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封閉心理

自我封閉是指個人將自己與外界隔絕開來,很少或根本沒有社交活動,除了必要的工作、學習、購物以外,大部分時間將自己關在家裡,不與他人來往。自我封閉者都很孤獨,沒有朋友,甚至害怕社交活動,因而是一種環境不適的病態心理現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自我封閉心理
  • 所屬:心理學
特點,成因分析,表現與危害,社交恐懼,自責心理,消極自我暗示,自我調適,

特點

1、普遍性
即各個年齡層次都可能產生。兒童有電視幽閉症,青少年有性羞澀引起的恐人病、社交恐懼心理,中年人有社交厭倦心理,老年人有因"空巢"(指子女成家居外)和配偶去世而引起的自我封閉心態。同時,在不同的歷史年代都可能存在這一現象。過去有所謂"清士"、"遺民",當今有孤獨無友之人。
2、非溝通性
正常人都有相互溝通交往的需求。據統計,人除了八小時睡眠外,一天中其餘70%的時間被用來交流信息與情感。而有封閉心態的人,則不願與人溝通,很少與人講話,不是無話可說,而是害怕或討厭與人交談,前者屬被動型,後者屬主動型。他們只願意與自己交談,如寫日記、撰文詠詩,以表志向。
3、逃避性
自我封閉行為與生活挫折有關,有些人在生活、事業上遭到波折與打擊後,精神上受到壓抑,對周圍環境逐漸變得敏感,變得不可接受,於是出現迴避社交的行為。
4、有孤獨感
因為自我封閉才把自己與世隔絕,他也就沒有什麼朋友,時常感到很孤獨。

成因分析

自我封閉心理實質上是一種心理防禦機制。由於個人在生活及成長過程中常常可能遇到一些挫折,挫折引起個人的焦慮。有些人抗挫折的能力較差,使得焦慮越積越多,他只能以自我封閉的方式來迴避環境,降低挫折感。還有些人受社會錯誤觀念的影響,如"逢人只講三分話,不可全拋一片心"、"出頭椽子先遭爛",如此等等,就降低了社會交往與自我表現的程度。社會交往是正常人的一項基本需求,交往能傳遞情感,滿足人的社會與精神需求。而有自我封閉心理的人則人為地剝奪了這項需求,使得信息狹窄,情感隔絕,孤獨感、隔世感油然而生,從而使心理活動病態化。從兒童來講,如果父母管教太嚴,兒童便不能建立自信心,不敢越雷池一步,寧願在家看電視,也不願外出活動。從青少年來講,同一性危機是產生自我封閉心理的重要原因。同一性危機是美國心理學家艾里克森提出的一個概念,他認為同一性危機是青年企圖重新認識自己在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而產生的自我意識的混亂。換言之,即指青年人向各種社會角色學習技能與為人處世的策略。如果他沒有掌握這些技能與策略,就意味著他沒有獲得生活自信心以進入某種社會角色,他不認識自己是誰,該做些什麼,如何與他人相處。於是,他就沒有發展出與別人共同勞動和與他人親近的能力,而退回到自己的小天地里,不與別人有密切的往來,這樣就出現了孤單與孤立。從中年人來講,艾里克森認為一個健全的中年人應關心和愛護下一代為下一代人提供物質與精神財富(還應包括整個家庭成員),如果一個人不能關心下一代,或者不能完成上述活動,那他就是一個"自我關注"的人。這種人只關心自己,不與他人來往,或者自我評價低而懶於與人交往。從老年人來講,喪偶喪子的打擊,很易使人心灰意懶,精神恍惚,對生活失去信心,不能容納自己,常常表現為十分戀家。例如住在醫院,焦躁不安,回到熟悉的家,情緒才能平穩下來。
可見,自我封閉心理與人格發展的某些偏差有因果關係。

表現與危害

社交恐懼

這多發生在那些性格內向者身上。由於幼年時期受到過多的保護或管制,他們內心比較脆弱,自信心也很低,只要有人一說點什麼,就亂對號入座,心裡緊張起來。他們最怕到公開場合去,在生人面前常顯得束手無策,於是乾脆躲在家中不出來。

自責心理

有些人因生活中犯過一些"小錯誤",例如偷過東西,看過黃色錄像片,違反過交通規則等,他們也許並未受過別人的懲處,但由於道德觀念太強烈,導致自責自貶。自己做錯了事,就看不起自己,貶低自己,甚至辱罵討厭摒棄自己。總覺得別人在責怪自己,感到惶惶不可終日,於是深居簡出,與世隔絕。

消極自我暗示

有些人因為個子特別矮小,或者特別高大,或者有某些身體缺陷,或者容貌醜陋等等,於是十分注重個人形象的好壞,總是覺得自己長得醜。這種自我暗示,使得他們非常注意別人的評價,甚至別人的目光,最後乾脆拒絕與人來往。

自我調適

樂於接受自己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常會面對許多挫折,有些人習慣將失敗歸因於自己,總是自怨自艾。他們十分關注別人的評價,遇事忐忑不安。我們應學會將成功歸因於自己,把失敗歸結於外部因素,不在乎別人說三道四,"走自己的路",樂於接受自己。曾經一個長相有缺陷的青年,因害怕別人譏笑而不敢見人,後來他努力發現自己的優點,如聰明、成績好等。優點發掘得越多,他就越自信、最後完全走出了自我封閉的圈子。
提高對社會交往與開放自我的認識
現代社會要求人不僅要"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而且還要"交八方友"。交往能使人的思維能力和生活機能逐步提高並得到完善;交往能使人的思想觀念保持新陳代謝;交往能豐富人的情感,維護人的心理健康。
只有開放自我、表現自我,才能使自己成為集體中的一員,享受到人間的快樂和溫暖,而不再感到孤獨與寂寞。一個人的發展高度,決定於自我開放、自我表現的程度。誰敢於開放,誰敢於表現,誰就能得到更好的發展,因此要改變封閉狀態。
克服孤獨感,就要把自己向交往對象開放。既要了解他人,又要讓他人了解自己。在社會交注中確認自己的價值,實現人生的目標,成為生活的強者。如果沉浸在"自我否定"、"自我封閉"的消極體驗中,就會閉目塞聽、思維狹窄、阻礙自己去積極行動。故有的心理學家將這種自我封閉的心態稱為"自我監禁"。
精神轉移法
即將過份關注自我的精力轉移到其它事物上去,以減輕心理壓力。例如有一位異嗅恐怖症的女孩子。身上本無異味,但總是心懷疑慮,認為有味,如口臭、狐臭、屁臭、汗臭等。只要精神一緊張,自己就能"聞到"臭味,由此害怕見人,但精神放鬆或轉移注意力,這臭味便消失了。這種情況可用精神轉移法緩解,例如練字、作畫、唱歌、練琴等。
系統脫敏法
自我封閉者要正視現實,要勇敢地介入社會生活,找機會多接觸和了解外人。這樣不斷摸索經驗,可擴大與外界的交往。這可以從最易的做起,逐步完成難度動作。如:寫信→打電話→上街→外出見朋友→參加集會,邀朋友來家做客→在電台為朋友點歌→在報刊上發表文章→在公開場合講演→擔任某一群體負責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