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光鎮出拔初級中學

良光鎮出拔初級中學

學校2011年有國中七、八、九三個年級六個教學班,學生279人,其中女生117人,教職工26人,專任教師21人,其中女教師10人,占總數47.6%;40歲以下教師15人,占專任教師71.4%;專任教師中本科學歷7人,占33.3%,專科學歷14人,占66.7%,其中在讀本科4人。中師畢業1人。師資達標率達95.2%。專任教師中,中學一級教師6人,二級教師8人。教師隊伍年輕化,充滿生機活力,師資力量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良光鎮出拔初級中學
  • 學生:279人
  • 占地面積:17368平方米
  • 校舍建築面積:4358平方米
學校簡介,辦學規模,發展歷程,管理體系,德育工作,安全工作,辦學特色,師資建設,辦學成果,發展目標,

學校簡介

出拔國中1982年由原出拔、旺才塘、木賢、塘貢、龍秀、齋塘坡、米山、長安等8所國小的附設國中合拼於出拔國小附設國中原址,並與國小脫離,獨立運作。1991年秋搬遷到這裡。

辦學規模

學校占地面積17368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4358平方米,整個校園圍牆拱衛,顯得完整、安全。學校有一幢三層教學樓,一幢三層師生宿舍樓,各種功能室齊全。二百米環形跑道運動場,配置籃球場、排球場、小足球場。校內生活區里還建有硬底化籃球場和排球場。校園內硬底化校道寬闊貫通,空地全部綠化、花化、果化,環境幽雅宜人,空氣清新。
校園文化氛圍濃郁。高級瓷片壁畫130多平方米,十幾米黑板報長廊、雅致的校務日誌、公布欄、牆報專欄,營造了良好的育人環境。

發展歷程

學校1991年搬遷至這裡時,只有一幢樓,男生女生分室大通鋪,男教師、女教師分舍各擠一室,用水靠桶提,其他設施設備一無所有。辦學的艱難程度可想而知。經過十幾年的努力,通過多方籌集資金(其中有教師節衣縮食為建校投入很大一部分,至今沒有償還)先後建起了綜合樓、師生宿舍樓、圍牆校門、硬底化校道、供水設施、學生宿舍衛生間。先後完善各種功能室,添置了三十二台電腦、播音系統等電教設備,校園全面綠化,辦學條件逐步改善。1999年學校被評為茂名市美麗校園。

管理體系

學校管理規範化,制度化,條理化。除了學校行政領導班子,還設立各項工作的相應機構:德育工作領導小組、安全工作領導小組、創建安全文明校園領導小組、班主任工作研究會等,機構名單上牆公布,工作任務明確,責任到人,工作列入工作日程。
學校各種制度完善,以制度管人,用制度管理學校。學校制訂有“教師考勤制度”、“獎懲制度”、“安全工作制度”、“衛生制度”等,這些制度與相關人員的業績考核和經濟利益掛鈎,這些制度認真實施,使學校管理規範化,依制度而治,各項工作有條不紊。

德育工作

德育工作放在教育工作的首位。我校德育工作抓得很紮實,制訂有具體的德育工作計畫,認真實施。毎周召開德育工作校會,內容根據中心工作和學生思想動態。政教處對學生的考勤情況。每周匯總記錄,對學生違紀現象一一記錄在案。及時與家長溝通,協調教育,並跟蹤到底。學校政教處、班主任、學生家長、社會幹部民眾形成德育網路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教育。通過德育教育,學生思想政治素質較高,有社會責任感,有愛心。學校政教處曾組織為四川地震災區捐款救災,二百多學生就捐有1000多元,最多有學生捐50元。各班也曾為貧病同學多次自發捐款。拾金不昧形成風氣。師生、同學見面問好成為一種習慣日常行為。校風良好,社會民眾好評。

安全工作

安全工作年年講,月月講,天天講,時時抓。安全工作制度健全,安全教育校會、安全檢查如期進行。學校訂有“突發事故應急預案”,學校與班主任訂有安全責任書,班主任與學生訂有安全責任書,層層落實到人。學校對學生騎機車上學實施查扣,杜絕交通事故隱患。由於安全措施紮實,多年無安全事故。

辦學特色

對學生防“輟”、控“流”是我校歷來重視的工作。每學期的後期,我們就做新學期的防控工作,密切關注學生思想動態,對有流動傾向的學生,就開始進行個別談話,家訪了解情況,針對癥結,及時解決,打消流動念頭,把流動生降到最低限度。開學第一周,我們的工作重點是落實學生回校情況,然後對未回校學生,由學校領導、班主任、教師、同學分片負責家訪動員,把工作做到極致,把輟學、流動降到最低限度。
學校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向廣度和深度發展。按照新課程標準開齊課程,開足課時,作息時間正規(詳見課程表)。

師資建設

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質教師隊伍。在現有教師基礎上,注力提高教學業務水平。鼓勵教師積極進修,為教師進修提供幫助,已有脫產專修本回校2人,現有專自修本4人。組織教師走出去,到名校取經,聽名教師課。校內組織教師積極開展教研活動,以研討會、公開課、觀摩課、聽課說課的形式,探討教學方法。關心新教師成長,學校領導和老師對新教師進行業務指導,深入課堂聽課,指導寫教案,查看作業批改,及時提出指導意見。組織新教師觀摩老教師上課,使新教師儘快上路。
領導任主科教學,深入教學第一線,指導教學,深入課堂聽課,參與教研。
學校按照工作計畫,認真抓好常規教學管理。學期初對各班科、教研組計畫檢查審批,每學期對教案、作業等進行三次檢查,查漏補缺,督促推動,使教學工作規範化。

辦學成果

多年來,學校教學質量,一直居於鎮同類學校之首。曾有學生楊水泉參加全國中學生數學競賽三等獎。學生張露金以升化一中差10分的成績考上化二中,歷年有考上三中、四中、六中、官橋等重點中學的學生多名,大批升入中專、技工,職中學校。2004年秋,化州市初二地理、生物競賽,我校張穎、王玉梅二學生參賽獲獎。2009年化州市統考七年級,平均分我校進入同類學校前10名。
學校以學生為本,全方位開展素質教育,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特長,挖掘學生潛能,以不求人人升學,但求人人成才為宗旨,開展素質教育。學校在文娛、體育方面設備設施和資金、時間方面充分投入,使文體活動開展有充分條件,開展活躍,每當節日,學校組織進行體育比賽、文藝晚會、書畫比賽活動,有聲有色,能應上級單位之召參加活動,曾有文藝節目參加化州市文藝匯演獲獎,每年為高一級學校輸送一批文體尖子生。現有多名當年的尖子生本科畢業投入事業。
學校在辦學規模、管理水平和業績上達到化州市一級學校的層次,2003年評為化州市一級學校。

發展目標

學校明確自身的優勢,也清楚自己的不足。
學校因為地理位置和道路交通條件的關係,生源不足,發展不快,辦得不肥不壯。生源素質較低,加上地區經濟不發達,社會有不重視讀書現象,學生有輟學現象。設備設施不完善,培養的尖子生不多,升化州一中的學生未有零的突破。
學校將憑已有辦學條件加強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學質量,提高升學率。防“輟”控“流”放在首位,使學生進得來,留得住。進一步完善設備設施,健全功能室,建造電化教學平台。改造廚房飯堂,建設師生公寓樓,建造運動場圍牆,為教育教學創造良好條件,為學校的發展,為提升學校的檔次打下基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