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根

芒根

芒根,中藥名。為禾本科植物芒Miscanthus sinensis Anderss.的根狀莖。廣布南北各地。具有止咳,利尿,活血,止渴之功效。常用於咳嗽,小便不利,乾血癆,帶下,熱病口渴。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芒根
  • 別稱:笆茅根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單子葉植物綱
  • :禾本目
  • :禾本科
  • :芒屬
  • :芒
  • 分布區域:廣布南北各地
  • 採收時間:秋、冬季
  • 用量:內服:煎湯,60-90g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用法用量,使用注意,採集加工,形態特徵,生長環境,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根狀莖。

性味

味甘,性平。

歸經

歸肺、膀胱經。

功效

止咳,利尿,活血,止渴。

主治

咳嗽,小便不利,乾血癆,帶下,熱病口渴。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0-90g。

使用注意

《民間常用草藥彙編》:“孕婦忌服。”

採集加工

秋、冬季採收,曬乾。

形態特徵

宿根多年生草本。稈較高大,高1-2m。無毛或在花序以下疏具柔毛。葉鞘均長於節間,除鞘口有長柔毛外,余均無毛;葉舌鈍圓,長1-2mm,先端具纖毛;葉片線形,長20-50cm,寬6-10mm,無毛,或下面疏具柔毛並被白粉。圓錐花序扇形,長15-40cm,主軸無毛或被短毛,僅延伸至中部以下;分枝較強壯而直立,長10-30cm,每節具1短柄和1長柄小穗;穗軸節間長4-8mm,無毛;小穗柄無毛,先端膨大,短柄長1.5-2(-3)mm,長柄向外開展,長4-6mm;小穗披針形,長4.5-5mm,基盤具白色至黃褐色之絲狀毛,其毛稍短或等長於小穗;第1穎先端漸尖,具2脊,背部全部無毛,具3脈,第2穎舟形,先端漸尖,背部無毛,邊緣具小纖毛;第1外稃長圓狀披針形,先端鈍,較穎稍短;第2外稃較狹,較穎短1/3,在先端1/3處以上具2齒,齒間具1芒,芒長8-10mm,膝曲,芒柱稍扭曲,內稃微小,長約為外稃之半,先端不規則地齒裂。花、果期7-11月。

生長環境

生於山坡草地或河邊濕地。廣布南北各地。

相關論述

1、《民間常用草藥彙編》:“通氣血,治婦女乾病。”
2、《全國中草藥彙編》:“利尿,止渴。主治小便不利,熱病口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