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生

苗生

《苗生》是清代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文章描寫了陝西岷州的書生龔生到西安去參加科舉考試途中遇到虎精幻化成人的苗生後發生的一系列故事。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苗生
  • 創作年代:清朝
  • 作品出處:聊齋志異
  • 文學體裁:小說
  • 作者:蒲松齡
原文,注釋,譯文,作者簡介,

原文

龔生,岷州人(1)。赴試西安,憩於旅舍,沽酒自酌。一偉丈夫入,坐與語。生舉卮勸飲,客亦不辭。自言苗姓,言噱粗豪(2)。生以其不文,偃蹇遇之(3)。酒盡,不復沽。苗生曰:“措大飲酒(4),使人悶損!”起向壚頭沽(5),提巨瓻而入。生辭不飲,苗捉臂勸釂(6),臂痛欲折。生不得已,為盡數觴。苗以羹碗自吸(7),笑曰:“仆不善勸客,行止惟君所便。”生即治裝行。約數里,馬病臥於途,坐待路側。行李重累,正無方計,苗尋至(8)。詰知其故,遂謝裝付仆,己乃以肩承馬腹而荷之,趨二十餘里,始至逆旅,釋馬就櫪(9)。移時,生主僕方至。生乃驚為神,相待優渥,沽酒市飯,與共餐飲。苗曰:“仆善飯,非君所能飽,飫飲可也。”引盡一瓻,乃起而別曰:“君醫馬尚須時日,余不能待,行矣。”遂去。
後生場事畢,三四友人邀登華山(10),藉地作筵(11)。方共宴笑,苗忽至,左攜巨尊,右提豚肘,擲地曰:“聞諸君登臨(12),敬附驥尾(13)。”眾起為禮,相併雜坐,豪飲甚歡。眾欲聯句(14)。苗爭曰:“縱飲甚樂,何苦愁思。”眾不聽,設“金谷之罰”(15)。苗曰:“不佳者,當以軍法從事(16)!”眾笑曰:“罪不至此。”苗曰:“如不見誅,仆武夫亦能之也。”首座靳生曰:“絕巘憑臨眼界空。(17)。”苗信口續曰(18):“唾壺擊缺劍光紅(19)。”下座沉吟既久(20),苗遂引壺自傾。移時,以次屬句(21),漸涉鄙俚(22)。苗呼曰:“只此已足,如赦我者,勿作矣!”眾弗聽。苗不可復忍,遽效作龍吟(23),山谷回響;又起俯仰作獅子舞。詩思既亂,眾乃罷吟,因而飛觴再酌。時已半酣,客又互誦闈中作(24),迭相讚賞。苗不欲聽,牽生豁拳(25)。勝負屢分,而諸客誦贊未已。苗厲聲曰:“仆聽之已悉。此等文只宜向床頭對婆子讀耳,廣眾中刺刺者可厭也!”眾有慚色,更惡其粗莽,遂益高吟。苗怒甚,伏地大吼,立化為虎,撲殺諸客,咆哮而去。所存者,惟生及靳。
靳是科領薦(26)。後三年,再經華陰,忽見嵇生,亦山上被噬者。大恐欲馳,嵇捉鞚使不得行(27)。靳乃下馬,問其何為。答曰:“我今為苗氏之倀(28),從役良苦。必再殺一士人,始可相代。三日後,應有儒服儒冠者見噬於虎,然必在蒼龍嶺下,始是代某者。君於是日,多邀文士於此,即為故人謀也。”靳不敢辨,敬諾而別。至寓,籌思終夜,莫知為謀,自拚背約,以聽鬼責。適有表戚蔣生來,靳述其異。蔣名下士(29),邑尤生考居其上(30),竊懷忌嫉。聞靳言,陰欲陷之。折簡邀尤,與共登臨,自乃著白衣而往(31),尤亦不解其意。至嶺半,餚酒並陳,敬禮臻至。會郡守登嶺上,與蔣為通家(32),聞蔣在下,遣人召之。蔣不敢以白衣往,遂與尤易冠服。交著未完(33),虎驟至,銜蔣而去。
異史氏曰:“得意津津者(34),捉衿袖,強人聽聞;聞者欠伸屢作(35),欲睡欲遁,而誦者足蹈手舞,茫不自覺。知交者亦當從旁肘之躡之(36),恐座中有不耐事之苗生在也。然嫉忌者易服而斃,則知苗亦無心者耳。故厭怒者苗也——非苗也。”
據《聊齋志異》鑄雪齋抄本

注釋

“注釋”
(1)岷州:古州名,州治在今甘肅省岷縣,清屬甘肅鞏昌府。
(2)言噱(jué決):言談笑語。噱,笑。
(3)偃蹇遇之:傲慢地待他。偃蹇,驕傲。遇,對待。
(4)措大:對貧寒讀書人的輕侮稱呼。
(5)壚頭:指酒店。壚,酒店安置酒瓮的土墩,因以代稱酒店。
(6)釂(jiào叫):飲盡杯中酒;乾杯。
(7)羹碗:湯碗。自吸:自飲。
(8)尋至:旋即來到。
(9)釋馬:放下肩負之馬。櫪:馬槽。
(10)華(huà化)山:五嶽中的西嶽,也稱太華山,在陝西省華陰縣南。
(11)藉地作筵:以地作席。筵,鋪在地上的坐具。古人席地而坐,飲食都置於几筵間,後因稱招人飲食為設筵,稱酒席為筵席。
(12)登臨:登山臨水,指遊覽山水。
(13)敬附驥尾:謙詞。意謂敬附名士之後而得到榮耀。《史記·伯夷列傳》:“伯夷叔齊雖賢,得夫子而名益彰;顏淵雖篤學,附驥尾而行益顯。”驥,千里馬。
(14)聯句:舊時作詩方式之一;兩人或多人共作一詩,相聯成篇。多用於朋友間飲宴時的應酬。
(15)“金谷之罰”:意謂作詩不成,罰酒三杯。《世說新語·品藻》注引晉石崇金谷詩序》,謂石崇築園於洛陽金谷澗中,曾於此游宴,歡送征西大將軍王詡歸長安;“遂各賦詩,以敘中懷。或不能者,罰酒三斗。”後因稱宴會中罰酒三杯為“金谷之罰”或“金谷酒數”。
(16)以軍法從事:按軍法處罰。《漢書·高五王傳》,謂呂后召集宴飲,命令朱虛侯劉章為監酒吏。劉章說:“臣將種也,請得以軍法行酒。”呂后表示同意。席間諸呂中有一人酒醉逃席,劉章追上,拔劍斬之。
(17)絕巘(yǎn掩):山的高險處。巘,山峰。憑臨:憑高臨視。
(18)信口:出言不加思索。
(19)唾壺擊缺:《世說新語·豪爽》:“王處仲(王敦)每酒後輒詠:‘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以如意打唾壺,壺口盡缺。”後因以“唾壺擊缺”,表示豪情壯懷的激發。劍光紅:此用劍擊唾壺,顯示武夫本色。
(20)下座:下手座位上的人。
(21)以次屬(zhǔ主)句:按次序聯句。屬,連線。
(22)鄙俚:粗俗。
(23)龍吟:龍的叫聲。
(24)闈中作:科舉考場中所作的文字,指應試的八股文。
(25)豁拳:也叫“猜拳”,飲酒時助興取樂的一種遊戲。兩人同時出拳伸指喊數,喊中兩人伸指之和者勝,負者罰飲。
(26)靳是科領薦:據山東省博物館抄本,原無“靳”字。
(27)捉鞚(kòng控):抓住馬絡頭。鞚,有嚼口的馬絡頭。
(28)苗氏:指苗生。倀(chāng昌):迷信傳說,人被虎齧死後,鬼魂為虎服役,引虎吃人。這種鬼叫作“倀”。
(29)名下士:有文名的讀書人。
(30)邑:縣,指同縣。
(31)白衣:猶言布衣。古時沒有官職或沒有功名的人著白衣。此指便服,不同於生員的冠服。
(32)通家:世交。
(33)交著:互換冠服。著,穿。
(34)津津:言之有味。津,指見美味而口生津。
(35)欠伸:打呵欠,伸懶腰;形容不感興趣。
(36)知交者:知己的朋友。肘之躡之:用肘碰他,用腳踏他,示意制止。

譯文

龔生,是四川泯州的書生。到西安去參加科舉考試,在旅社中休息,買了一些酒菜自斟自飲。一位身材高大的男子進來,坐下來和他攀談。龔生舉起杯勸他共飲,客人也不推辭,自稱姓苗,談笑粗俗豪放。龔生因他不甚文雅,以傲慢的態度冷遇他,酒喝完了,也不再去買。苗生於是說:“與窮讀書人喝酒,真叫人悶死!”便起身到酒店買酒,提著一個很大的酒罈子進來。龔生推辭說不能再喝了,苗生捉住他的胳膊,勸他乾杯;龔的胳膊被捉得疼痛欲折,迫不得已,幹了數杯。苗生以盛湯的大碗自飲,笑著說:“我不善於勸別人喝酒,去留隨你的便吧。”龔生馬上收拾行李起程。大約走了幾里路,馬病了,躺在路上,龔生在路旁坐著。他正在為行李繁重所累,無技可施的時候,苗生趕到。問清楚了原因,把馬背上的行李卸下來,交給僕人,自己用肩托著馬肚子,把馬扛起來,急速地走了二十多里,才到旅店。他把馬放下,讓馬就槽吃草。過了一段時間,龔生和他的僕人才到達旅店。龔生感到很驚訝,認為他是神人,優厚地款待他。打酒買飯,讓苗生一同吃。苗生說:“我的飯量很大,不是你能管飽的,共同飽飲一頓也就可以了。”喝完一罈子酒,苗生起身告別說:“您給馬治病,還需要些日子,我不能等待了,我先走了。”於是就離開了。
後來,龔生參加考試完畢,與三四位朋友,共邀登華山遊玩,大家在地上擺上酒菜作筵。正在歡宴時,苗生忽然到來。左手拿著一隻大酒懷,右手提著個豬肘子,向地上一扔說:“聽說諸位登臨,我特意來與大家助興。”大家起來,以禮相待,邀苗生一快坐下。酒喝得很痛快,都很高興。大家想以聯句為戲,苗生爭辯說:“這樣無拘束地喝酒,很高興,何必去苦苦構思使自己苦惱。”大家不聽,立下金谷酒令,對不上的罰酒三大杯。苗生說:“聯句不佳者,當以軍法論處。”大家笑著說:“罪不至於到這種程度吧!”苗生說:“若不被殺頭,我這武夫也能湊幾句。”坐在首席的靳生說:“絕巘憑臨眼界空。”苗生便信口續道:“唾壺擊缺劍光紅。”下座的沉吟好久,也沒續上,苗生拿起酒壺就自己斟酒。過了一會,以次序向下聯下去,漸漸地越聯越俗。
苗生大聲喊道:“這就夠了。如果你們還想讓我活下去,就不要再聯下去了。”大家不聽。苗生再也不能忍耐了,就學龍吟聲,一聲長嘯,震得群山轟鳴;又後仰前合地學獅子舞。詩興被打亂了,大家才停止了聯句,又舉杯酌酒暢飲。酒喝得半醉時,眾人又各自得意地朗誦起在考場上所作的文章,不斷地相互讚揚,相互吹捧。苗生委實不想聽這酸腐的腔調,就拉著龔生的手豁拳。二人各已勝負數次,但那些誦文章、吹捧的還沒個完。苗生嚴厲地說:“你們的文章,我已經聽得熟悉了。像這樣的文章,只能在床頭讀給自己的老婆聽,大庭廣眾之中,喋喋不休,叫人聽了厭煩。”眾人聽了感到慚愧,更討厭苗生的粗魯莽撞,於是,就提高了聲音大聲朗讀起來。苗生憤怒了,趴在地下大吼,立刻變成一隻老虎,撲上去把眾客人吃掉,然後咆哮一聲,跳過山樑就跑了。所倖存者,只有龔生和靳生兩人。靳生是這次鄉試的第一名。
過了三年,靳生再從華陰經過的時候,忽然在路上見到嵇生,他也是當年在華山上被虎咬死的一位。靳生大為吃驚,欲策馬揚鞭疾馳。嵇生捉住馬籠頭,使馬走不得。靳生下馬,問他想做什麼?嵇生說:“我現今已成了苗生的倀鬼,幹活很苦,必須再撲殺一位讀書的人,才能把我替換出來。三天后,必有一個穿儒服戴儒冠的書生被虎咬死,但地點必須是在蒼龍嶺下,那才是我的替身。請君在那一天,多邀幾位書生到那裡,也就是替老朋友幫點忙啦。”靳生不敢申辯,答應下就分手了。靳生回到寓所,思考了一夜,但總也想不出個辦法來。最後決定,豁上了背棄與嵇生的約定,聽憑這倀鬼的處置吧。就在這時,恰巧自己的表親戚蔣生來探望他,他就把自已遇到鬼怪的事講述了一遍。蔣是出名的劣等生員,同縣的秀才尤生考在他的前面,心中很妒忌。聽到靳生所講的事,暗地裡即有謀害尤生的念頭。馬上寫了一封信,邀請尤生共同到蒼龍嶺遊覽,自己穿上一身平民的衣服,尤生見了也不知有什麼用意。來到蒼龍嶺的半山腰,便擺下酒菜,恭恭敬敬地請尤生飲酒。這天,恰巧知府也上了蒼龍嶺,知府是蔣生父親的好朋友,聽說蔣生在嶺下,就派人去叫他。蔣生不敢著平民衣服去見知府,便與尤生把衣服帽子換過來。衣服還沒有換完,老虎猛然撲來,把蔣生叼著就走了。
異史氏說:“得意洋洋津津有味地吟誦的人,抓住人家的衣襟衣袖,強迫人家聽下去,而聽的人一次一次地打哈欠伸懶腰,又想睡覺,又想逃脫,可是吟誦的人卻手舞足蹈,糊裡糊塗地毫不自覺。這時,知己的朋友也應當從旁邊用胳臂肘碰碰,用腳踩踩,暗中提醒他們,以防備座位上有苗生那樣不耐煩的人在。然而心懷嫉妒的人在換衣服的那一會兒就被老虎咬死,可知苗生也是無心的。所以令人憎惡痛恨的是苗生——也不是苗生。”

作者簡介

蒲松齡(1640~1715 年),清代傑出的文學家,字留仙,一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山東淄川(今山東淄博市)人。蒲松齡一生熱衷功名,醉心科舉,但他除了十九歲時應童子試曾連續考中縣、府、道三個第一,補博士弟子員外,以後屢受挫折,一直鬱郁不得志。他一面教書,一面應考了四十年,到七十一歲時才援例出貢,補了個歲貢生,四年後便死去了。一生中的坎坷遭遇使蒲松齡對當時政治的黑暗和科舉的弊端有了一定的認識。生活的貧困使他對廣大勞動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有了一定的了解和體會。因此,他以自己的切身感受寫了不少著作,今存除《聊齋志異》外,還有《聊齋文集》和《詩集》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