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萼蠅子草

腺萼蠅子草

腺萼蠅子草Silene adenocalyx Williams)為石竹目石竹科蠅子草屬的植物。分布於中國大陸的西藏等地,生長於海拔3,200米至4,300米的地區,常生長在高山灌叢草地或山麓礫石灘,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腺萼蠅子草
  • 拉丁學名:Silene adenocalyx Williams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木蘭綱
  • :石竹目
  • 石竹科
  • 蠅子草屬
  • :腺萼蠅子草
  • 分布區域:我國西藏(林芝、拉薩、乃東、米林)
  • 拼音:xiàn è yíng zi cǎo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本種提示,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莖俯仰,長25-40厘米,多分枝,密被短腺毛,有時僅上部被腺毛。葉片卵狀披針形至披針形,長1.5-2.5厘米,寬5-10 (-12) 毫米,基部圓形,頂端漸尖,兩面密被短柔毛,邊緣具腺毛,具1或3條基出脈。
腺萼蠅子草
腺萼蠅子草
二歧聚傘花序稀疏,常具數花;花梗細,長1-2.5厘米,被腺柔毛;苞片披針形,長8-10毫米,被短柔毛;花直立,直徑約11毫米;花萼筒狀棒形,長約(10-) 15毫米,直徑約3毫米,基部截形,外面密被短腺毛,縱脈深綠色,萼齒狹披針形,長約5毫米,頂端漸尖,被短腺毛,邊緣具短緣毛;雌雄蕊柄長約3毫米,無毛;花瓣白色或淡紅色,爪楔狀倒披針形,長約10毫米,無毛,耳三角狀,全緣或微齧蝕狀,瓣片輪廓長圓形,長約5毫米,淺2裂達瓣片的1/3,裂片頂端斜形,全緣或具缺刻;副花冠片近方形,長約1.5毫米,具缺刻或鈍齒;雄蕊和花柱微外露。蒴果卵形,長約8毫米;種子未見。花期7-8月。
本種與拉薩蠅子草仁 [S. lhassana (Williams) Majumdar] 相似,區別在於:全株密被腺柔毛;花萼筒狀棒形,長約15毫米,密被短腺毛,脈不明顯;萼齒狹披針形,長約5毫米,頂端漸尖等。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3 200-4 300米高山灌叢草地或山麓礫石灘。

分布範圍

產我國西藏(林芝、拉薩、乃東、米林)。模式標本采自江孜。

本種提示

本種與拉薩蠅子草仁 [S. lhassana (Williams) Majumdar] 相似,區別在於:全株密被腺柔毛;花萼筒狀棒形,長約15毫米,密被短腺毛,脈不明顯;萼齒狹披針形,長約5毫米,頂端漸尖等。
腺萼蠅子草
腺萼蠅子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