膳食質量指數

膳食質量指數

膳食質量指數((Dietary quality index,DQI)是一種總體膳食質量的評價方法,它較傳統的以單一營養素為基礎的營養評價方法更能反映膳食營養狀況。DQI建立以後不斷得到了發展和套用,特別在慢性病預防上得到了很好的套用。除最初建立DQI的美國以外,各國也開始建立適合本國特點的DQI,而且可用於國際間比較的DQI-I也已建立,DQI已經稱為膳食營養評價的良好工具。

基本介紹

  • 作者:鄭志傑
  • 職稱:院長
  • 單位:上海交通大學公共衛生學院
  • 貢獻:審核
意義
DQI的建立是以美國國家研究理事會膳食和健康委員會的食品和營養公告中1989年推薦的標準為基礎建立的,它最初建立時關注的是美國主要的和膳食相關的慢性病,它的建立是利用1987-1988年美國全國食物消費調查的數據,最早的DQI由8個元素構成,包括6種營養素(總脂肪、飽和脂肪酸、膽固醇、蛋白質、碘和鈣)和2類食物(蔬菜水果和穀類),分值的範圍為0~16,0反映高質量的膳食,而16代表最差的膳食。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居民的膳食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其疾病構成也隨之發生變化。近年來,與飲食營養有關的慢性疾病如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腫瘤、糖尿病、肥胖症等的發病率明顯增加,給人民健康帶來了嚴重損害,因此合理的營養以及膳食結構是十分重要的,這也是DQI的意義所在——研究人員能夠以與飲食營養有關的慢性疾病構成為基礎,利用食物消費調查的數據來對膳食營養結構進行全面的評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