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河

芮河發源於甘肅省華亭縣關山東麓,東流至石堡子、小莊村,納策底河、南川河之水,穿越峽谷,從小寨子村流入縣境。經銅城鄉、錦屏鎮、九功鄉,至下棗林子村流入涇川縣,於王母宮山東側匯入涇河。全程流經華亭、崇信、涇川三縣,總長120公里,控制流域面積1671平方公里,平均徑流量1.96億立方米。上游多為高山峽谷,最高處2600米,河床狹窄,水勢湍急,平均比降1/130,河床組成為砂礫石間大流石及卵石。由銅城峽流出後,進入黃土高原溝壑區,地勢較為平坦,河床逐漸開闊,水流平緩,形成沖積性河道,流域形狀變化不大,大致為窄長的矩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芮河
  • 地理位置甘肅省華亭縣關山東麓
  • 氣候類型:溫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仰韶文化遺址
芮河簡介,仰韶文化遺址,齊家文化遺址,西周、戰國(秦)文化遺址,

芮河簡介

涇河的較大支流。《詩經·大雅》“公劉”篇有“止旅乃密,芮鞫之即”之的記載。《禹貢》有“涇屬渭汭”之載。據考歷史上的汭水原指黑河,而現代的汭河實為閣川水。自明代以來,隴東多事,疆界迭變,傳記紊亂,將閣川水誤認為汭水,以訛傳訛,傳延至今。汭河在縣境內流經長度為34公里,有支流15條,流域面積388.4平方公里,河床比降1/300。除銅城峽一帶外,均系黃土區,植被差,年土壤侵蝕在4000噸至9000噸/平方公里範圍內。年均輸砂量262.4萬噸。年均自產徑流量2620萬立方米,最高12立方米/秒,最低1.34立方米/秒。常水期水面寬40米,水深0.34米,流速0.56立方米/秒;洪水期水面寬290米,水深5.55米,流速5.56立方米/秒;枯水期水面寬32米,水深0.23米,流速0.36立方米/秒。
境內發現多處華夏早期文明遺址,民國《崇信縣志》記載,當時境內有“城池4座,古遺址8處,烽火台4處,名勝2處,寺觀39處,祠宇22處,陵墓6處,牌坊4座,石碑57塊,金石造像17尊,其它金石祭器20件”。還有大量的廟宇泥塑、壁畫、石窟雕刻和墓碑、墓志銘等,既有一定的藝術價值,又有重要的考古價值。其中,始建於唐代貞元十三年的隴右節度使武康王廟,是甘肅省現存較早的古建築,不但具有很高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而且有著深刻的文化內涵;於家灣西周墓群,是甘肅境內最大的周文化墓群,也是迄今為止發現的全國唯一一處十六國前趙時期墓地;有被譽為“華夏第一槐”的關河古槐,有佛教聖樹娑羅樹(渭北唯一一棵)和千年古柏等。芮河流域文明的曙光——梁坡遺址,遺址位於祟信縣城西北梁坡村西、汭河北岸二級台地上,分布面積約10萬平方米,文化層距地表1.8至4.4米。暴露在斷崖上的遺蹟有袋形、鍋底形灰坑和半地穴式白灰居住面房子。發現的遺物石器有斧、刀、錛、鏟、鑿、環、網墜等工具;陶器有尖底瓶、缽、盆、罐、瓮、豆、盉、紡輪以及制陶工具等。陶質以泥質紅陶、細泥紅陶、桔黃陶、灰砂紅陶為主。紋飾有幾何紋、弧線圓點紋、斜線紋、藍紋、繩紋、錐刺紋等。梁坡遺址文化層堆積厚,內涵豐富,器形複雜,從採集和徵集到的遺物看,此遺址包含有仰韶文化半坡、廟底溝類型以及齊家文化等遺存。
境內至今仍有仰韶文化、常山下層文化和齊家文化、先周文化和先秦文化等遺址多處。

仰韶文化遺址

仰韶文化,因1921年首先在河南省澠池縣仰韶村發現而得名。崇信境內的仰韶文化遺址主要分布在汭河(又作”芮河”,下文一律寫作”汭河”,引文除外)和黑河兩岸。根據出土文物考證,崇信縣的仰韶文化又可分為半坡類型和廟底溝類型。半坡類型即以在西安市半坡村發現而得名,年代約在前4800年~前4300年。主要有葫蘆口尖底瓶、魚紋彩陶盆、底缽等。廟底溝類型因在河南省陝縣廟底溝村發現而得名,約在前3900年左右。主要有雙唇口尖底瓶、花卉圖案和鳥紋卷唇曲腹盆、曲腹小平底碗等。通過普查和發掘,崇信縣的仰韶文化遺址有梁坡、張咀、寺溝、劉家溝、平頭溝、姚家溝、圈馬城、九功塬子、東坪、西塬子、廟台塬子、周寨等。遺址面積從一兩萬到數十萬平方米不等,文化層堆積厚達一至數米。有半地穴式房子、窖穴等遺蹟和一定的村落布局。其中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7處。
仰韶文化處於原始的鋤耕農業階段,當時的人們採用刀耕火種、土地輪休的耕種方式。出土的石斧、石刀、石鏟、石網墜、陶刀以及制陶工具等,都說明和反映了其經濟形態屬於一種較發達的定居農耕文化遺存,主要栽培粟、黍。而網墜的發現,證明在當時的村落附近,水域寬闊,水產豐富。

齊家文化遺址

齊家文化是黃河上游地區新石器晚期至青銅時代早期的文化,因1924年首先發現於甘肅省廣河縣齊家坪而得名。冶銅業的出現是齊家文化的一項突出成就。崇信境內的齊家文化遺址內未發現小件銅器,陶器造型以平底器為主,夾有少量的三足器和圈足器。典型器物有單耳罐、雙耳罐、三耳罐、侈口罐、袋足鬲、鏤孔圈足豆等,紋飾主要是藍紋和繩紋。遺蹟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白灰面居址”,這是建築史上是一大進步。從徵集和採集到的器物看,制陶業比較發達,經濟生活以原始農業為主。所以說,越靠近東邊的齊家文化受陝西龍山文化的影響越深,年代也越早。反之年代則越晚。

西周、戰國(秦)文化遺址

涇河流域是先周文化和先秦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崇信境內先周文化和先秦文化遺存非常豐富。
先周文化(或稱早期周文化),指周武王(姬發)滅殷以前的周文化遺存。它是以姬姓的周人為主,吸收和融合了西北地區的各種文化,並有所發展的一種文化,始祖為不窟。據文獻記載,周人的發祥地和早期活動的地方都在涇渭二水流域。目前,已知年代最早的先周遺存是略早於太王時期的陝西長武縣碾子坡遺址,武功縣鄭家坡遺址和岸底遺址,扶風縣北呂周人墓地,甘肅崇信縣於家灣周人墓地和香山寺墓地、九功塬子遺址等。其中於家灣墓地是甘肅省發現時代最早、埋葬人數最多的周文化墓群。為了進一步研究隴東地區先周文化的發展歷史,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於1982年、1984年、1986年先後三次在於家灣發掘了一批先周和西周墓葬,數量達百餘座。最大的墓葬有12平方米,小的不足2平方米,形制為長方形豎穴土坑墓,周圍有生土和熟土二層台,有的還有腰坑和殉葬奴隸以及馬坑等。出土銅器有鼎、簋、觚、爵、觶、鉞、戈、弓形器、鏃、泡、鈴等,陶器有鬲、罐、卣、紡輪以及大量的玉飾、蚌飾和海貝等。墓地內98%的墓葬為早期被盜,中型以上的墓葬盜洞多達4~6個。在一個不足2平方米的小墓內,清理出土西周早期青銅禮器一鼎二簋。
於家灣墓地從先周到西周早期、中期,互相銜連而又有早晚之分,說明從早周古公亶父遷岐之後,此地依舊是周人在西北的一個重要聚落之地。遷岐後也並不意味著先周族勢力在北方的消失,只是勢力中心的南移。上述遺存證明,汭水流域曾經是周人居住和活動的地方。
在1987年文物普查中,在崇信縣境內發現了多處春秋戰國時期的秦文化遺存。其中以劉家溝、王河灣、關村墓群和平頭溝、新崖灣遺址的收穫較為豐富。出土器物有鼎、鬲、盆、罐、釜、 缶、壺等。墓葬形制有長方形豎穴土坑和長方形豎穴洞室墓,葬式多為蜷曲特甚的屈肢葬(即大腿緊貼腹部),絕大部分為東西向(即頭西足東)。其中劉家溝、王河灣等幾處墓群出土帶有”鹵市”陶文戳記的陶器,為研究失考了二千多年的鹵縣提供了實物資料,也為考證崇信即漢代鹵縣所在地提供了有力的證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