女性的中心地位,將上述形式倒置,而成“英雄巾幗”一詞,如馬君武之“英雄巾幗古來難”、廣東女士同怙之“英雄巾幗豈無人”均此例也。其說法仍不過是具有男子一般英雄氣概的女性。此類用法,字面上不免互相矛盾,且終究脫不開男性語境的範圍。為避免這一類的尷尬,其時己有人提出徹底解決的辦法。《中國女權憤言》的作者便站在女性的立場,主張使用“英雌”一語。文章厲斥“扶陽抑陰”之說流行,而使女子成為男子的“寄生物”,也失去了獨立的表述語面:
唐群英唐群英
世世儒者,贊誦歷史之人物,曰大丈夫,而不曰大女子;曰英雄,而不曰英雌。鼠目寸光,成敗論人,實我歷史之污點也。
作者為清洗歷史污點,便自我創意,自署其名曰“楚北英雌”,以為女界表率。而這一更改,使女性由“女英雄”之類的修飾語變為中心詞,並完全擺脫了與男性歷來剪不斷的語言直至潛意識的依附關係,方始畫龍點睛地揭示出晚清女子獨立自主的全新精神境界。柳亞子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使用“英雌”一語。所言“良妻賢母真齷齪,英雌女傑勤揣摩”,實乃其反對“賢母良妻”教育的男性中心立場,要求女子教育以培養女英女傑為宗旨的諸多論述的詩語表述。不過,這一次對男性中心的否定,一直貫徹到與女性相關的詞語運用上。因而,其標舉“英雌女傑”,便不只是對“賢母良妻”的語詞貶抑,還將柳氏對女性一貫的尊重愛敬態度,準確、完滿地映現出來。晚清少數先覺之士對於男女平等要求之強烈、思慮之深入,也在以“英雌”與“英雄”對舉的語言改造層面上得到充分展示。儘管“英雌”這一新創詞語日後並未流行,卻無礙於其作為歷史遺留物的價值存在。

歷史演變

楊聯芬認為,晚清英雌的生成,是女權主義民族主義合流。也就是說,“英雌”形象的建構中,既有她們追尋自我價值、爭取自我權益的努力,也有特定歷史環境下民族國家話語的感召。需要注意的是,二者的地位並不對等,“英雌”們能量的增長和權利的訴求,需要絕對服從於救亡圖存的大業。但在當時的歷史語境中,“英雌”們大多服膺這種安排,二者並無大的衝突。如蔣智由悼念吳孟班:“女權撒手心猶熱,一樣銷魂是國殤”,劉韻琴吊懷秋瑾:“女權未許庸奴占,種界空嗟異類團”,都可以看出女權追求對國家命運的自覺依附。
而在革命之後,救亡的任務已經完成,昔日的啟蒙者搖身一變為國家權力的占有者,那種尚武的、不守規矩的、反抗既定秩序的“英雌”便不再受歡迎。一如“楚北英雌”實為女學生,沈佩貞成名之前也曾在北洋女子師範學堂就讀,晚清眾多的女子革命團體,女學生亦充當了主要力量。考察清末民初的“英雌”話語,可以說,女學堂是其誕生的溫床,女學生則是“英雌”出世前的主要身份。因此,分析“英雌”的現實處境,追根溯源,也須從女子教育的宗旨談起。
沈佩貞沈佩貞
清季各路人士競言興女學,所持宗旨也大不相同。約略言之,學務官員和一般社會輿論大多主張由日本傳入的賢母良妻主義,而激進的革命者將女學生視為後備力量,平日即注意培養其反清意識,灌輸尚武思想,意在使今日學堂“文小姐”成為它日戰場“武將軍”,蔣智由1902年在務本女學的開校式上,即認為“今開學堂,則將使女子為英雄豪傑之女子”,而柳亞子1909年更是宣言:“良妻賢母真齷齪,英雌女傑勤揣摩。”這種與賢母良妻思想截然相反的女豪傑主義,直接刺激了辛亥前後女學生的革命、參政熱情,且與晚清小說中對英雌的描畫息息相關。
但在革命成功之後,女學生們對國事的熱情與貢獻很快即被懷疑、消解,《民立報》評論此前上海的眾多從軍女士,認為“月糜無數金錢,於國事終無一補”,作者的結論是“女子從軍,有百害而無一利”。此種批評,較此前的熱望,已相去萬里。
曾有男學生以“經”與“權”的關係來論述女性在平日與革命中的表現,認為“季清之世,提倡女學,亦明定宗旨,以養成良母賢妻為要義,何嘗教女子以從軍乎”,女子仗義從戎,只是“權也,暫也”,民國成立,自當重歸舊職:
幸生承平無事之時,其操井臼,事翁姑,理家務,作閫範,自當紹太姒之休風,傳孟母之衣缽,又烏能舍婦德婦工而專事槍林彈雨間乎?
這篇小學生的習作,顯示了男性啟蒙者在“英雌”問題上強烈的功利性,且頗能代表民初社會對於女學生的普遍心理。《教育周報》亦有文稱:“使女子欲為軍人者,吾非所望於今日之女子也”,“使女子盡為俠客者,吾亦非所望於今日之女子也。吾之所望者,即數千年相傳之婦德”。其用意乃在勸導她們重回學校與家庭,做賢母良妻或為國家培養賢母良妻。
民初的女子教育,經過1912年曇花一現的參政熱潮之後,很快平靜下來。辛亥前混亂駁雜而頗具生氣的女學思潮,此時已經變得明了、劃一,保留下來的是工具性十足的、充滿男權色彩的“賢母良妻”主義。新女性的角色安排,已難見到“英雌”之身影。對女子的評判標準,很大程度又復歸於傳統道德。這時再返觀晚清時的“英雌”,已經多有變形;現實中要求參政的女性,已幾近眾矢之的。沈佩貞唐群英諸人,自然被目為德行有虧,而挽救之法,唯有重回校園,積累學識,砥礪女德,如1913年《大公報》之議論:
女子乎!苟欲言女權,請先修女德,女德而不張也,女權適足以亡國。吾非僅謂唐(唐群英)沈(沈佩貞)諸人之女德有缺,吾特恐繼唐沈之芳躅,而繼起以濫用女權者,尚復大有人也。所謂女德者,無他,請以簡單出之,蓋亦德言容工而已。如欲得其詳,請返而從事女學。女學者,為女權之根本問題也。苟能孳孳於女學,而勿急急於女權,是非惟女界前途之大計,蓋亦中國今日之幸福。
晚清英雌們的初衷,是想以女學為起點,通過參與國家事務擴大活動空間,並以其對國家的貢獻來換取女權。然而在辛亥革命短暫的光榮之後,她們從軍和參政的經歷都不被認可,在輿論和文學中都遭遇譏嘲。她們的角色,最終還是被安放到女學堂——這既是起點,也是終點。
綜上所述,可知“英雌”話語是在晚清救亡圖存的歷史語境下生成的,“英雌”的主要表現是革命與參政。這一詞語的感情色彩與革命女學女權諸種社會思潮聯繫密切,在清末民初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此種演變,大體可以辛亥為界:革命之前,英雌為革命啟蒙者期盼和鼓舞;進入民國之後,則多被輿論嘲弄和唾棄,並在文學作品中全面淪陷。沈佩貞的遭遇,生動地體現了這一轉變。她的歧途與困境,背後正是眾多新女性在“賢母良妻”的性別定位下由家庭人、學校人走向社會人的惶惑和對男性由依附走向獨立的難局。而從現代社會與文學敘事的走向看,女性與國族話語、男權意識、傳統道德、商業文化的緊張關係,在相當長時間內還將繼續下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