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夏市人民法院

臨夏市人民法院

臨夏市人民法院成立於1949年12月17日。法院審判辦公樓現坐落於臨夏市東城區濱河東路。全院現有幹警92人,正式在編人員中,本科以上學歷占總人數不的78.3%,其中,碩士1人,本科71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臨夏市人民法院
  • 區位:臨夏回族自治州臨夏市
  • 地址:臨夏市東城區濱河東路
  • 郵政編碼:731100
  • 聯繫電話:0930-6221445
  • 成立時間:1949年12月17日
  • 全院人數:92人
  • 院長姓名:馬明禮
院情簡介,機構設定,法院建設,所獲榮譽,地理位置,

院情簡介

臨夏市人民法院成立於1949年12月17日。法院審判辦公樓現坐落於臨夏市東城區濱河東路。全院現有幹警92人,正式在編人員中,本科以上學歷占總人數不的78.3%,其中,碩士1人,本科71人。

機構設定

臨夏市人民法院設有辦公室、政工科、紀檢監察室、立案庭、刑事審判庭、民事第一審判庭、民事第二審判庭、民事第三審判庭、民事第四審判庭、行政審判庭、審判監督庭、審判管理辦公室、涉訴信訪辦公室、執行局、司法警察大隊、司法鑑定技術室等16個機構,下設1個人民法庭,即枹罕人民法庭。

法院建設

近年來,臨夏市院年收案數量均在2300件左右,約占全州法院的1/4。多年來,臨夏市法院堅持改革創新,深入推進社會矛盾化解、創新審判管理和公正廉潔執法,多項工作走在了全州法院的前列。
加大調解力度。堅持把調解作為審理的首選方式,把案結事了人和作為工作的唯一標準,會同市司法局制訂了《關於建立訴訟調解與人民調解對接機制的若干規定》,重視庭前調解和立案調解,注重發揮民族宗教界人士作用,加大調解力度,民商事案件調解率連續八年超過82%,刑事附帶民事案件調解率達到85%以上。經過多年的積極探索和實踐,形成了以人民調解為基礎,行政調解為補充、訴訟調解為主導、司法審判為保障的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
注重服務大局。為保障市委、市政府重點項目建設,維護人民民眾合法權益,制定了《臨夏市人民法院關於為東城區建設提供司法保障和法律服務的若干意見》和《關於規範東城區城中村改造被徵收房屋強制執行程式的意見》,對城市建設拆遷等矛盾較為尖銳的案件,注重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加強與政府有關部門的溝通協調。
重視文化建設。確定“文化建設年”,先後投入55萬多元建成了“一廊五室”,即文化長廊、榮譽室、電子閱覽室、圖書室、活動室和書畫室,成立了法官文藝隊、舉辦幹警攝影展,小型運動會等,隆重舉辦了慶祝建國63周年文藝晚會,建立法官拒請拒禮拒托提示欄,編印《提示手冊》等,文化建設成績突出。

所獲榮譽

因工作成績比較突出,近年來,臨夏市人民法院共榮立個人二等功1人次,三等功2人次;先後榮獲“全省優秀法院”、全省法院信息化工作“先進集體”、甘肅省政法系統“先進基層黨組織”、全省法院司法警察刑事審判警務保障工作“先進集體”、全省法院指導人民調解工作“先進集體”榮譽稱號,分別榮獲全州法院人民陪審員、刑事審判、信訪工作、執行工作、調解工作“先進集體”、榮譽稱號。15位幹警先後受到最高人民法院和省、州、市的表彰獎勵。

地理位置

臨夏市人民法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