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頸尿道摺疊術

自陰道前壁游離膀胱頸及上尿道,然後再分層摺疊縫合,加強膀胱頸尿道的支托。這種手術簡單而有效,但很少單獨施行,多與陰道前壁修補手術同時進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膀胱頸尿道摺疊術
  • 麻醉方式:骶麻,局麻
  • 適應證:壓力性尿失禁
  • 併發症:炎症,膿腫,尿道瘺,感染
  • 術後處理:預防感染
麻醉方式,術前準備,適應證,禁忌證,手術步驟,併發症,注意事項,術後護理,

麻醉方式

骶管麻醉或局部麻醉。

術前準備

1.有膀胱尿道感染者,應先期治療,待炎症消退後再行手術。
2.加強盆底肌肉的鍛鍊,增強其張力。
3.有會陰部皮炎、濕疹、糜爛者,應積極治療,保持皮膚乾燥。
4.術前套用肥皂水、清水清潔大腿內側及陰道,再用1∶2000新潔爾滅溶液或1∶5000升汞溶液沖洗陰道消毒。

適應證

尿道摺疊術適用於伴有陰道前壁脫垂、子宮脫垂的壓力性尿失禁患者。

禁忌證

尿道狹窄並發急性或亞急性尿道炎,或有瘺道者,禁忌尿道吻合術,宜先行恥骨上膀胱造口術,待炎症或瘺道治癒後3個月再行尿道手術。

手術步驟

大體步驟如下:
1.體位;取膀胱截石位或伏臥位。
2.暴露:導尿後,以陰道拉鉤暴露陰道及宮頸,充分暴露膀胱頸部及尿道上部之陰道壁。
3.切開和分離陰道黏膜:上自陰道穹窿,下達尿道外口下約1厘米,沿中線縱行切開陰道前壁黏膜4~6厘米。將切開的陰道黏膜用鼠齒鉗夾持,並與下面之筋膜做鈍性分離達2~2.5厘米寬,如陰道筋膜與尿道筋膜癒合緊密不易分離時,用鈍彎頭剪刀銳性分離之。
4.摺疊縫合。用4號絲線在上尿道兩側深部的筋膜上作褥式縫合,膀胱頸兩側以7號絲線同法縫合,在結線前將導尿管拔掉。對膨出嚴重者,可以用同法加固縫合一層。
5.縫合陰道黏膜,將多餘的陰道黏膜剪除,用0號腸線間斷縫合陰道黏膜。

併發症

尿道周圍炎、尿道周圍膿腫,甚至向陰囊會陰部穿破,形成經久不愈的尿道瘺,常並發尿路及生殖道感染,有的病例還出現恥骨上膀胱造口。

注意事項

1.術後12小時取出陰道內的紗布。
2.留置導尿,持續引流尿液,保持導尿管通暢。術後5~7天拔除導尿管,觀察排尿情況。
3.使用抗菌藥物預防感染。

術後護理

1.保持大便通暢,避免因排便時腹壓增加使懸吊縫線撕脫。
2.臥床休息1周,如有咳嗽應予治療。2~3個月後方可行重體力勞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