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海古城

臨海古城

臨海古城為千年府治,融儒學與佛、道化為一體。位於臨海市區,始建於晉,擴建於隋唐,全長6000米,近年又進行了維修。城牆北枕大固山,南接巾子山,前繞靈江,東濱東湖,城北部最為險峻,逶迤曲折,氣勢恢宏,人稱“江南八達嶺”。城牆除禦敵功能外,還兼防洪,四個城門及瓮城結構都別具一格。江南長城、大成殿、龍興古寺,紫陽古街、巾山群塔、東湖琉秀、華胥洞等景點,無不散發著濃郁的文化氣息。王牌景點江南長城始建於東晉,歷經1700多年的滄桑變幻,尚存有攬勝、靖越等城門,白雲、平海等城樓和眾多的敵台,瓮城,長6000多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臨海古城
  • 地址:臨海市區
  • 興建時間:始建於晉,擴建於隋唐
  • 總長:6000米
簡介,歷史沿革,第一階段,第二階段,第三階段,第四階段,第五階段,古城建築,東湖,台州古城,大成殿,巾山群塔,博物館,

簡介

臨海古城牆,總長6000多米,至今已有1500多年。歷史上,城牆為臨海城區防禦外敵和抗洪防洪發揮了重大作用,這一優秀文化遺產,至今仍完整地保存著,成為全國縣市一級保存最完整的古城牆之一,有靖越門、興善門、鎮寧門、望江門、括蒼門等城門城牆和四個瓮城及八個敵台、13隻墩台(烽火台)。至今古風猶在,昂首屹立在靈江之濱。尤其是北固山一段地勢險要。臨海古城為千年府治,融儒學與佛、道化為一體。位於臨海市區,始建於晉,擴建於隋唐,全長6000米,近年又進行了維修。城牆北枕大固山,南接巾子山,前繞靈江,東濱東湖,城北部最為險峻,逶迤曲折,氣勢恢宏,人稱“江南八達嶺”。城牆除禦敵功能外,還兼防洪,四個城門及瓮城結構都別具一格。江南長城、大成殿、龍興古寺,紫陽古街、巾山群塔、東湖琉秀、華胥洞等景點,無不散發著濃郁的文化氣息。王牌景點江南長城始建於東晉,歷經1700多年的滄桑變幻,尚存有攬勝、望江、鎮寧、興善、靖越等城門,白雲、煙霞、顧景、平海等城樓和眾多的敵台,瓮城,長6000多米,因其敵台的建造為北京八達嶺長城之樣板,故其與北京八達嶺長城有 "姐妹城"之美稱。
臨海古城
臨海古城

歷史沿革

第一階段

據《辭海》載:東晉隆安四年(400年)至元興元年(402年),郡守辛景為抵禦孫恩為首的農民義軍所築。

第二階段

《台州府志,建置》載:唐初,向東南平原擴建大城,系“唐尉遲敬德所造”;按《舊經>"附郭周回一十八里,崇和門(東門)初築時即有月城(瓮城)”。在北宋太平興國三年(公元978年)吳越國王錢叔為表忠誠“納土歸宋,毀各地城牆”。十三州之一的臨海古城系在其列,但因其西南靈江段有防洪作用才得以保存。正因為臨海古城牆有著防禦和抗洪防洪的雙重作用,所以古代軍事家們又進入了第三階段修築。

第三階段

慶曆五年(1045年),知州彭思永重修城牆,令黃巖縣令范仲溫負責西北隅,臨海縣令李丐負責西南隅,寧海縣令吳幾庶負責東南隅,臨海縣尉劉初負責東北隅,仙居縣令徐赳負責城北山上。這次修築的城牆,結構、防禦、防洪等比前兩次更趨完整;西北隅在北固山(龍顧山)上逶迤,這一段子城與大城共有,組成大城內抱子城;西南二面瀕靈江,為減輕洪水的衝擊,突出城牆外的墩台靠江上遊方向砌成圓角(俗稱馬面);龍顧山上的墩台築成二層空心敵台,有梯相通,上層為平台,台上建望樓,平台四周有齒狀的垛口和射洞,可供指揮和防禦的雙重作用;下層為空層,可駐軍和貯存武器,當年具體負責修城的蘇夢齡作《新城記》,內有黃巖縣令日:“陶甓(磚)雖固,猶未如石之確(牢固)也。”建築方法:由起初的夯土板築法到東晉十六國時,後趙石虎開始用夯土牆外包砌磚到南宋末年,由於使用火藥,重要的城牆開始用磚石包砌加強防禦,使之形成了更有利的防禦地形。
臨海古城臨海古城

第四階段

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知州趙汝愚整修城牆,增開興善、鎮寧、豐泰、括蒼四個城門,並修崇和、靖越、朝天三個舊城門,增築月城(瓮城),形成了月城外抱大城。城門頂與城門樓底層之間開空洞,上裝活動暗板,戰時掀開暗板投擲巨石打擊進攻城門之敵,並能快速堵住城門。這種特別的結構,在全國屬罕見。至此,臨海城牆的範圍和城牆的建築結構風格形式定型於宋朝。到了天朝少數民族統治,曾下令拆天下地方城牆,臨海古城因低御靈江洪災的特殊功能,所以只拆掉子城,其餘仍保持原貌,特別是嘉靖後期“以倭患修治,幾費經營。”倭寇侵犯我東南沿海,台州府城又首當其衝,成為軍事家的必爭之地,城牆又在抗擊倭寇中發揮重大作用。

第五階段

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戚繼光任寧(波)紹(興)台(州)參將,二十九年(1560)改任台(州)金(華)嚴(州)參將、他在台州抗倭期間:“先按海上形勢,多間諜,嚴號令,廣詢謀,與士卒草蔬野處,每遇賊至,奮不顧身,必欲剪此後食。”並與譚綸一起帶領將士大修城牆,因此以“九戰九捷”而名揚。戚繼光不僅修繕臨海古城,還對臨海桃渚城,增築東、南兩座敵台以及城郊7座烽堠(烽火台)。現存“大參戎南塘戚公表功記”刻於嘉靖四十三年九月。說明當時的修築情況。也正因為臨海城牆經歷了五個階段的整修,所以成為全國罕見的城牆。1997年,臨海市委、市政府為加快旅遊事業開發,先後投資近4000萬元,由臨海市古建築工程公司進行修築復原。他們發現除清順治十五年(1568年)代理知府胡文燁對部分牆體"增高三尺,垛口並三為一”外,其餘都是唐、宋、明留下的遺存建築。在南邊城牆興善門考古調查時,發現城牆斷面顯示:唐、宋、明、清四個朝代的文化層十分明確清楚;唐代為泥夯土牆,高3米;宋代在唐代夯土牆上加高1米,在里外邊各加砌一磚半厚的包磚;在江邊段城外前砌1米高的石砌護牆;明代又在宋代的基礎上加高2米,里外各加砌一磚半厚的包磚,並且在結合部用條石平放拉結;清代在明代的呈外略作修補加高。西南段的城牆均在7米高左右,寬4.4米左右:而在龍顧山段逶迤的城牆,高度一般在3到5米,寬度在3到4米不等的不同級別。游臨海古城牆,最佳的路線是從東湖北則的入口開始。沿東湖路北行,路基原是東城城基。後湖辟廣場,穿過“雄鎮東南”石牌樓,是‘百步峻”登城石階,共198級。登臨其上,返顧東湖,但見平波萬頃,橋亭如畫,夏秋之間,湖風撲面,令人神怡氣爽,環樓四顧,處處皆景:東則高樓鱗次,一片新區氣象;南瞰老城,多是古街古屋。古趣油然而生;北面環背白雲之山,山間飛青疊翠,時接淡霧輕雲;西眺天、仙之水.遙對波光山月。括蒼雄踞於西南,靈江遙接於東海,使人心胸疏盪,眼界寬闊;折而西向,漫步城頭,兩邊松柏蒼茂,上下萬木青蔥,雉堞時仄時曲,嵐氣隨至隨消。前行約千米而至北固門,過門數百米即達煙霞閣,其閣凌虛高聳,氣勢巍偉,仿北京天壇公園裡的圜丘壇而新建的“江南圓天壇”剛剛完工,你若有心,會發現這是“圓和九的世界”,在細部結構上分成“三層九重環”的圓合,白玉色的扇形台板、台階、欄桿等都是九和九的倍數:沿城敵台隱出,城邊綠樹遮雲,一座典雅古樸的唐代古祠掩映其中,乃“三絕”鄭廣文之紀念館,內有趙朴初、啟功、沙孟海等23個省市藝術家的墨寶。由此而下,城陡山削。城之壯觀,以此為最,江南八達嶺即此之謂也。沿山而下,已是臨江城牆。過了朝天門,再經鎮寧門,然後至興善門,側繞巾山,達于靖越門,這四個非常完好的城門及瓮城,其一磚一石,莫不銘刻著滄桑的印記,那構造獨特的、為減緩水流衝擊而設定的“馬面”,更顯示著古代人民的智慧。臨海古城牆不但是歷史文化名城的核心,而且也是台州最具人文內涵的一大遊覽勝跡。

古城建築

東湖

位於臨海市區,以緊臨台州古城牆東側而得名,原為城北白雲、山宮數溪匯合處.宋熙寧四年(1071),郡守錢暄開鑿為湖。南北長近500米,東西寬約150米,湖分前湖和後湖,湖中有洲渚.洲上多亭閣.前湖月堤上“浣月洲”居全湖中心,後稱“樵雲閣”.其南又有湖中洲.洲上建有“湖心亭”。亭閣三層,飛檐八出,高瓴流瓦,翹角滴翠,氣度宏偉,構造精巧,為全湖覽勝之佳處,古今游者留下頗多詩詞對聯,如“四壁雲山天上下,一亭風月水中央”、“四面軒窗宜小坐,一湖風月此平分”。九曲湖橋東側有“半勾亭”,單層六角,以六石柱擎撐水中。後湖樵雲洲上原有榮祿祠、文昌閣、逢源樓等。今尚寸逢源亭,長石平架,護以欄板.橋孔溝通東後湖與西後湖之水,意為左右逢源。西後湖北側又有一洲渚,廣約0.6公頃, 1983年闢為“兒童公園”。

台州古城

浙江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即臨海城。相傳系東晉辛景為抵禦孫恩農民軍而築,距今已有1500多年歷史。城的範圍,周長實測6000米。原有7門,門上皆有樓,城內原有子城。是州、路、府的保護城。唐、宋、元、明、清歷代均作多次修繕和增高加固。臨海城現存較完整的西、南兩面,計2200餘米,是浙江省唯一保存較好的城池。城門尚存靖越門、興善門、鎮寧門、朝天門4處,1984年在西城中段(原括蒼門旁)新辟望江門,門牆高矗,門洞三開,東接巾山路,西通望江大橋,是一城鄉交通樞紐,亦為望江覽景勝地。臨海城的建築結構富有特色:一是各城門的樓與下面通道頂有一呈長形的“天井”,成為又一道防衛措施;二是沿江城牆的“馬面”,其凸出而不是一般城牆的方形,而是一而方一面弧,即靠江上流方向的都是無稜角的,使城牆兼具軍事防禦和防洪抗洪雙重功能。1995年開始,全面修復北固山段2400多米古城牆,已基本完工。

大成殿

位於臨海城關友蘭巷,是“先聖廟”(亦名“孔子廟”)的主殿。始建於宋康定二年 (1041)。面開5間,高約24米。今存之大成殿,屬清式結構,殿內樑柱基本如故,斗拱等亦大多完好。

巾山群塔

位於臨海古城東南的巾子山上,高約100米的巾子山,今存多寶塔、東西兩塔及南山殿塔.多寶塔建於元代.坐落在巾山西麓,因塔的各面面磚和壁龕上刻有佛像(原有佛像1003尊).故又名千佛塔.千佛塔經受了700年的風風雨雨.屹立至今,不但在藝術上是個罕見的珍品.而且在建築史上也有一定的地位和價值,日本出版的《東方大觀》、《世界民族彙編》都曾刊登過千佛塔的照片。始建於唐代的東、西塔分別位於巾山兩峰之巔,東(大)塔又稱萬年塔,1865年,台州知府劉敖命庠生大田赤水人徐萬年等重修。東塔與西(小)塔合稱為大、小文峰塔,兩塔原為磚木混合結構,後改為磚石結構,均為五級六面,以菱角牙子疊澀出跳。大塔螺旋中空,面面有窗,登臨眺遠,古城內外風光盡收眼底,內壁不少塔磚有篆書銘文,乃邑廩生李用儀所書。南山殿塔位於西峰西南側的南山殿前,形式、結構與東西塔相似,始建於明代。 三峰禪寺 坐落在城東三峰村,始建於宋。 天王殿、大雄寶殿,嵯峨雄偉,富麗堂煌,是市區規模最大的佛教活動場所。三座山峰,挨肩聳立,兩旁矮山伸延。寺後八折瀑層層相遞,兩條小溪流於寺西,青山、綠樹、飛泉、小溪,構成幽雅靜溫的佳境,向為近郊朝佛遊覽之所。台州古城 台州古城,始建於晉,成於隋唐,北枕龍固,南接巾子,靈江匯永安、始豐之水繞城而過。 城依山,山傍水,水抱城,山、水、城相融,獨具特色。尤以北部最峻,依山就勢,逶迤曲折,猶如巨龍飛舞,人稱“江南八達嶺”。 兩山相峙,兩水相依,群城群塔,構成古城獨特風格。 古城除用於禦敵外,還兼防洪,四個城門及瓮城結構別具一格。城內風景秀麗,環境優美,古蹟眾多,文化底蘊深厚,人文和自然景觀豐富。 唐代古祠 位於市區北固山八仙岩下,為紀念唐廣文博士,台教正宗鄭虔而建,始建於唐,後屢有遷移。 古祠為單層四角飛檐,畫粱雕棟。 內有當代書畫名家沙孟海、啟功、趙朴初、王伯敏等所題贈藝術精品,琳琅滿目。 祠後岩下一小園,兩株古樟,數支石筍,幾處題刻,一汪清泉,端莊嚴肅,清雅別致。

博物館

臨海是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境內人文薈萃,文化底蘊深厚.
2000年7月,市里又投資500多萬元在古城腳下的攬勝門廣場邊改建仿古建築的書畫院古城博物館,內設古城歷史嚴格等圖文史料,書畫作品,向市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2000年12月25日,臨海書畫院,臨海古城博物館開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