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炭疽病

此病主要危害葉片,嚴重時也可危害球莖和葉柄。葉片染病,初現水漬狀暗綠色病斑,圓形或不定形,後漸變為近圓形,呈黃褐色至暗褐色,四周具黃色暈環。濕度大時,病斑上面出現黑色小點或朱紅色小液點。乾燥時,病斑乾縮成羊皮紙狀,易破裂或部分脫落成葉片穿孔。球莖染病,病斑圓形,似漏斗狀深入肉質球莖內部,去皮後可見病組織呈黃褐色,無臭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芋炭疽病
  • 危害:葉片
  • 原因:真菌半知菌辣椒刺盤侵襲
  • 表現:黑色小點或朱紅色小液點
危害症狀,發生特點,防治要點,

危害症狀

此病主要危害葉片,嚴重時也可危害球莖和葉柄。葉片染病,初現水漬狀暗綠色病斑,圓形或不定形,後漸變為近圓形,呈黃褐色至暗褐色,四周具黃色暈環。濕度大時,病斑上面出現黑色小點或朱紅色小液點。乾燥時,病斑乾縮成羊皮紙狀,易破裂或部分脫落成葉片穿孔。球莖染病,病斑圓形,似漏斗狀深入肉質球莖內部,去皮後可見病組織呈黃褐色,無臭味。

發生特點

此病由真菌半知菌辣椒刺盤Colletotrichum capsici (Syd) Bull& Bisby侵染引起。病菌以菌絲體、分生孢子盤及分生孢子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也可以分生孢子附著在球莖表面或潛伏在球莖內越冬。栽種帶菌種芋引起田間發病,越冬病殘體也可產生分生孢子侵染髮病。環境條件適宜時,分生孢子萌發從植株傷口或從表皮直接侵入進行侵染,藉助於風、雨及昆蟲活動進行多次重複侵染,致使病害蔓延。
病菌喜高溫、高濕的環境條件,最適宜發病的氣候條件為氣溫25-30℃,相對濕85%以上。水分對病菌繁殖和傳播起重要作用,尤其是葉面水膜十分重要,分生孢子通過雨水濺射沖刷分散擴展,在有水膜的條件下萌發。芋生長期高溫多陰雨、多霧或露重易發病,種植過密、田間積水發病重。

防治要點

選用無病田塊的種芋留種;選擇地勢平坦、排水良好的壤土種植。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收穫後及時徹底清除病殘植株和病株球莖等,減少田間越冬菌源;在發病初期進行藥劑噴霧防治,藥劑可選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600倍液等,每隔7-10天防治1次,連續防治2-3次。注意交替使用,並根據農藥安全間隔期有關規定進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