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略特,T·S.

艾略特,T.S.,男,出生於美國密蘇里州聖路易斯。先祖是英國薩默塞特郡東科克地方的鞋匠,英國詩人、批評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艾略特
  • 外文名:T·S.
  • 國籍:英國
  • 職業:詩人,批判家
正文,配圖,

正文

英國詩人、批評家。出生於美國密蘇里州聖路易斯。先祖是英國薩默塞特郡東科克地方的鞋匠,1670年移居美洲波士頓。他的祖父遷至聖路易斯,創辦華盛頓大學,1872年任校長。父經商,母夏洛蒂·斯特恩斯是詩人。他的家庭一直保持新英格蘭加爾文教派的傳統。
1906至1910年,艾略特在哈佛大學攻讀哲學,並受到新人文主義者巴比特的影響。其後去法國,在巴黎大學聽柏格森講哲學,接觸到波德萊爾、拉弗格、馬拉梅等象徵派詩歌。1911至1914年在哈佛學習印度哲學和梵文。1914年起定居英國。1914至1915年在德國學習,因戰爭中輟。這時他寫完關於英國新黑格爾派哲學家布拉德萊的博士論文。1915至1916年在倫敦海格特學校教授拉丁文和法文。1917至1920年在勞埃德銀行當職員。曾擔任先鋒派雜誌《自我中心者》的助理編輯。1922年創辦文學評論季刊《標準》,並任主編,直至1939年。這是當時一種有影響的高質量的國際性的刊物,並以其書評著稱。從20年代起直至去世,他一直任費柏出版社董事。1948年因《四個四重奏》獲諾貝爾文學獎金。
艾略特自稱在宗教上是英國天主教徒,政治上是保皇派,文學上是古典主義者。
他從1909年起發表詩歌,先後出版《詩歌》(1909~1925)、《詩集》(1909~1935)、《四個四重奏》(1944)、《詩集》(1909~1962)。
艾略特的詩受法國象徵派詩歌、文藝復興後期英國劇作家和玄學派詩歌的影響,形象具體準確,思想和感情融合,用聯想和暗示為聯繫,反映了20年代資本主義社會中存在的懷疑和幻滅的情緒,到了30、40年代又有向宗教中求解脫的情緒。
早期詩歌中最重要的有《普魯弗洛克的情歌》(1915),寫上流社會一個庸碌的青年在求愛途中的矛盾心理;《一位夫人的寫照》(1915)寫上流社會婦女生活的空虛;《小老頭》(1919)通過一個老頭子的獨白描繪一種空幻的感受。這些詩歌反映了第一次大戰前後英美上層社會人物的精神空虛、貧乏和絕望。
《荒原》(1922)是20世紀西方文學裡一部劃時代的作品,是現代派詩歌的里程碑,也是艾略特的成名作。全詩分5章。在第一章《死者葬儀》里,詩人以荒原象徵戰後的歐洲文明,它需要水的滋潤,需要春天,需要生命,而現實則充滿了庸俗和低級的慾念,既不生也不死。第二章《對奕》對照上流社會婦女和酒吧間裡下層男女市民的生活,顯得同樣低級和毫無意義。第三章《火誡》寫情慾之火造成的庸俗猥褻,空虛而無真實的愛。第四章《水裡的死亡》最短,暗示死是不可避免的,人們渴望的生命之水也拯救不了人類。第五章《雷霆的話》又回到歐洲是一片乾旱的荒原這一主題,但對革命浪潮又感到恐懼,宣揚宗教的“給予、同情、克制”。艾略特利用人類學關於神話傳說的研究成果,大量引用或更動歐洲文學中的情節、典故和名句,用6種語言,以鮮明的形象並借暗示和聯想、嚴密的結構,構成一部思想和情調一致的完整詩篇。全詩極少用韻,大多是有節奏的自由體,語言變化多端。這首詩在技巧上是一個大突破。在《標準》季刊最初兩期刊出之後,頗受訾議,其後作者增加了註解,研究者又作銓釋和評論,基本可以讀懂。
艾略特其他重要詩作如《空心人》(1925),絕望情緒更明顯:人只是死亡國土上的一個空架子,一個填滿了稻草的人,一個影子,“世界在嗚咽中結束”。這首詩中抽象名詞逐漸增多。《灰星期三》(1930)指四旬齋的第一天,要把灰撒在悔罪者的頭上,宣揚基督教服從上帝的意旨和悔罪的教義。
《四個四重奏》寫成於1935至1941年間,借用4個地點為題:《燒毀了的諾頓》指一座英國鄉間住宅的玫瑰園遺址;《東科克》是艾氏祖先在英國居住的村莊和村邊小路;《乾燥的薩爾維奇斯》指美國麻薩諸塞州海邊一組礁石;《小吉丁》則指17世紀英國內戰時期國教徒聚居點的一座小教堂。這是一組哲學宗教冥想詩,中心主題同《荒原》一致,通過個人經歷、歷史事跡等,抒發對時間(過去、現在和未來)的空幻感,生命的幻滅感,齊始終、等生死,“紫杉與玫瑰同壽”,宣揚基督教的謙卑精神。這首詩冥想與形象交織結合,語言節奏性強,沒有《荒原》的造作,讀來自然流暢,明白澄澈,被認為是艾略特登峰造極的詩作。
艾略特的劇作多採用詩體。早期的《鬥士斯威尼》(1926)未完成。為倫敦某教區募款而上演他的《磐石》(1934)是古裝表演劇,其中的合唱隊台詞則渲染教會過去和現在所經歷的困難,宣揚它最後必然取得勝利。
艾略特最著名的詩劇是《大教堂兇殺案》(1935),為坎特伯雷大教堂節日活動而作,寫12世紀坎特伯雷大主教托馬斯·厄·貝克特與國王亨利二世的矛盾。貝克特抵抗住各種引誘,最後被國王派來的騎士殺死。評者認為此劇歌頌的是為世人贖罪的獻身精神,也有人認為是反對教義所否定的驕傲罪。
《全家重聚》(1939)用現代題材寫犯罪的報應,犯罪使家庭破裂,強調人物的贖罪心理。《雞尾酒會》(1950)和《機要秘書》(1954)以現實主義喜劇形式宣揚宗教信仰給有罪的人帶來自我認識之光,只有宗教信仰才能使人不入迷途。最後一個劇本《政界元老》(1959)則轉而歌頌愛情。
艾略特最早的批評著作收在《聖林》(1920)中,以後陸續發表批評文章,於1932年另編《論文選集》(1951年修訂),1936年又編成《古今論文集》。
他的最主要的文學批評文章有《傳統與個人才能》(1917)、《批評的功能》(1923)、《詩歌的用途和批評的用途》(1933),此外還有關於詩劇、個別劇作家和詩人的文章和演講。艾略特對莎士比亞並不推崇;認為彌爾頓給詩歌技巧帶來了壞影響;他認為雪萊概念化,拜倫只供上流社會娛樂。他十分推崇但丁、英國文藝復興(尤其後期)劇作家、玄學派詩人。他稱頌德萊頓的詩歌技巧能給人以驚訝的快感。
在《傳統與個人才能》一文中,他提出一個作家不能脫離傳統創作,但能象催化劑那樣使傳統起變化,這就是作家個人才能之所在。文學批評的功能就是要把讀者所未能見到的事實,擺到讀者面前,提高他欣賞和感受的能力。
艾略特還提出兩個重要的詩歌批評概念:“感受的分化”和“客觀對應物”。他認為英國詩歌在18世紀以後趨向於理念化、概念化,思想與感情、思想與形象脫節,而19世紀詩歌則思想感情又趨於朦朧模糊,因此詩人應回頭向17世紀前期即文藝復興後期和玄學派的詩學習。他認為詩人表達思想感情不能象哲學家或技巧不高明的詩人那樣直接表達或抒發,而要找到“客觀對應物”,作家必須象古典主義作家那樣用冷靜的頭腦,把“客觀對應物”如各種意象、情景、事件、掌故、引語,搭配成一副圖案來表達某種情緒,並能立刻在讀者心中引起同樣的感情,做到文情一致,以糾正19世紀詩歌的朦朧模糊的效果。
除文學批評外,艾略特還發表過不少有關宗教和文化的著作和文章,其中主要的有《什麼是基督教社會》(1940)、《關於文化的定義的札記》(1949)等。
艾略特的創作和評論對英美20世紀現代派文學和新批評派評論起了開拓作用,對整個西方文壇的影響,很少有人能和他相比。
艾略特,T.S.艾略特,T.S.

配圖

艾略特,T.S.艾略特,T.S.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