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縣(北京市昌平區城南街道辦事處)

舊縣(北京市昌平區城南街道辦事處)

舊縣村東距縣城8華里,緊鄰京昌高速路南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舊縣
  • 隸屬:昌平區城南街道
  • 面積:4平方公里
  • 景觀:唐槐和觀音庵
介紹,唐槐和觀音庵,狄梁公祠,

介紹

早就聽說,昌平舊縣的村南有一棵唐朝中期的國槐樹和一座觀音庵,村北有一處狄梁公祠遺址。近日專程前往。舊縣村在唐朝時名為白浮圖城,面積約4平方公里。明朝景泰元年(1450年)建永安城(今昌平鎮)。景泰三年,縣治之所由白浮圖城遷到永安城之後,始有舊縣之名。

唐槐和觀音庵

從村北的舊縣國小校往南,有一條既直又寬的街道。長街盡頭有一面磚影壁牆,牆的南側立著一通石碑。碑文陰刻膚淺,且置於濃密的樹陰下,字跡不甚清楚。一棵千餘歲的槐樹屹立於碑旁,俗稱唐槐。唐槐頂端的樹梢比三層樓房還要高,樹幹周長約3.9米,兩人不能合抱。臨近街道這面的樹幹早已沒有了樹皮,顯露著斑駁的樹骨,遠望如老壽星袒露在胸腹前飄拂的銀髯一般。背向街道那面的樹幹上有一人高的空洞,可容納三四個小孩站立。
舊縣
唐槐,經歷了千餘年間改朝換代的風風雨雨,見證了白浮圖城——舊縣的滄桑巨變,如今雖然老態龍鐘,卻仍然枝繁葉茂,新芽層出不窮。遙想早年間,曾有多少代古人在樹下吟詩作詞,在樹下談古論今,在樹下乘涼避暑。凡欣賞過唐槐風采的有識之士,無不殷切地希望有關部門,及早採取保護措施,以延長這位老壽星的天年。
觀音庵緊鄰唐槐的南側,坐南朝北,以前稱作菩薩廟,為昌平區文物保護單位。庵內正中供奉著觀音菩薩塑像,兩側牆上有彩色神像,香爐的上方煙霧繚繞,供案上擺著幾盤水果和糕點。庵的後牆和東牆外側的上方,鑲嵌著3個小佛龕,供奉著金黃色的佛像。村中的老人說,觀音庵是2003年在古代菩薩廟的牆基上重新修建的,每逢農曆的初一、十五,都有人來上香朝拜。

狄梁公祠

舊縣村北原來有狄梁公祠,又稱梁公廟,現在遺址無存。幾年前,《狄梁公祠碑記》碑移進了昌平公園的石刻園內。碑的左上端形似“虎爪”的圖案已不完整,右上端的圖案完全缺失,碑額只剩下篆體“公記”二字,碑身正文仍清晰可見。
狄仁傑(630-700年),字懷英,是傑出的封建政治家。他以明經舉第步入仕途。任官期間,剛正廉明、明察善斷、扶善除惡,深受世人稱讚和崇拜。狄仁傑是武周時期的肱股之臣,官至同鳳閣鸞台平章事(宰相)。狄仁傑德才兼備,被武則天尊稱為“國老”,贈文昌右丞,諡文惠。唐睿宗追謚其為梁國公,世稱狄梁公,有“北斗之南一人而已”的美譽。
狄仁傑是唐代并州(今山西)太原城南狄村人。太原城有梁公街、梁公祠不足為奇,昌平為何也有梁公祠呢?元大德四年(1300年)閏八月,集賢院學士宋渤撰寫的《狄梁公祠碑記》,解開了謎底。碑文大意為:狄仁傑並未在昌平任過縣令,只是到過這裡,卻為何有祠?原來,北方地區一直戰亂頻仍,先後遭契丹人、突厥人騷擾,狄仁傑曾經幾次解民於水火。早在通天元年(696年),契丹人攻陷冀州(河北臨漳),武則天為穩定局勢,派狄仁傑為魏州刺史。狄仁傑關心百姓疾苦,一改前任刺史驅趕百姓入城,繕修守具的作法,讓百姓返回田間耕作。契丹人聽到狄仁傑治理有方,率軍回歸北方,魏州百姓避免了重大災難。及至唐代聖曆元年(698年),狄仁傑時任幽州(今北京)都督。突厥人南下騷擾河北,武則天命太子為河北道行軍元帥,狄仁傑任副元帥,征討突厥軍隊。太子因故未成行,狄仁傑行使元帥職責。突厥軍首領默啜可汗盡殺戮掠趙、定等州萬餘人退還漠北。後來,狄仁傑任河北道安撫大使,針對戰亂之後經濟凋敝、社會不安定的現狀,斷然採取了四條治理辦法:一是上疏皇帝,請求赦免河北諸州,一無所問,使脅從於突厥的數千萬民眾得以獲免。二是散糧以賑濟貧乏。三是修驛路以濟旋師。四是嚴禁部下侵擾百姓,犯者必斬。
昌平一帶在西漢時期屬上谷郡,在三國曹魏時期屬燕國,在唐朝至後晉時期屬幽州管轄。唐朝初期,昌平與河北廣大地區的百姓常受突厥兵的騷擾。由於狄仁傑對河北諸州治理有方,昌平的百姓得以回鄉生產、休養生息。人們感念狄仁傑的恩德,在白浮圖城建狄梁公祠。不只昌平人建狄梁公祠,據有關資料記載,在上谷、漁陽等邊塞城池,均建有狄仁傑祠堂,歲歲祭祀。
狄梁公祠曾經赫赫有名。顧炎武在《昌平山水記》中說:“而唐狄梁公祠香火特盛,歲四月朔,賽會,二三百里內人至者肩摩踵接。”可見當初的梁公祠,每年農曆四月初一這天熱鬧非凡。清代人倪岳所作的《謁狄梁公祠》,表達了先人們對狄梁公的崇敬心情。詩曰:“城西親拜狄公祠,袍笏森然仰令儀。此地孤雲心尚在,中天落日手曾支。平生事業存唐史,一代文章托范碑。聞說邑民能報德,春風香火重追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