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適應跳頻

自適應跳頻

為提高通信系統的穩定和可靠性,根據線性數字的調製信號的特點,對數位訊號進行非線性變換,套用變換後信號的功率譜密度中所包含的信號特徵信息,提出了一種適合於自適應調頻干擾檢測的算法。該算法基於貝葉斯決策理論,屬於盲信乾(信噪)比檢測,仿真結果表明該算法滿足調頻通信系統的要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自適應跳頻
  • 外文名:Adaptive Frequency Hopping,AFH
  • 技術:藍牙,無線通信
  • 特點:線性數字
跳頻技術,步驟,結構,

跳頻技術

自適應跳頻技術是建立在自動信道質量分析基礎上的一種頻率自適應和功率自適應控制相結合的技術。他能使跳頻通信過程自動避開被干擾的跳頻頻點,並以最小的發射功率、最低的被截獲機率,達到在無干擾的跳頻信道上長時間保持優質通信的目的。藍牙和IEEE802.11/11b/11g標準的無線區域網路都工作在2.4 GHz的ISM頻段,藍牙SIG和IEEE802.15.2的Coexistence Task Group都在關注二者的共存問題。許多成員都提交了自適應跳頻的提案。提案中建議採用AFH技術,以便能動態地改變跳頻序列,使系統干擾最小。藍牙採用AFH對干擾進行檢測並分類,通過編輯跳頻算法來避免干擾,把分配變化告知網路中的其他成員,並周期性地維護跳頻集。其中,Bijan Treister等人提出的AFH共存機制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在這種自適應跳頻中,在不增加發射功率的情況下,利用干擾躲避來提高系統的抗干擾能力。

步驟

1.設備
識當一個從設備接入微微網時,在進行通信之前,首先由鏈路管理協定(LMP)交換信息,以確定通信雙方的設備是否支持AFH模式。LMP信息中包含了二者通信應使用的最小信道數。主機按LMP協定先詢問從設備是否支持AFH,當從設備回答後,再進行AFH通信。
2.信道分類
根據某一準則,按傳輸質量對信道進行分類。按LMP的格式形成一個分類表,在主設備和從設備之間交換信息後,以此分類表為依據進行自適應跳頻。分類方法採用時分的形式,以保證抗瞬間的干擾。按信道的質量,把信道分成“好”信道與“壞”信道。
可以用以下方法對信道的質量進行評估:首先接收設備對包損率PLRs(Packet Loss Ratios)、有效載荷 別的CRC,HEC,FEC誤差等參數進行測量。在測量PLR時,如果PLR超過了系統定義的門限,則宣布此信道認為壞信道。從設備測量CRC時,也會自動檢測此包的有效載荷的CRC,如果校驗碼正確,則說明接收正確為的包,否則宣布包丟失。
3.信道信息交換
通過LMP命令通知網路中的成員,交換AFH的訊息。主設備通過分類,把信道分為好信道、壞信道、未用信道,然後把信道分類情況通知從設備。同時,從設備把自己的情況通知主設備。主從設備之間建立聯繫,有確定哪些信道可用,哪些不可用,為下一步自適應頻率的產生做準備。
4.執行AFH
先進行跳頻編輯,以選擇合適的跳頻頻率。
由於微微網中經常有新的通信建立或撤消,信道在不斷變化,所以必須進行信道維護,周期性地重新對信道多行估計,及時發現不能用的信道。當微微網中工作設備較少時,還能自動調整功率,節省能量。

結構

藍牙AFH結構:在頻率同步器和跳頻序列發生器中加入了一個分組映射器,此映射器實際上他一個自適應頻率選擇器。
分組映射器從所需分組中選擇一個信道,通過PN映射設備,從原始跳頻序列中選擇信道到分組序列中。每個信道表按升序列舉分 組信道的內容。
在分組映射後,平均移位信號使信道的利用得到均衡。這些移位信號是一系列的計數器,每一個計數器表示的一個分組,第j個分組在{0,1,2,…,Nj-1}範圍內周期計數,Nj是第j個分組中的信道數。被選擇分組的計好數器對下一個值進行計數,並把他作為移位信號的值輸出。
藍牙中,信道被動態地分成2類信道:好信道NG和壞信道NB=79-NG,定義Nmin為藍牙設備通信所需的最少頻率數。根據Nmin,NG和NB的關係,可以分為H,L兩種模式:
1.L模式
適用於Nmin小於NG的情形,此時跳頻頻點全部在好的信道中選擇。當跳頻發生器產生的是好信道,則不重新映射。當跳頻序列中信道不好時,則重新從好信道庫中選擇一個好的信道。L模式主要工作在FCC規定的低功率狀態。
2.H模式
適用於Nmin大於NG的情形,此時如果頻率選擇器輸出為壞信道,重新選擇代替壞信道的頻點中,有可能在曾經被判斷為壞信道的序列中選擇跳頻序列。H模式在有壞跳的情況下,最大限度地支持通信要求。可以同時支持SCO(面向同步的連線)和ACL(異步連線)連線模式。
通過這2種模式,在藍牙頻率選擇器中,如果輸出的是好信道則直接使用;如果是壞信道,則在好的信道分組中重新選擇頻率。這樣頻率選擇就避免了輸出的頻率與其他有干擾的頻率相碰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