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爾騰部

色爾騰部,肅北色爾騰地區蒙古族人總稱。雍正九年(1731),阿喇布珠爾遺裔自色爾騰地區遷走後,牧地荒蕪,無人駐牧。乾隆三十一年(1766),青海北左翼右旗札薩克固山貝子羅卜藏色布騰,因受郭羅充克克地區藏族牧民劫掠,被削職,降為閒散貝子。其屬下部分窮苦牧民為避難,遂移駐色爾騰。嘉慶五年(1800)前後,又有部分破產牧民自青海、新疆等地徙入。十五年(1810),清朝政府清理青海地方戶口,柯魯溝旗網索南木達西派人前往組建“部落”,建立“陶海”(相當於蘇木)。優越的自然環境與蒙古人勤奮操勞使色爾騰部落人口增殖,經濟發展,鼎盛時期擁有300餘戶,2000餘人,擁有各類牲畜12萬多頭,其中大牲畜4萬餘頭,居柯魯溝旗所轄9個陶海之首富。1941年新疆哈薩克族東遷,與色爾騰部落發生糾紛,色爾騰陶海蒙古族遭受大量殺害與搶掠,人畜損失過半,被迫背井離鄉向東北方向逃亡敦煌安西農區沿邊謀生,到1949年解放時牲畜不足萬頭,人口只有數百,損失慘重。1950年7月肅北蒙古族自治區成立時將色爾騰陶海蒙古人編為三、五鄉,駐牧於魚兒紅、石包城和別蓋一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