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淄城遺蹟

臨淄城遺蹟

臨淄城包括臨淄齊國故城和臨淄舊縣城兩部分。臨淄齊國故城,自公元前9世紀50年代姜氏第七代國君獻公由薄姑(今博興境內)遷都於此,至公元前221年秦滅齊為止,臨淄作為齊國的都城長達630餘年之久。1961年國務院將“臨淄齊國故城”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臨淄城遺蹟
  • 著名景點:晏嬰冢
  • 包括:臨淄齊國故城和臨淄舊縣城兩部分
  • 地位: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簡介,古城構成,晏嬰冢,荒台故址,城牆排水道口,稷下學宮,殉馬坑,孔子聞韶處,臨淄舊縣城,史料記載,城隍廟遺址,文廟街,魁星樓,花牌坊,西大寺,其他建築,探齊文化淵源,現今地位,

簡介

臨淄,是我國歷史上周代齊國的國都,以後也長期為“海內名郡”。曾為京為城的城的臨淄城,雖然歷盡滄桑,幾經回折,延續的時間很長,但總的說,仍是保存較好的古代中國的一座重要城市。故城內外,地上地下,浩繁的文物古蹟,既充分反映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當時的生產技術水平,又為我國古代歷史研究提供了頗有價值的資料。它是著名的齊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們偉大祖國悠久歷史和古老文化的見證。

古城構成

前幾年,北京大學侯仁之教授考察認為:“自從獻公遷都臨淄之後,又經過歷代的締造經營,至遲至春秋晚期,已經成為一座規模宏偉的大城。”侯教授所說的宏偉大城包括大城和小城兩部分。小城在大城的西南方,其東北部伸過大城的西南隅,兩城巧相連線。大城的南北近9華里,東西7華里余,是官吏、平民及商人居住的郭城;小城南北4華里余,東西3華里,是國君居住的宮城。兩城總面積達60餘平方華里,正所謂“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築城以衛君,造郭以守民。”
故城的城牆殘垣尚存,夯築痕跡依稀可辨。據文物部門探測,故城城牆有的呈直線,有的沿河岸蜿蜒曲折,有城牆拐角24處。小城牆寬一般在二十至三十米,最寬處達五十五米至六十七米。大城牆基均在二十米以上,最寬處達四十三米。大小城周長約計四十二華里。在城垣遺蹟中,保留較好的一段是大城西牆南端與小城北牆交接的地方,位於小城北門以西一百米處。城牆殘高約五米,全部用泥土分層夯築而成。一九八二年國家建有拐角型牆壁式磚房保護。據民國九年《臨淄縣誌》記載,齊城有十三門,即:雍門、申門、楊門、稷門、鹿門、章華門、東閭門、廣門等。因未記確切方位,後人說法不一,比較肯定的是:申門、雍門為西門,廣門為大城的東門。現已探明十一座城門遺址。
從城垣遺址東去不遠,在莊稼盈疇的錦繡原野上突立著兩座上山,土山上樹木雜生鬱鬱蔥蔥。這就是城內有名的桓公台和晏嬰冢。

晏嬰冢

高二十餘米,方圓四百一十米。墓前有明代萬曆年間立的“齊相晏平仲之墓”的石碑。晏嬰,字仲,溢平,故後人稱其晏平仲。夷維(今山東高密)人,世稱晏子,春秋時著名政治家。他擔任齊國的卿相經歷了齊靈公、齊莊公、齊景公三個國君,是齊國的“三朝元老。”據說晏嬰身材不高,其貌不暢,但足智多謀,做官廉潔,為國為民辦了很多有益的事情。人們所熟知的“晏子使楚”和“二桃殺三士”就表現了他很高的韜略和智謀。晏嬰之所以名垂青史還在於他“以節儉力行重於齊”。他當了宰相後,仍“食不重肉,妾不衣帛。”這在當時不能不算是節儉、廉潔的楷模。“景公三賜而不受”更表現了晏嬰的美德。如齊景公看到晏嬰“宅近市,湫隘囂塵,不可以居”要為他修造僻靜寬敞的新宅院。晏嬰回絕說,我先人久居此處,若我因不滿足而舍舊宅更新居,未免過於奢侈。另外晏嬰上朝總是“乘敞車,駕駕馬”,齊景公知道後,使派人送去新車駿馬,但連送三趟晏嬰都未接受。景公很不高興,問他為什麼不收。晏嬰說,您讓我統轄百官,我要求他們節衣縮食,以減輕齊國百姓的負擔。老君臣奢侈腐化上行下效,歪風則難禁止。還有一次景公到晏嬰家飲酒,見其妻老而醜陋,打算把年輕貌美的愛女送與晏嬰為妻,晏嬰謝絕說,我與妻生活多年,但不忘她年輕時的美貌,人要在壯年時想到老年,在年輕貌美時想到老時變得醜陋。我決不喜新厭舊捨棄年老的妻子。晏嬰的這些言行,對勸說齊國國君起了一定的作用,符合當時人民的願望。

荒台故址

,登上桓公台人們便會自然地想到春秋時的五霸之首齊桓公。齊桓公知人善任,不計前仇,拜管仲為相,還啟用了一大批名人賢士,在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奮發圖強,致國勢大振而稱霸諸侯。桓公台是過去齊國故城內宮殿建築的中心,也是當時全城的制高點。據說,齊桓公就在這一高台上會見各國諸侯或者遇到圍城戰役的時候指揮兵馬。現台高十四來,地下夯土基呈長方形,南北長八十六米,東西寬七十米。台項有兩層,東、西、北三面陡峭,南坡稍緩。秦漢時稱“環台”,唐長慶間建齊桓公和管子廟於其上,故名桓公台。關於桓公台之稱傳說頗多。有的說此台是齊桓公的“拜將台”、“點將台”;還有的說是齊桓公為六名寵妾修建的“梳洗樓”、“梳妝檯”等等。眾說不一,但多屬牽強附會均不可考。一九八一年市政府撥款對桓公台進行了維修,台前立石質標誌一座,由同濟大學教授陳從周書“桓公台建築遺址。”

城牆排水道口

順桓公台東邊的大路北去約三華里便是享有盛譽的城牆排水道口。據鑽探得知,故城內主要有三大排水系統,四處城牆排水道口,設計周密、安排科學,排水道與城壕、河流溝通形成一個完整的排水網。一九七九年發掘的這處排水道口,東西長四十二米,南北寬七米,深三米,用天然巨石砌壘而成。水口分上下三層,每層五個方形水孔,孔內石塊交錯排列,水經孔內間隙上下跌盪而出,人卻不能通過。如此既能排水又能禦敵的科學建築,為世界同時代古城排水系統建築上所僅見。

稷下學宮

沿排水道口前的公路南去不遠,據說就是著名的“稷下學宮”故址。至於“稷下”的來歷有的說,因齊都南隅有稷山,臨淄在其北側而得名;也有的說齊都臨淄西門原有稷門,學宮營造其外,故稱稷下。“稷下學宮”的建築現已蕩然無存,其地理位置說法不一。大城西牆外的邵家村,一九四六年修建學校時,曾於河(系水)中挖出石碑一塊,上書“像下”二字,今碑已無下落。據目睹者回憶,該碑為雙線陰刻。另外在那家村北排水道口以南曾發現過戰國時的瓦當等建築遺蹟,是否即為“稷下學宮”之處,存疑候考。戰國時期齊國的學術研究蔚成風氣。當年各國許多不同學術觀點的學者,不遠千里到“稷下學宮”來講學,進行自由辯論,人們稱這些人為“稷下先生”。他們各自所集的門徒稱為“稷下學士”。他們的思想學說被後人稱為“稷下學派”。歷史上“百家爭鳴”之說源於此時。穆下學派的歷史較長,據有關資料介紹,在齊威王的父親桓公午,就是那個不聽扁鵲勸告,致使病人膏育的田午,他在位的時候就有“養士”的習慣,開始設立學宮。到了齊宣王的時候,齊國強盛,“臨淄甚富而實”,稷下學派隨之興盛,規模很大,“達千有餘人”,見於史冊的主要有宋釒開 、尹文、慎到、彭蒙、田馬並、環淵、鄒衍、騶奭、淳于髡、貌說、田道和魯仲連、接子等七十六人,這就是通常說的稷下學派的代表人物。另外,先後到稷下學宮講學和從事社會科學研究的還有儒家的正統繼承人孟軻和我國戰國末期的進步思想家荀況等。漢代被譽為聖人的叔孫通,由布衣而至卿相的公孫弘,號稱“漢代孔子”的董仲舒都是屬於稷下學派的,可見稷下學宮影響之深遠。齊國建立稷下學宮,在我國歷史上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現在在傳說“稷下學宮”的故址,就是新建的“齊都鎮稷下中學。”

殉馬坑

登上桓公台向東北望去,隱約看到一處古樸典雅的古式建築,那便是舉世罕見的殉馬坑。殉馬坑東、西、北三面相連,北面長七十五米,東西兩面各長七十餘米,南面二十米,總長二百一十五米,寬約為五米。全部殉馬當在六百匹上下,數量之多,規模之大,空前所見。經初步鑑定殉馬全系戰馬,是被處死後,人工排列而成。馬分兩行,井然有序;馬頭向外,昂首側臥作奔走狀。排列在最前的五匹,頸系有銅鈴,個個呈臨戰威姿。馬,是商周時期國家的重要戰備資源,也是奴隸主貴族的重要財富。因為當時軍隊的主體是車兵。戰鬥開始,甲兵縱橫,馳騁衝擊,以決勝負,步兵跟從車後,只起輔助作用。所以馬匹的多寡,是國家強弱的標誌之一。當時戰車由四馬駕挽,兩服兩驂,每輛配備甲士三名,稱為一乘。春秋時期“千乘之國’即為大國,六百匹馬可裝備一百五十乘,相當或超過一般小諸侯國的實力。據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證認為其墓主人為景公杵臼。齊雖為大國,君主死後殉葬如此眾多的壯馬,也不能不使人驚訝。

孔子聞韶處

出殉馬坑展廳南去不遠便到了“孔子聞韶處。”這裡有一個村莊叫韶院村。《臨淄縣誌》載:“相傳清嘉慶時,於城東棗園村掘地得古碑,上書:孔子聞韶處。後又於地中得石磬數枚,遂易村名為韶院。至宣統時,古碑已無下落,本村父老恐古蹟湮沒無傳,故另立石碑,仍刻“孔子聞韶處。”現該碑嵌於韶院村大街一側牆壁上,並加刻韶樂簡介與古代樂舞圖。公元前517年,魯國上卿季平子與郈昭伯因為鬥雞發生了爭執,得罪了魯昭公,昭公率師攻打季平子。季平子便約同魯國的另外兩個大家族孟氏和叔孫氏,三家共同攻擊魯昭公,結果,昭公失敗,逃奔齊國。因魯國發生了內亂,也就在這個時候,孔子也投奔了齊國。這期間孔子聽到了韶樂。《韶》,是我國古代的一首很有名的樂曲,現在的韶院村,就是當時齊國都城內的歌舞、戲劇活動的集中地帶。齊國當時是個強國,經濟、文化都很發達。據嘉靖《青州府志》載:“臨淄甚富而實,其民無不吹竽、鼓瑟、彈琴、擊築……”當時國家設有專門的樂隊組織,並且編制十分龐大。找國的成語:“濫竿充數”就是說的齊宣王、齊愍王時的故事。據說孔子聽到的韶樂曲子是古時期的虞舜所作,在春秋時期能演奏此曲的國家已經很少了。齊國演奏韶樂有百多人的隊伍,以古管樂器排蕭承擔主旋律,聽來委婉動人,致使大名鼎鼎的孔子也“三月不知肉味”,並且連連稱讚韶樂是“盡美矣,又盡善也。”

臨淄舊縣城

在臨淄古城漫步,還可看到冶鐵遺址6處、冶銅遺址2處、鑄錢場1處、制骨場4處。從這些遺址中不斷發出了巨型鐵渣和銅渣、爐渣以及大量齊刀幣、錢範等。面對這些古蹟,人們仿佛看到,2000多年前無數勞動人民憑著簡單的粗苯工具在忙碌、在創造,是他們創造了知識的淵海,是他們創造了歷史的宏偉畫卷。
望著這些歷歷在目的文物、古蹟,不知不覺就能進入臨淄舊縣城。

史料記載

臨淄舊縣城據清鹹豐《青州府志》載:“臨淄縣城在古臨淄城西南,跨其南部故址,不及古城之半,元末,達魯花赤李仲明築,周六里,高三丈……。”城垣略呈長方形,唯東南一角稍虧。外環有寬二大余的城壕(護城河),城牆均以三合上粘合夯築而成。明成化二年即公元1466年,蔣鳳再築,並於四門建敵樓,上嵌石刻篆書楹匾東曰“朝陽”,上嵌“淄流斜抱”;西曰“通畫”,上置“愚嶺遙盤”;南曰“迎恩”,上鑲“牛峰翠靄”;北日:“望京”,上著“澠池衿帶”。正德、萬曆、崇幀年間,不斷重修加固成為元、明、清以來的縣署治地。
臨淄儘管從西漢末年開始衰落,但一直設縣,相沿不廢。因此臨淄舊城街道之上,店鋪齊全,人來車往,頗為繁鬧。有一條東西大街直通東門和西門,路面寬六七米,是這所縣城的主要街道。舊縣衙就坐落在東西大街路北。據民國9年《臨淄縣誌》載:“縣衙原在城西北隅,元至元十五年建,明洪武四年知縣歐陽銘移建城中。正德六年,毀於流賊。知縣馬罹復修。”縣衙的主建築是大堂,前出廈,青磚灰瓦,稍出飛檐,硬山頂,前面為木雕槅扇,布局協調,建築風格莊重樸實。大堂兩翼各建有曹吏房。堂前建有戒石亭。東邊建有土地祠,西邊是監獄。獄牆為磚石結構高約5米,略向里傾。旁邊蓋有馬廄。縣衙大門上建有樵樓。大門外在邊建申明、旗善二亭,右邊建惠民藥局。大堂後有追思亭。再往裡去是知縣住宅。
知縣宅左邊是縣丞宅,右邊是主簿宅、典史宅等。崇禎末年縣衙毀於兵亂,清順治十八年,知縣於芳又重建大堂,後經康熙、光緒年間不斷重修,基本保持原建築風格。解放前後舊縣衙一直為臨淄縣縣治地,1974年縣治移往辛店後改建為淄博色織布廠。

城隍廟遺址

城裡四隅有百餘畝空地。居民區矗立著幾處古建築群,輝煌壯麗,使這座古城更加古樸典雅。出縣衙順東西大街東去約300米,便是城隍廟街,順街北去便是城隍廟遺址。城隍,是迷信傳說中主管某個城市的神。城隍廟於明萬曆四十六年即公元1618年遷建於此。此廟原在縣城西隅,洪武二年建。據說萬曆年間臨淄一連幾年旱情嚴重,居民求雨不得,鄉紳上書說據測東北方有水,求將城隍廟遷往城東北隅。事也湊巧,是年農曆五月二十八日恰在廟成時,普降喜雨。因此每年農曆五月二十八日,全城官民結隊隨“城隍爺出巡’減為當時每年的盛典,關於“城隍爺出巡”的傳說很多,且多屬迷信、臆說。然“城隍爺出巡”卻年復一年延續下來,直至“七·七”事變前用廟辦學為止。城隍廟占地近十畝,廟院前面三個門,中間大門三間供人出入,兩邊各一小門,內有泥塑馬各一匹,雕塑精細,形態生動,用柵欄圈著。再往裡去是二門,門上掛一大算盤,下面寫著“不由人算。”四字。進二門院內東西兩廊房各十間,廊房內塑有各種形象的小鬼,以小鬼形象體現各種刑罰。如鋸解、磨研、刀山、火海等等,陰森怕人,展示善惡報應。正大殿九間,用木柱作架,周圍砌牆建成。殿內中間正面有泥塑城隍爺像,塑像兩側各有一石碑,一個外“肅”字,一個刻“靜”字均為陽字(凸起),殿內一角另有木製城隍爺像一尊,以備農曆五月二十八日由八人抬著木橡串街“出巡”用。民國25年,縣教育局因辦學校把大殿及廊房內所有塑像拆除,將臨淄縣縣立中學遷此。民國27年秋後,抗日游擊部隊領導人李人鳳等為不給日本侵略者留下有用設施,將城隍廟燒毀。解放後將廟基闢為苗圃,後改為臨淄區果園。

文廟街

距縣衙不遠路南是幾經遷徙,最後在萬曆四十六年即公元1618年由知縣李長春重建的文廟(孔廟、儒學)後經清順治間知縣毛永齡、康熙間知縣高 、乾隆間知縣湯釒宏、民國八年知縣舒孝先重修,遂成一布局完整、巍峨雄偉的建築。文廟前有條東西街叫文廟街。街兩頭各有木製紅牌坊一座,叫下馬坊,上寫“官員軍民人等至此下馬。”牌坊底部用巨石護腳,外用鐵箍加固。坊上面分別題日“崇正學”、“育真才”。文廟大門稱“欞星門”,兩旁各有一小門,門額題“德配天地”、“且貫古今”。進門是泮池。向北為大成門,大成門東側是名宦祠,祠內把臨淄歷代名宦鮑叔牙、管仲、晏嬰、隆有常、司件可、周致、袁懋功、趙申季、曹攄九位。大成門西側是鄉賢們和忠義孝悌詞。其鄉賢祠祀夷逸、王燭、左思、房玄齡等八位臨淄鄉賢。忠義孝悌祠中祀逢醜父、華周等43位忠孝義上。進大成門,東西列兩廡。中間是甬路,甬路北端登石台階至大成殿。大成殿是文廟的核心建築,坐北朝南,巍峨壯觀,楣極懸有題“萬世師表”、“生民未有”、“與天地參”、“聖協時中”、“德齊幬載”、“聖德天縱”、“斯文在茲”的匾額。殿內正麵塑有孔子及顏子、曾子、子思、孟子的偶像。閔損等12位先賢的塑像列殿內東西兩側。院內的兩廡中陳列著153名賢儒的牌位。整個院內古柏參天,大殿台階下巨碑東西排列,其中列有康熙御製的“至聖先師贊”和“四配贊”。大成殿後是明倫堂,堂後是藏經閣和崇聖祠。後來臨淄縣的教育行政機關學署就設在文廟中。在明倫堂東側有教諭署和訓導署二宅。民國二十七年即公元1938年秋後李人鳳等為抗日將官房燒毀。

魁星樓

文廟東頭有一樓式建築,是“魁星閣”又名“魁星樓”。魁星,是我國神話中所說的主宰文章興衰的神。此樓相傳清乾隆年間建,初為坐北朝南的獨間廟堂,後擴建為樓閣武廟宇。閣下為門洞可以通行,閣為木製,呈六棱,每面皆有木格窗扇,刻有各種圖案。閣內有木製魁星象,其頭部象鬼,毗牙裂嘴,眼珠凸出,發豎耳垂,身穿長袍,一手執筆,一手捧斗,一腳站地,一腳向後翹起。在當時文廟和魁星樓很受臨淄文人的重視。民國27年李人鳳為防日軍占領,將木閣毀壞。

花牌坊

在南門大街中段矗立著一座橫跨街兩邊的花牌坊。此牌坊建於清朝乾隆五十五年。造型宏偉,四條盤龍石柱直徑近一米,兩高兩低,支撐整個石坊。在柱底部均以刻有雲朵的巨石護持。整個造型古樸大方,石刻精細,雕龍如生。全牌坊雕刻著十三條龍,雜以恰到好處的雲朵。上方正中刻有“聖旨”二字,兩側各有一石匾。乾隆皇帝御筆題字,一側曰:“保赤鐘祥”、一側曰:“七葉衍祥”。此牌坊為御賜齊佳士坊。相傳清乾隆皇帝為了嘉獎年高有德。勤於王事的老臣,下旨各省調查呈報七品以上在職老臣。當時臨淄縣南門村齊佳士任甘肅省直隸州——泰州的知州,時年已逾八旬,身體健壯仍居官謀政,即由甘肅省總督奏朝廷。乾隆帝召集所有老臣賜宴招待。名曰:“千叟宴”。齊佳上奉旨進京,乾隆帝敕建牌坊一座以資表彰。1966年七月以破“四舊”為由,將此牌坊拆除。

西大寺

著名的古建築“西大寺”(三元閣)建於北魏初期,建築規模較大,北起石佛像,南至五塔群(塔窪)約三華里。全寺主建築建在高閣之上有大殿三座,各三間,磚石結構,稱為三元殿,即“天元”、“地元”、“人元”。所以此閣也稱“三元閣”。閣下有門洞可以通行。所以遠遠望去似建在雲霧之中。在高閣東側路北建廟門坐北朝南,內建僧房與高閣渾為一體。寺院寬敞,築有鐘樓,內有一人多高的一頂鐵鐘,每當破曉之時,在方圓三四里的去處,能聽到渾厚響亮的鐘聲,有“暮鼓晨鐘”之說,流傳已久的“西寺樓頭聽曉鐘”詩句,就是當時古剎鐘聲的寫照。高閣西側場地上建有戲樓,每年廟會香火極盛。寺南端所立石塔群實為和尚的墓地,每個塔的下端有石龕,裡邊有石佛,也用於存放去世和尚的骨灰。其中有兩個較大的塔,一個是“千佛塔”,一個是“六合塔”。“千佛塔”塔身刻有一千個佛像,個個栩栩如生。塔頂上有“舍利子”夜能放光。傳說此“舍利子”成珠狀是德行較高的和尚死後燒剩的骨頭所成。“六和塔”也叫“洗臉盆”。此塔塔頂上建有“露盤”,用於接露水,故稱“洗臉盆”。現在區文物管理所有一塊六棱石就是六和塔上的。

其他建築

其他古建築如“文昌閣”、“娘娘廟”、“關帝廟”;通體均是質地堅硬的青石方柱構成的“謝氏節孝坊”、“王氏節孝坊”、“韓氏牌坊”等古蹟散建於城內。這些古老的建築不僅表示臨淄人民高超的建築藝術,更為這一古老的城池增光添彩。

探齊文化淵源

為考證龍山文化時期臨淄地區古文化中心,探討齊文化的淵源,9月16日,北京大學、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及臨淄區文化局聯合開始對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桐林田旺遺址”展開挖掘。這是自1965年發現遺址後,第一次大規模重新發掘。
臨淄區文物考古隊的王隊長告訴記者,該遺址為原始社會龍山文化遺址,屬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複查中發現環繞遺址的夯土遺蹟,城址呈不規則狀,東西最寬處達400米,南北最寬處為450米,面積達18萬平方米。因這裡距離齊國古城臨淄不足10公里,從遺址的規模、文化內涵及出土器物的特徵觀察,該遺址在龍山文化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絕非一處普通村落居址。

現今地位

臨淄舊城現在是齊都鎮政府所在地,城周圍地勢平坦,土質肥沃自古有糧倉之稱。登城南望重巒迭嶂、綿亘不斷;城西緊依系水;城東毗鄰淄河,山水交融把這座古城景色裝點得分外明媚秀麗。古代讚美臨淄的詩句:“南對牛山千古秀,東臨淄水萬年清,”久傳不衰。近幾年來舊城周圍興建和擴建了花進廠、印染廠、農機廠、車輛廠、食品加工廠、冷藏廠等多家工廠,城堡式博物館、文管所、影劇院等文化設施相繼建成;公路縱橫交錯,四通八達,促進了臨淄城的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和繁榮。城內柏油路面開闊、市容整潔,市場繁榮,呈現一派生機勃勃、欣欣向榮的景象。
臨淄城山靈水秀,經濟發達,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正以嶄新的姿態向著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美好未來邁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