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四位一體教學法

英語四位一體教學法

英語四位一體教學法,研究者包天仁

英語“四位一體”教學法是一個大的教學路子(approach)。她不是一個直接從國外、古代或現代的教學理論、教學法中克隆過來的教學法,也不是完全土生土長的中國式的教學法,她是在學習、借鑑國外先進的教學理念、教學理論、教學方法,同時又吸收、繼承了我國很多教學思想和教學流派的精華,經過幾十年的沉澱、實驗,總結、創新,形成的一個大的外語教學法,標誌著中國英語外語教學(TEFL)法體系的創立與發展。

英語“四位一體”教學法是我國外語教學法的一種。首先,我們把它定位在英語外語教學上,它是具有中國特色的把英語作為外國語來教授(TEFL-Teaching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的一種教學法。

眾所周知,從教法上來講,大概有三種層次:一種是approach,叫作教學法或者是教學路子,這是大的路子、大的方法;還有一種是method,它指的是在大路子下的可操作的具體的方法;第三個層次就是 technique, 它指的是具體的教學技巧,就是說在一個大的教學路子approach下的method下面很多能體現approach或method的一些具體教學技巧、教學的活動或教學的手段。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英語四位一體教學法
  • 外文名:The English “Four-in-One”Teaching Approach
  • 研究者:包天仁
  • 五技並舉:聽、說、讀、寫、譯
簡介,發展,

簡介

英語“四位一體”教學法綜述
英語“四位一體”教學法(The English “Four-in-One”Teaching Approach)是包天仁教授經過20多年潛心學習、研究、實踐、總結而創立的英語外語教學法。
英語“四位一體”教學法是一個大的教學路子(approach)。她不是一個直接從國外、古代或現代的教學理論、教學法中克隆過來的教學法,也不是完全土生土長的中國式的教學法,她是在學習、借鑑國外先進的教學理念、教學理論、教學方法,同時又吸收、繼承了我國很多教學思想和教學流派的精華,經過幾十年的沉澱、實驗,總結、創新,形成的一個大的外語教學法,標誌著中國英語外語教學(TEFL)法體系的創立與發展。
英語“四位一體”教學法有堅實的理論體系,又有全面、系統,切實可行的操作方法,其顯著特點是:knowledge-based, learning-centred, quality-oriented,faculty-aimed。
英語“四位一體”教學法以“循序漸進、階段側重、精講精練、五技並舉”為教學原則。這一教學原則不但是對我國教學思想和方法的優良傳統的科學總結,而且賦予了新的內容,尤其是“精講精練”、“五技並舉”以及“抓中間,促兩頭”等教學理念更體現了創新精神。
該教學法自1997年開始在全國30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進行了實驗、再實驗和擴大實驗共九輪實驗研究工作,實驗學校英語教學成績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九輪實驗成果均通過國內著名外語教育專家的鑑定,得到他們的高度評價,並受到全國師生的熱烈歡迎,被廣泛認為是一個符合中國國情的、科學、高效的優秀英語教學法。
目前我國基礎外語教育、教學已進入一個關鍵時刻。新的課程標準的制定和實驗,以及教材多元化的新形勢帶來了許多新問題,廣大教學科研人員和一線教師都面臨許多困惑。
解決我國基礎外語教學的方向、道路問題,走出教學理念中的諸多誤區,探索符合中國國情的,科學、高效的英語外語教學路子和方法,已經成為一個急待解決的關鍵問題。
面臨新形勢、新挑戰,英語“四位一體”教學法與時俱進,不斷發展、完善、創新,充分顯示了她強大的生命力,成為解決我國基礎外語教育、教學中的關鍵問題和熱點問題的銳利武器。

發展

英語“四位一體”教學法在以下幾方面又有新的發展:
1、 指導思想更明確。
包天仁教授明確指出:英語“四位一體”教學法的指導思想是:堅持英語外語教學的道路,扎紮實實地打好“雙基”(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英語可持續性發展能力,切實提高我國英語教學的效率。這一指導思想為端正我國基礎外語教育、教學的方向,改革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必將發揮令人信服的指導作用。
2、 教學路子更為清晰
根據對語言本質和I-Language和E-Language之間的關係的深刻理解,包天仁教授進一步闡明了語言知識、語言技能、語言能力、語言素養之間的辨證關係(見KSAF金字塔)。
這一金字塔簡捷、明快地說明英語教學四個階段的教學目標。尤其重要的是:它把英語教學的最終目標-提高語言素養-建立在語言知識的堅實基礎上,按語言知識、語言技能、語言能力、語言素養的順序,循序漸進,環環緊扣,體現了一條充滿理性,又切實可行的素質教育之路,是對那種借素質教育之名,行忽視基礎知識,空談交際能力,干擾素質教育之實的時髦理論和教法的有力反擊,在當前和今後的基礎外語教學中將起到撥亂反正的作用。
針對各種時髦教學理念和教法忽視語言知識教學的不良傾向,英語“四位一體”教學法高度重視辭彙教學和語法教學。
在辭彙教學中,既強調擴大辭彙的數量,更重視提高辭彙的質量。要由學習individual words過渡到掌握phrases, collocation, chunks, patterns。包天仁教授構建的英語“四位一體”教學法辭彙知識結構的“金字塔”。為辭彙教學指明了正確的方向,提供了科學的方法。
在語法教學中包天仁教授反覆指出:關於grammar,比較強調structures(結構、句法)規則。語法是使用語言的規則,但語法絕對不僅僅是那點規則。所有的語言現象都是語法現象,而且語法的較高層次是grammaring。教語法不叫teach grammar, 而叫grammaring, 就是讓語法在語篇中“動”起來,在使用中活起來,即在語境、語篇的基礎上,結合語用,以structure為主,進行語法教學,而不像我們單純講“主、謂、賓”那種低層次的語法教學。不是那種需要死記硬背的條條框框。包教授構建的英語“四位一體”教學法語言知識金字塔科學地闡明了語音、辭彙、語法、語篇之間的辨證關係。
在語言技能訓練中,英語“四位一體”教學法針對過分強調聽、說,忽視讀、寫的傾向,一改“聽、說、讀、寫”這一慣常提法,將英語“四位一體”教學法語言技能之間的關係用這樣的方式表述:
針對中國英語外語教學的實際情況,把讀作為這些技能的基礎,然後是聽、說、寫。在寫的技能中又包含了翻譯。這一修正體現了為國際語言學界認可的input-based instruction這一教學路子,是我國英語教學中忽視有效輸入,過分強調輸出的錯誤教學路子的徹底否定。
3、 教法體系更為完整
隨著形勢的發展和英語“四位一體”教學法實驗研究的深入,這一教法在原有的英語“四位一體”中、高考複習教學方法(The English “Four-in-One” Revision Teaching Method for Senior Middle School and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s)和英語“四位一體”複習教學方法(The English “Four-in-One” Revision Teaching Method)的基礎上,又發展出以平時課堂教學為主要內容的英語“四位一體”課堂教學方法,即“4P”教學方法(The English “Four-in-One” Classroom Teaching Methods, i.e. 4P's Teaching Method),和以重視學生自主學習、體現learning-center的英語“四位一體”課外學習策略(The English “Four-in-One” Out of Class Learning Strategy)。
英語“四位一體”教學法重要組成部分介紹
1、 英語“四位一體”中高考複習教學方法
英語“四位一體”中、高考複習教學方法,是英語“四位一體”教學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她創立於20世紀80年代,經過90年代和21世紀前5個年頭的反覆實踐、磨合、發展、創新,已經成為理論框架明晰,操作方法具體,教學材料充裕,教學效果突出,且為全國廣大師生所喜愛的、效果明顯的優秀教學法。
(1)基本理念
1) 英語“四位一體”中、高考複習教學方法認為:中、高考複習是日常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日常教學的延續,是日常教學的一個重要而又特殊的階段。因此在中、高考複習階段必須強調“教學”,而不能過早停課、複習,大搞題海戰術,盲目追著中、高考的題型跑。要扎紮實實打好基礎,循序漸進提高能力,精講精練,走出題海,切實實施素質教育。
2) 中、高考複習必須有一個總體計畫,必須統籌規劃,分段實施。英語“四位一體”中、高考複習教學方法就是中、高考複習的總體計畫或戰略部署。她把中、高考複習的全過程分為四個階段。
這四個階段環環緊扣,循序漸進,穩紮穩打,步步為營。在複習中“一個一個項目地打殲滅戰,打好基礎,循序漸進,使學生們從零散知識的學習自然過渡到知識的系統歸納上,使知識更加條理化,進一步培養英語運用能力”。
3) 強調基礎知識,規定複習基礎知識的時間不能少於總複習時間的一半。注重真實能力,反對在複習期間大量使用“四選一”式的選擇題,夯實基礎,培養學生以不變應萬變的能力。
4) 主張“抓中間,促兩頭”,堅持“面向大多數學生”,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
5) 在整個總複習過程中都要把學生的思想工作做到前頭,提倡老師與學生交朋友,幫助學生排除各種干擾,堅定信心,磨練意志,贏得中、高考複習的最後勝利。
(2)主要特點
1) 方法科學、合理、具體、靈活,可操作性強,時間短,見效快。又有為教師和學生提供的現成的複習材料,經九輪全國範圍的教學實驗,證明效果非常明顯。不僅學生的中、高考成績突出,而且絕大部分實驗教師的教育科研水平、教育教學能力都有顯著的提高。
2) 主要由老師使用。是由老師、尤其是畢業班英語教師使用。但學生也可以用。
3) 可以適用於任何學校、老師和學生。但是不能生搬硬套,要根據各校、各人的具體情況靈活運用。
4) 不排除別的教學方法。它不排除別的教學方法、教學模式和技巧。但是,到目前為止,國內還沒有像“四位一體”這樣成系統、有理論指導、實踐性很強、且行之有效的中高考複習教學法。
(3)教學原則:循序漸進,階段側重,精講精練,五技並舉
1) 循序漸進
使用英語“四位一體”複習教學方法首先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它要求中、高考複習前教師必須按“複習金字塔”認真制訂複習計畫,合理安排時間,仔細規劃各年級段、各冊教材內容的先後順序,由易到難,由淺入深,既照顧中下層學生,又要培養尖子生。這樣就決定了“四位一體”中、高考複習初始階段不專門搞綜合練習的策略,而是按教材內容的先後順序,由易到難、由簡到繁、採取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擊破的辦法,穩紮穩打,步步為營。這樣,它就從根本上打破了過去那種以課課練、單元練和模擬練習為主的中、高考總複習的訓練模式,使學生和老師都從“題海戰術”中解放出來。
2) 階段側重
英語“四位一體”複習教學方法是區分步驟的,每個階段都有側重,不能在基礎階段搞高深的東西。它是把整個的中、高考複習看作是一個完整的教學過程,根據教學的目的、任務、要求,把它分成四個階段。四個階段的目標不但各不相同,而且各有側重。整體中特別要側重第一個階段--階段複習,把基礎打牢;各階段中又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各有新的側重點。如“階段訓練”的每個複習單元的語音、辭彙、語法、課本內容又各有側重點。
從整個複習過程來看,側重點是放在“階段訓練”上,其時間安排是總複習的二分之一或更多一些時間。這有助於“按教材內容順序,抓綱靠本,分散難點,各個擊破,一個一個項目地打殲滅戰,循序漸進地打好基礎;使學生從零散知識學習自然過渡到知識的系統歸納上,使基礎知識更加條理化,從而進一步培養英語運用能力。基礎知識夯實了,再進行專項訓練,培養能力;然後才進行綜合訓練,以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知識的能力,提高解題技巧,把所學知識落實到”用“字上。這一步也是查漏補缺的過程。最後的模擬訓練則是實戰演習,是自我檢查,是應考的必要準備。
專項訓練階段主要是按中、高考英語試題中的綜合能力題型進行設計和訓練。這一階段要側重解題技巧的歸納和指導。在這一階段要結合做題、講評,讓學生明確各種綜合能力題型的測試目的、命題原則、命題方法,把重點放在領會各題型對語言知識和運用語言能力的要求,以及如何把語言知識轉化為所考查的綜合運用能力上。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通過練習歸納解題方法,掌握解題技巧,提高熟練程度。
綜合訓練是針對階段訓練中編排不進的,或掌握不好的,以及在專項訓練中容易出錯的知識和技能做進一步處理,其目的是查漏補缺,綜合提高。它有助於階段訓練、專項訓練和模擬訓練之間的銜接過渡,降低模擬訓練的難度,使總複習中各階段分得到位,合得到頂。
模擬訓練則是側重通過廣泛收集高質量、權威性的模擬題,採用“拼盤式”組合成10套左右模擬試題。試題的容量、區分度、文章的長度、分值、說明與正式中、高考題儘可能一致。讓學生按實際考試規定的時間和答題要求認真做。教師及時跟蹤講評,分類指導。讓學生適應中、高考的要求,感受較真實的考試氣氛,合理分配答題時間,養成規範的答題習慣。
3) 精講精練。
英語“四位一體”複習教學方法強調“精講精練”,省時省力。老師根據每一階段的重點、難點,每次精講一兩個語音、語法項目,一部分課本內容,系統歸納,“畫龍點睛”,點到為止。然後讓學生有針對性地做一些精心設計的習題,老師精心批閱,發現問題,及時逐人講評,做好補差。只有精講,才能突出重點、解決難點。才能給學生留出更多的時間、更大的空間,讓學生預習、自學、思考、歸納。教師才有更多的時間給不同層次的學生具體指導,使全體學生協調發展。
“精講精練”要求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精講”並非少講,而是教師在複習課上要在學生自學質疑的基礎上,採用討論、辯論、歸納、總結和競爭等生動活潑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自行掌握。“精練”,指重點練習好國中十個、高中十五個階段訓練複習單元。因這些複習單元編排科學、系統實用,用較少的時間,就可以使基礎知識、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得到全面的複習和訓練。
4) 五技並舉。
“五技並舉”就是要“聽、說、讀、寫、譯”全面發展,特別是翻譯不能扔掉。
翻譯作為一種簡便可行的學習和練習手段的作用應該加強。除加強聽、說、讀、寫“四會”能力訓練外,翻譯作為漢英對比的手段,可以使學生髮現兩種語言的本質差別;尤其在複習階段,翻譯更是一種掌握語用規則和用法的有效方法。在複習時運用翻譯手段可以使多種語言現象和多個語言點聚合在一個或幾個句子中,使學生舉一反三,縱橫對比,方便記憶。因此在英語“四位一體”中、高考階段訓練中安排了一定量的翻譯練習。讀、聽、寫、說、譯五項技能是通過打牢語言知識基礎來實現的;口、筆頭並用,各項技能互相促進,全面發展,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4) “四位一體”中、高考複習教學方法的運用
首先我們要把整個的中、高考的英語複習教學階段看成一個整體,看成一個“大金字塔”。比如高考英語總複習實際上是從初一、初二、初三到高一、高二、高三整個正常英語教學的繼續,中考複習實際上是初一、初二、初三整個英語學習的繼續。因此我們就必須把複習建立在整個教學的基礎上,不能丟掉或拋開平時教學;必須按照大綱,按照教材的全部內容和學習的規律來安排整箇中、高考英語總複習。整箇中、高考階段的英語複習就是夯實基礎。
英語“四位一體”複習教學方法分為“大四位一體”和“小四位一體”,我們以“大金字塔”來表示。在這個“金字塔”中有四“位”,指複習過程中的四個階段,即 “階段訓練”、“專項訓練”、“綜合訓練”和“模擬訓練”。
“大四位一體”
其中的“階段訓練”要占整箇中、高考複習時間的二分之一或二分之一以上的時間,具體多長要根據學生的情況來定(但最好不要低於總時間的一半)。它是打基礎的一個階段,它是對國中的前三年或高中的前六年整個教學的銜接。在這個階段要對所有學過的知識進行梳理和歸納並要求掌握。所以這個階段要求要長一些,金字塔的地基要求一定要打好。“專項訓練”、“綜合訓練”和“模擬訓練”這三位可平行分配也可以一個比一個少。
另外從內容安排角度來看,階段訓練是以知識為基礎的,但知識的訓練和掌握還是需要有技能的,用技能來掌握知識,也就是知識的使用,打好雙基(以知識為基礎,重視使用知識)。
專項訓練實際上就是技能的訓練,我們必須要使用知識(the use of the knowledge),否則技能訓練就沒有意義,也就是說專項訓練是以技能為主但並不排斥知識,從而與階段訓練形成一體。這樣我們就用了三分之二的時間來打好雙基。
剩下的兩位(綜合訓練和模擬訓練)主要是綜合運用能力的訓練,實際上是知識的掌握、鞏固和使用。這兩個階段題型比較靈活,容量較大,可以接近中、高考題型。從整體來看,這樣的安排是很科學的,它符合人類的認知規律,符合整個英語外語教學的規律。
“大四位一體”時間上的安排還是要根據初三或高三英語教師所教班級的實際情況。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勾劃出“大四位一體”的構思。中、高考英語複習時間較短,所以一定要有效的、科學的利用時間。“大四位”的時間一定要安排好,否則損失很大。“大四位”是非常重要的,它是整個總複習成敗的保證。
英語“四位一體”複習教學方法還有一個“四位”叫做“小四位一體”,它是指“階段訓練”這一階段的時間和內容上的安排,我們分成了練習單元。其中中考一般有十個階段練習;高考一般有十五個練習,供“大四位一體”里的第一位來使用。無論是中考的十個練習還是高考的十五個練習它都是一個框架,主要還是進行複習教學。本身來說,它有別於“題海戰術”,它不是通過做題來掌握知識和獲得能力,而是主要通過學習和教學的過程來歸納和掌握這些知識,因此複習中的課堂教學是非常重要的。
“小四位一體”
英語“四位一體”複習教學課,屬於複習課的課型,但它更是知識的鞏固和歸納,所以我們要求上課時使用提問式、討論式、辯論式、歸納式等研討式教學形式,每節課可以靈活的安排這些教學的形式,但重點要放在“四位一體”的各個位上,放在每一套階段練習裡面,就是要放在打牢基礎知識上。
比如說第一個複習單元的語法項目是名詞複數。上課之前就要對學生留下“軟作業”,讓他們複習、歸納已學過的三冊書中所有的名詞複數的構成和用法。上課時老師提問,讓學生來歸納。恰恰就是這種軟作業才能培養他們自學的能力。我們要通過幾個單元的訓練,使學生養成知識的自我梳理和歸納的能力。這些東西讓學生來歸納,不用教師講。複習課上教師對不同程度的學生提問不同難度的問題。這樣各類學生都會有成功感。還要注意相關知識之間的結合點。如名詞複數與主謂一致是相關的,這樣便於舉一反三。然後注意這一語法項目在語篇中的具體運用,進一步發現、歸納它的用法。要把重點放在知識在語篇中的套用上,這樣就能夠促進語言知識向語用能力的轉化和升華。這一階段的複習面要廣些,要講究系統,要通過複習更上一層樓。
還有一點必須強調的是,階段練習無論是語音、辭彙還是課本內容,在每一個階段練習中所複習的內容都要在初三、高三的中、高考的範圍之內,就是要有一個上限,不能限制在某課某單元的範圍之內,也不能限制在某冊書範圍之內,目標是達到初三或高三的水平。比如在複習名詞複數時,所有的複數變化以及單、複數的用法都要考慮到。還可以聯繫一些數量詞的用法,甚至有些表示數量的不定代詞的用法和主謂一致都可以穿插進來。這樣使學生的知識面擴寬,具備綜合運用這些知識的能力。要頻繁提問,讓學生們來說出這些知識,而不是簡單地把這些知識灌給學生。
在複習階段訓練的第三位課本內容的時候,因為我們在前面已把語音、辭彙和語法的知識都講過了,所以在這一位主要複習課本中的重點、難點、考點、易混詞、語篇上的一些內容、習慣用法、話題、功能等。其中的語法,辭彙、以及涉及在前兩項複習內容中的東西在這裡就不必複習了,這樣課本越複習就越薄了。由於我們複習的不是一個單元的內容,也不是一篇課文的內容,是十六個單元中的相關內容,所以我們要抓住課本中的主要內容、難點、疑點、考點,以及知識點之間的關聯,這樣上課的時候學生的知識範圍也相應擴大了。要採用提問、翻譯、對話和歸納的各種方式,這樣一節課就可以把十六個單元的課文內容複習完,使學生有一個整體的概念、而不是原來的零零碎碎的知識。讀音規則必須認真複習,因為無論是聽力還是口語、讀、寫和語感等方面都和讀音規則有很大的關係,所以讀音規則非常重要,不能因為中、高考不直接考查語音知識而稍有忽略。“小四位一體”的第一位裡面,就是語音。複習語音時首先要讓學生事先做好準備,搞清楚什麼是音節、重讀音節、非重讀音節、重讀開音節、重讀閉音節、元音字母及其讀音,這些是非常重要的基礎知識。這些規則需要讓學生們自己去發現,課下充分準備,上課時老師組織學生一起歸納總結。這樣課堂氣氛活躍,學生的積極性很高,一改以往複習課的沉悶、枯燥,變成一種生動活潑的研討式教學。
英語“四位一體”中、高考總複習要求是要達到中考或高考的標準,還要考慮到綜合性、考慮到歸納。如複習“時態”就要把動詞所有的時態放到一個階段項目里來完成。用這種方法複習,可以對相關的時態的意義和用法進行比較,並在語篇中體會它們之間的區別,從而提高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這樣各個擊破,打殲滅戰,能使知識按“點——線——面”一體的順序形成體系。階段練習僅僅是一個框架,不是以做題為主的。我們一定走出題海。這就是“四位一體”素質教育的具體體現,它總是體現在教學、學習的整個過程當中。
對各項知識內容和課本內容各個擊破後,“階段訓練”就結束了,就避免了複習中“炒生飯”,“搞題海”了,也不用再一塊一塊的複習辭彙、語音、語法了。而且階段訓練又讀了很多文章,有助於在語篇中激活、夯實語言知識。看起來我們在階段訓練中多用了時間,但效果很好。因為基礎打牢了,後面幾步就容易進行了。
然後進行“大四位”的第二位--專項訓練。“專項訓練”是在“階段訓練”的基礎上對英語知識的使用,重點放在使用上,放在技能訓練上。所以“四位”的前“兩位”主要是打好雙基。前一位側重的是知識,後一位側重的是技能。這時我們往往根據英語使用的方式來進行複習和訓練。我們要考慮到中、高考的題型,要分析中、高考主要題型對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的要求,進行針對性訓練,逐步把語言知識過渡到它們在語篇中的具體運用。要教會學生如何進行聽、說、讀、寫,就必須通過各種專項訓練。比如說閱讀課,不是要學生讀多少篇文章,做多少選擇題,而是要選擇有代表性的短文,相對集中,逐項訓練學生掌握閱讀技巧,如如何抓文章的主旨大意,然後是如何掌握重要細節,如何根據上下文推斷詞義,或文章中的隱含意義等。文章的題材和難度可以不同。這樣“先慢後快”“以少勝多”,比盲目地大量做閱讀理解題,特別是那種“四選一”的閱讀題效果要好得多。練習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相對集中,英語“四位一體”教學法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則就是階段側重,相對集中。閱讀理解訓練,就要解決閱讀理解能力和技巧,練習完形填空的時候就是要花五節六節時間來練習完形填空。這樣讓學生在一段時間通過針對性訓練,集中思考某一題型的測試要求和解題方法。要特別注意,在“專項訓練”和“階段訓練”階段,一定控制使用客觀題型(選擇題型)。雖然中、高考試題使用選擇題,但是我們這兩個階段,還是要學生們多做些靈活多樣,信度和效度較高的主觀題型,如閱讀理解訓練中,多採用問答、填空、判斷等形式,儘量少用“四選一”的題型。這樣能迅速而準確地考查出學生的實際水平,讓他們通過語言實踐,提高思維和認知能力,才能真正提高他們的英語水平。這樣通過二十天左右循序漸進的聽、說、讀、寫集中訓練,學生的能力提高了,面對中、高考題型他們就能夠得心應手了。
然後是第三位--綜合訓練。“綜合訓練”顧名思義就是“階段訓練”和“專項訓練”的綜合,就是對前“兩位”的查漏補缺。通過前兩項雙基訓練,會發現學生們在知識或技能方面的欠缺,而且技能也需要進一步熟練。這樣我們在“綜合訓練”裡面針對學生在前兩個階段重點出現的一些差錯,集中的搞一下磨合,搞一下查漏補缺,這時“綜合訓練”的題型就不一樣了,就可能非常接近中、高考的模擬練習了。
在“階段訓練”時做練習題是很少的,是以正常教學為主的;到了專項訓練時題可能相對多一些,但仍是正常教學為主;到了綜合訓練時,我們要注意這時的教學和訓練是並重的,所以做練習題就相對多一些了,但用的時間可相應的縮短一些,做三套或五套綜合練習題,練習題的長度、容量和難度都不一定要和中、高考英語試題一樣,和階段訓練的題型也不一樣,題型可以活一些,選擇題型也可以多一些,主要是看學生們哪方面不足就補哪方面,盡力訓練鞏固這方面的知識或技能。
最後就是中、高考的模擬訓練。這一“位”非常重要。因為臨近高考了。在這一階段模擬題不能太多,一般來說不能超過十套,用十天或半個月完成。做完以後要認真講評、總結。這一階段的模擬題最好採用“拼盤”的形式選擇幾套題,把它們的精華部分拼成一套,這樣學生做了一套就等於做了幾套,而不應該隨便抓過一套題就直接用了。最後教師根據學生在知識和技能上的欠缺綜合出一套模擬題來,讓學生做五套或十套就足夠了。這樣我們英語“四位一體”總複習教學就結束了。
總之英語“大四位一體”中最重要的一位就是“階段訓練”,需要時間最長,也最難處理。在這一位把基礎打牢,後面幾位就能夠循序漸進,不斷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提高了,考試成績必然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2、英語“四位一體”日常複習教學方法
英語“四位一體”日常複習教學方法是九十年代中期產生的,它細分為四個階段(Phases)。自下而上分別為Intake(吸收)、Homework(作業)、Progress (進展) 和Achievement(成績)。
這幾位的順序和我們的平時複習很多是相反的。複習模式的基礎是Intake, 就是二語習得理論Input(輸入)之後的Intake(吸收)。Input和Output中間加入了Intake和Cognitive organization(認知)。根據最新的語言學理論,輸入以後不見得馬上接收,理解,掌握之後還需要有認知過程,有一個知識加工的過程(information processing),然後才有Output, 或者叫做Production或Use。這一平時複習方法就是教學(輸入)之後,指導學生如何掌握、加工學過的內容。課堂教學的時間非常有限,九年義務教育我們英語課時只占總課時的6-8%,如何利用好課外時間複習鞏固十分重要。當然平日也有複習課,用什麼方法複習可以區別出是素質教育,還是非素質教育。吸收依靠大腦記憶,有記憶過程和記憶曲線,這是個有效複習過程,有一定的時間需求。
第二位是Homework,學生要做一些課上、課下的練習或作業。這個作業應注意:它有hard homework和soft homework兩種,硬作業是硬性指標,必須完成一定數量的操練或記憶內容;軟作業布置給學生的是任務、項目,話題,有一定的範圍和很大的靈活性。由他們觀察、思考、收集、歸納、總結。軟作業是開放式的,全班有多少學生就可能有多少不同的答案。這是英語“四位一體”平時複習方法的創新,要求學生拓展思路,自主學習。平時對學生學習進展的評價不是真正的形成性評價方式,而是用中、高考試題的那種終結性評價手段,是非常有害的,使學生早早進入題海,干擾了平時的教學,是要著力糾正的。
第三個階段是進展(Progress),等於平時教師給學生檢查、考核、評價,是Progress test。
最後一位是成績(Achievement),是階段性的,期中、期末的評價考試。平常我們考試有四種類型、四種目的考試,其中有三個是我們平時教學當中用的Progress Exercises(進度考試),Achievement Evaluation(成績考試),Skill Integrating(綜合技能測試),這三個都是我們平常考試的題型。平時的複習也要有檢測,它和我們所謂的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不一樣,平時不要搞太多的形成性評價,因為課堂教學時間是有限的。能否掌握正確的平時複習方法決定了學生是否具有learning ability, independent learning,是否會自主學習。此法可由教師掌握好,指導學生們操作。一般來說,對於不同的學習教學階段和不同的教學、學習項目和內容,平時複習的方法和評價的方式也不同,不應全用中、高考試題和內容來進行平時、階段性的評價和檢測,這方面應是我們今後多加探索的內容。
運用英語平日教學複習方法,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1)多搞英語操練,少做作業、練習;(2)避免濫用考試;(3)既注重顯性知識,又注重隱性知識;(4)不要搞太多的模擬考試;(5)注意中等學生;6、不要讓一個學生掉隊;7、多解決具體困難。
3、英語“四位一體”課堂教學方法
英語“四位一體”課堂教學方法,也叫“4P”教學法。是包教授借鑑國外“3P”的外語教學理論,根據我國課堂教學學時有限的情況,發展並創新的英語課堂教學法。
包教授認為,英語教學的所有課型都可以用英語“4P”教學法來進行。這裡的“4P”是指:preparation, presentation,practice和production。這一理論框架可用下面的金字塔示意圖來表示:
第一個P是preparation。這需要教師和學生都做準備。對學生來講是以軟作業(soft homework)的形式做好課前準備,即給學生一個topic或project, 讓學生們觀察、思考、歸納、總結。軟作業的範圍很廣泛,不僅僅是局限於教材。軟作業非常符合素質教育的精神,能夠培養起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有助於幫助學生走出題海。上課時,教師從檢查學生的軟作業開始,組織學生討論、爭論。這是一種更有效的warming up,既調動了學生的情緒,又為新授課做好準備。
第二個P叫做presentation,就是授課,或叫呈現。這個過程當中,老師起主導作用。要充分體現learning-centred,保證課堂教學過程的有效性。這一階段主要不是學生之間的interaction, 更多的是老師和學生之間的雙向交流。老師要面向全體學生,通過交流來了解每一位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程度,發現偏差及時糾正。不要把這一階段變成單純提問學生,單純檢查學生作業,或者老師“一言堂”的過程。老師要儘可能採用多種教學方式來呈現知識點。英語課堂形式可以多樣化,老師要充分利用好現代教學設備,如音響、多媒體技術等手段進行教學,但老師不要僅僅把自己扮演成設備操作員。英語“4P”教學法是要求師生雙邊活動。它遵循的是輸入型教學模式(input-based instruction),關注的是老師put in, take in之後,學生的input, intake的效果如何,即最終學生學到了什麼。
英語“4P”教學法體現在課堂上是非常活躍的,不是每堂課靠做題來完成的。究竟用top-down (推斷、歸納), 還是bottom-up (自下而上、由表及里),由老師們靈活掌握。無論採用哪一種方法,老師都要把握住課堂進程,講解好知識點,讓學生們掌握語言最基本的規律性的東西。
課堂上知識的呈現不僅僅是老師在講授,在呈現,每一位學生的呈現和運用是最重要的。老師講得好並不等於學生掌握得好。這個presentation階段大概要占用課堂近一半左右的時間,要讓學生們儘量多講,多參與。
第三個P叫做practice, 就是操練,或者叫實踐。和學生研討完以後就要有一個語言實踐過程,不見得一定要做題,更不是那種多項選擇題,老師和學生的相互交流,感受語境是非常重要的。這一階段是對前一階段presentation的強化訓練,方式包括聽、說、讀、寫、譯等。不要過多地做題,特別是那些“四選一”的題,那根本不是語言實踐,是在浪費有限的課堂時間。英語“4P”教學法強調語塊(chunks)在語言實踐當中的重要性。根據Lexical Approach理論,語言是由有意義的詞塊組成的,通過把詞塊整合到一起,可生成一連串有意境,有含義的完整的句子。教師應從語篇中抓出重要的語塊,特別是那些體現重要語法項目或交流用語的句型,讓學生觀察、分析、歸納,掌握其結構和意義,重複、上口,再通過替換、造句、翻譯等方法來理解、運用。老師要充分利用這一語言實踐階段來鞏固剛剛學到的知識。老師如果在這一階段大量使用多項選擇題,正確的概念還沒有鞏固,反而受到錯誤選項的多次重複干擾,則對學生們感受語境,培養語感是極其有害的,因此這一類題型要限制使用。這一階段大概要占用課堂近一半左右的時間,以學生的親自實踐為主。
第四個P是production, 就是output, 輸出或者叫產出,叫做使用也可以。這一環節是課堂教學最後一個環節,也是最重要的環節。語言學習的目的是套用,但是課堂教學並不完全是套用,是一種模擬環境下的語言套用。這一階段大部分內容可以放到課後,課堂上占用時間不要太多,這正好和下一個“4P”教學法中的第一個“P”循環銜接在一起。除了套用訓練以外,可以講一些風俗文化,相關背景等有關語言使用的內容,及時發現錯誤,改正錯誤。我們有一個不好的趨勢,從國中開始,甚至從國小開始,語言知識還沒有掌握多少,就要求學生output, 要求使用英語表演,課堂上大部分時間是production,這種做法完全違背了語言學習規律。
英語“4P”教學法是循環式的,螺旋式的,是包含在課前,課中和課後過程中的。前面講過,英語“4P”教學法從教學內容上區分可包含三個層次,第一個是中、高考複習,第二個是平常的複習。第三個層次就是在平常的英語課堂教學,都可以用英語“四位一體”教學法,即preparation,presentation, practice和production這一“4P”教學法來進行。
英語二語教學理論有兩個教學類型,一個是輸入型教學,另一個是輸出型教學。這兩種方式都有一個前提,那就是需要大量的輸入(comprehensible input)。英語4P教學法遵循的就是輸入型教學類型。
英語“4P”教學法具有堅實的理論基礎和實踐基礎,是通過反覆探索、實踐、論證、總結而逐步發展起來的英語外語教學法(TEFL),是符合中國國情、教情和學情的教學法。尤其是它的核心理論,knowledge (知識)、 skills(技能)、 abilities(能力)、faculty(素養)這一金字塔,簡明、深刻地揭示了語言課堂教學中這四大要素的辯證關係,對外語教學當中出現的疑難問題和熱點問題提出了獨到的見解。英語“4P”教學法已逐漸發展成為具有中國特色的、極具影響力的教學法,為越來越多的廣大英語教師所接受。
4、英語“四位一體”學生自主學習策略
英語“四位一體”學生自主學習策略源於九十年代後期。主要是針對課外英語學習策略的教學方法。
我們說平時複習方法也可以是課上,也可以是課外,有很多內容完全是課外,主要靠學生的自主學習,所以國際上語言學習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是Learner's Autonomy,即independent learning,包括第二課堂活動、競賽、讀報活動、完成某項任務等,通過這些課外學習方式學習語言,鞏固語言,套用語言。儘管是課外活動,教師也要掌控的,教會他們how to fish。這一策略由Observation (觀察)、Comparison(比較)、Generalization(生成)和Application(套用)組成。
英語“四位一體”教學法學生自主學習策略的第一位是Observation(觀察)。觀察(也可稱為noticing)可以是聽、讀、看和感覺,目的是培養語言意識(language awareness)。它指的是指導學生在課外聽、讀等語言實踐中,認真觀察值得注意的語言現象,如詞組(國外流行的一個較新的說法叫chunks)、搭配(collocation)和patterns(包括syntactic和functional patterns/expressions),以及一詞多義,和銜接語篇的“篇章紐帶”(如連線詞語或語篇框架語:text frames),也應該包括留意、體會話語篇章中的文化信息(cultural clues)。這就是現在國外非常強調的“提高語言意識”(awareness-raising),其目的是在課外語言實踐中通過細心觀察,獲得並積累語言感性認識(implicit knowledge),進而提高語言意識(Language Awareness)。Language Awareness是Language Competence的基礎和先決條件,所以我們把Observation放在這個金字塔的底層。
第二層是Comparison(比較)。這種比較包括語言和文化上比較。語言上的比較既包括課外聽、讀等語言實踐中所觀察到的各種語言現象之間的比較,也包括與在課堂上學到的語言知識進行比較,使知識鞏固、深化,並引發聯想。還應包括課外學到的英語知識與相關學科知識,或者與不同學段(如國小、國中、高中)所學到的加以比較。這樣的比較就是Connections(銜接)了。
這種語言和文化上的比較絕對不可忽視。語言是講遷移(transfer)的,有正遷移、負遷移和零遷移。母語對學習外語是有幫助的。在二語或外語學習中重視將目的語與母語進行比較,這在國際語言學界是提倡的,只會促進外語學習而不會妨礙、干擾它。
在比較的時候,要注意英、漢兩種語言中相同的地方,促進語言學習中的正遷移。適當使用翻譯,如把所讀文章中的一些句子或段落翻譯成漢語。這是一種很有效的學習方法。但是更要注意兩種語言中不同的、差異較大的、或者英語中有,漢語中沒有的東西。這樣才能抓住目的語的”區別性特徵”(distinguishing features),更有效地學習、掌握這種語言。所謂語言意識,主要指善於抓住這類東西。
美國最新的課程標準就是5個C,其中就包括這裡所說的Comparison和Connection。
第三層是Generalization(歸納、概括),指將課外語言實踐中通過觀察、比較所獲得的implicit knowledge,通過歸納、概括,變為explicit knowledge,即將感性認識升華,提高到理性認識階段,在紛紜複雜、千變萬化的語言現象中發現語言規律(rules),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根據數目有限的規則,通過口頭、筆頭,生成數量無限的複合英、美人語言習慣的句子來。這符合喬姆斯基的語言觀和他創立的“轉換生成語法”(Transformational Generative Grammar,簡稱TG Grammar)。喬姆斯基認為:人的大腦具有這樣的本能:可以根據數目有限的句子生成數目無限的句子。當然這樣歸納出來的規律不一定都正確,在學習的某一個階段時常會出現“過度歸納”(over-generalization)現象,如根據She came yesterday生成We welcame him yesterday這樣的錯句。這在語言學習中是正常的。不管是學習二語還是外語,都要經過“中介語”(inter-language)這一階段,在學習和使用中逐步完善。
通過觀察、比較、推斷歸納出來的語言知識還要在語言實踐中進一步驗證,這就是英語“四位一體”教學法課外學習策略的最後一位:Application。它也是課外(包括課內)學習的最終目的,所以放在金字塔的頂端。
第四層是Application(套用),是指將課外通過觀察、比較、歸納、概括所獲得的對語言知識的規律性理解,再運用到聽、說、讀、寫、譯等語言實踐中,加以驗證、修改、完善。這樣做可以培養、提高語言知識(尤其是語法)對語言運用的監控能力。這就是Krashen所說的:將學得的語言知識(learnt knowledge),通過語法監控(monitoring),變成acquired knowledge(獲得的知識),然後內化,最後能夠output。外語學習主要是在沒有語言環境下進行的,因此將通過觀察、比較、歸納所學得的語言知識,在語言實踐中運用,並加以驗證,激活大腦中的“語言獲得機制”(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簡稱LAD),在use中學習、鞏固、掌握usage,用knowledge of the language 來檢驗、豐富、完善knowledge about the language,並用語言知識指導語言實踐和運用,促進二者之間的正遷移,使外語學習更理性化,來提高學習效率。這樣做既符合外語學習的特點,也符合input-based instruction這一國際公認的語言學習路子。我國英語教學中存在的最嚴重的問題之一就是課上、課下輸入嚴重不足。英語“四位一體”教學法課外學習策略的目的就是要通過課外學習,擴大可理解性輸入(comprehensible input),通過不斷使用,來保證準確、流利的輸出(accurate and fluent output)。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