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連營

苗連營

苗連營,男,1965年12月生,河南延津人。1996年9月—1999年7月就讀於中國人民大學,獲法學博士學位;1986年9月—1989年7月就讀於中國政法大學,獲法學碩士學位;1982年9月—1986年7月就讀於鄭州大學,獲法學學士學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苗連營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河南延津
  • 出生日期:1965.12
現況,職務,獲得榮譽,科研成果,成果表:,主要著作,主要項目,主要榮譽:,

現況

苗連營,男,1965年12月生,河南延津人,鄭州大學法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法學博士。
法學博士(中國人民大學,1999年畢業)
法學碩士中國政法大學,1989年畢業)
法學學士(鄭州大學,1986年畢業)
2007年6月至2008年6 月於法國馬賽三大作訪問學者

職務

1. 中國憲法學研究會副會長;
2. 中國法理學研究會理事;
3. 中國青少年法律研究會理事;
4. 鄭州大學學位委員會委員;
5. 鄭州市人大常委會法律諮詢委員會委員;
6. 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
7. 鄭州市法理、憲法研究會會長;
8. 鄭州市行政法學研究會副會長。

獲得榮譽

1. 1998年被確定為河南省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
2. 1999年被評為河南省優秀青年教師;
3. 1999年在鄭州大學首屆中青年教師講課大賽中獲一等獎;
4. 2000年被評為河南省跨世紀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培養對象;
5. 2009年被評為河南省特聘教授。

科研成果

1.《和諧社會的憲政之維》,獨著,30萬字,清華大學出版社2013年版;
2. 《立法程式論》,獨著,24萬字,中國檢察出版社2001年。該書獲中國法學會憲法學研究會第二屆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
3.《行政複議法通論》,副主編,法律出版社1999年;
1.《作為一個學科的貨幣憲法學》,載《華北水利水電學院法學院》2012年第1期;
2.《立法的偏頗及其矯正——以〈勞動契約法〉為分析考察對象》,載《學習與探索》2010年第3期;
3.《從高招不公看平等教育權憲法之殤》,載《法制日報》2009-09-24;
4.《收入分配製度改革的憲法學思考》,載《公民與法》2011年第10期;
5.《憲法學的知識轉型與方法綜合——以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學術爭論為素材》,載《法制與社會發展》2012年第1期;
6.《傳統“和諧”文化的憲政之殤——兼論當代“和諧”命題的憲政意義》,載《河南省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11年第1期;
7.《論人權原則與我國憲法規範的發展》,載《公民與法(法學版)》2009年第4期;
8.《憲政建設的統合模式——超越“上/下”之爭的第三條道路》,載《法學評論》2011年第3期;
9.《社會失衡的憲政根源與憲政建設的功能定位》,載《河南省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11年第3期;
10.《貨幣憲法、政治經濟體制與長期通貨膨脹》,載《學習論壇》2011年第7期;
11.《稅制改革與中央和地方財政關係》,載《學習論壇》2010年第2期;
12.《憲法學視域中的地方公債制度》,載《河南社會科學》2010年第1期;
13.《民生問題的憲法學思考》,載《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10年第3期;
14.《當代中國法律體系形成路徑之反思》,載《河南社會科學》2010年第5期;
15.《論憲政文明與和諧社會的契合》,載《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09年第2期;
16.《地方“人格化”、財政分權與央地關係》,載《河南社會科學》2009年第2期;
17.《從公民參與看東亞民主轉型》,載《北方法學》2009年第4期;
19.《分稅制、地方公債與央地財政關係的深化改革——基於立憲主義的視角》,載《河南省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9年第4期;
20.《中央權威的憲政邏輯》,載《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4期;
21.《公民維權之運動模式的憲法學分析》,載《浙江學刊》2009年第2期;
22.《“高考移民”現象的憲法學思考》,載《法學》2009年第11期;
23.《和諧社會的憲政之維》,載《法學評論》2006年第1期;
24.《公民受教育權實現中的國家責任》,載《華東政法學院學報》2006年第2期;
25.《權利空間的拓展——農民遷徙自由的憲法學分析》,載《法制與社會發展》2006年第1期;
26.《干涉主義下人權與主權的悖反》,載《浙江學刊》2006年第2期;
27.《“民法帝國主義”的虛幻與憲法學的迷思——第三隻眼看“根據憲法,制定本法”的爭論》,載《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2期;
28.《拒絕與總統握手》,載《法制資訊》2008年第3期;
29.《公民法律意識的培養與法治社會的生成》,載《河南社會科學》2005年第5期;
30.《關於制憲權的形而下思考》,載《上海交通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2期;31.《行政法理論基礎比較研究》,載《當代法學》2004年第2期;
32.《試論公用徵收制度的憲法基礎》,載《河南社會科學》2004年第3期;
33.《中國的違憲審查:是否可能,如何可能?》,載《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4期;
34.《憲法解釋的功能、原則及其中國圖景》,載《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2004年第6期;
35.《公民司法救濟權的入憲問題之研究》,載《中國法學》2004年第5期;
36.《憲政建設與建設地修憲》,載《法學家》2003年第5期;
37.《中國憲法解釋體制反思》,《中國法學》2002年第6期;
38.《從傳統的家園意識看近代中國的憲政建設》,載《華東政法學院學報》2002年第6期;為《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2003年第1期轉摘;

成果表:

39.《民主市場的交易規則》,載《法制與社會發展》2002年第5期;為《憲法學與行政法學》2003年地1期轉載;
40.《關於制憲權的形而下思考》,載《上海交通大學學報》2003年第2期;
41.《立法程式的價值取向:民主、效率及其協調》,載《憲政論叢》2003年總第3期;
42.《論我國立法監督制度中的附帶性審查》,載《鄭州大學學報》2002年第1期;
43.《進一步完善修憲程式》,載《法商研究》2000年第1期;
44.《對立法程式的哲學審視》,載《鄭州大學學報》2000年第6期,為《法理學、法史學》2001年第3期轉載;
45.《立法過程中的程式自治原則》,載2000年2月20日《法制日報》;
46.《論地方性法規的批准和備案制度》,載《鄭州大學學報》2000年第2期;
47.《立法程式的功能分析》,載《河南省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0年第3期;
48.《民意代表的言論免責權之研究》;《法律科學》1999年第5期,為《憲法學與行政法學》1999年第6期轉載。
49.《論對行政權的法律控制》,載《法學家》1999年第5期;
50.《論政務公開在反腐敗中的作用及其實現機制》,載《政治學研究》1999年第3期;
51.《追求效率的程式》,載《鄭州大學學報》1999年第5期;
52.《樹立憲法權威,實行依法治國》,載《群言》1999年第3期;
53.《論立法過程中的程式公開原則》,載《人大研究》1999年第3期;
54.《論法的公布》,載《河南省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1999年第4期;
55.《程式公開與立法民主》,載1999年6月5日〈〈法制日報〉〉;
56.《論立法過程中的程式參與原則》,載1999年3月25日《法制日報》;
57.《淺議立法聽證》,載1999年1月28日《法制日報》;
58.《行政立法及其控制》,載《鄭州大學學報》1998年第6期,為《憲法學與行政法學》1999年第1期轉載;
59.《關於設立憲法監督專責機構的構想》;
60.《憲法學發展的兩個問題》,載《法商研究》1998年第3期,為1998年7月14日《檢察日報》轉載 。

主要著作

1、《立法程式論》,獨著,中國檢察出版社2001年出版,獲中國憲法學研究會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和河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
2.《憲法學》(國家新聞出版署“十一五”規劃重點項目,普通高等教育法學專業“十一五”規劃教材),主編,鄭州大學出版社2009年8月版;
3.《公民法律素質研究》,主編,鄭州大學出版社2005年1月版;
主要論文
已出發表論文70餘篇,其中主要有:
1、《憲政建設的統合模式》,載《法學評論》2011年第3期,為《憲法學與行政法學》2011年第8期轉載
2、《民生問題的憲法學思考》,載《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10年第3期;
3、《立法的偏頗及其矯正》,載《學習與探索》2010年第3期;
4、《“高考移民”現象的憲法學思考》,載《法學》2009年第11期;獲河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5、《公民維權之運動模式的憲法學分析》,載《浙江學刊》2009年第6期;
6、《和諧社會的憲政之維》,載《法學評論》2006年第1期,為《憲法學與行政法學
2006年第4期轉載,並為《中國檢察官》2006年第4期轉摘,獲河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7、《權利空間的拓展――農民遷徙自由的憲法學分析》,載《法制與社會發展》2006年第1期,為《憲法學與行政法學》2006年第3期轉載;
8、《公民受教育權實現中的國家責任 》,載《華東政法學院學報》2006年第2期;
9、《憲法解釋的功能、原則及其中國圖景》,載《法律科學》2004年第6期,為《憲法學與行政法學》2005年第1期轉載,並為《大國策》(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收錄,獲法務部第二屆全國法學教材與科研成果優秀作品獎;
10、《公民司法救濟權的入憲問題之研究》,載《中國法學》2004年第5期,獲河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11、《憲政建設與建設性地修憲》,載《法學家》2003年第5期,為《憲法學與行政法學》2004年第1期轉載;
12、《行政法理論基礎比較研究》,載《當代法學》2004年第1期,為《中國行政法學研究精粹(2004年)》收錄;
13、《從傳統的家園意識看近代中國的憲政建設》,載《華東政法學院學報》2002年第6期,為《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2003年第1期轉摘;
14、《中國憲法解釋體制反思》,載《中國法學》2002年第6期;
15、《民主市場的交易規則》,載《法制與社會發展》2002年第5期,為《憲法學與行政法學》2003年第1期轉載,並為《中國憲法學研究精粹(2002年)》收錄;
16、《關於制憲權的形而下思考》,載《上海交通大學學報》2003 年第2期,為《憲法學與行政法學》2003年第4期轉載,獲河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17、《民意代表的言論免責權之研究》,載《法律科學》1999年第5期,為《憲法學與行政法學》1999年第6期轉載;
18、《論對行政權的法律控制》,載《法學家》1999年第5期;
19、《論政務公開在反腐敗中的作用及其實現機制》,載《政治學研究》1999年第3期,為《研究動態》2000年第3期轉載;
20、《關於設立憲法監督專責機構的構想》,載《法商研究》1998年第4期,為《憲法學與行政法學》1998年第5期轉載;
21、《談地方立法的幾個問題》,載《政法論壇》1997年第2期。

主要項目

1. 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的憲政建設研究;
2. 中國法學會重點項目:人權入憲及人權保障法律體系研究;
3. 法務部重點項目:憲政原理與中國法治特色研究;
4.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劃基金項目:央地財政許可權配置與規範的憲法學研究;
5. 中國法學會重點項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憲政理論研究;
6. 河南省社科規劃項目:“十五”期間河南省地方立法問題研究;
7. 河南省社科規劃項目:行政法治:依法治省的難點與關鍵。

主要榮譽:

1998年被評為河南省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
1999年被評為河南省優秀青年教師;
2000年被評為河南省跨世紀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培養對象;
2004年被評為河南省學術技術帶頭人;
2005年被評為河南省高校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資助人員;
2006年被評為河南省優秀專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