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脂垂

腸脂垂

為結腸帶附近漿膜下脂肪局部聚集所形成的許多大小不等、形態各異的突起。多見於盲腸和乙狀結腸,在腸道外科手術中常作為辨認結腸的標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腸脂垂
  • 外文名:Intestinalfathanging
解剖結構,相關疾病與治療,鑑別診斷,

解剖結構

1、腸脂垂的供血動脈來自結腸動脈邊緣支,其小分支進入腸脂垂,而靜脈回流至一彎曲且管徑窄小的靜脈,這一血供特點加上腸脂垂內脂肪多而重,末端遊動度大,大大增加其扭轉和梗當機率,從而導致局部缺血引起炎症和周圍水腫。
2、乙狀結腸、盲腸處有大量的較大腸脂垂,乙狀結腸彎曲度大,腸脂垂旋轉和扭絞更易發生腸脂垂炎,這與該病患者腹痛常發生於左、右下腹有關。據文獻報導,腸脂垂炎的病理組織變化與發生時間有關,早期呈栓塞脂肪組織的充血,隨之發生繼發性炎性改變,大量中性粒細胞和淋巴細胞浸潤,最終壞死組織為纖維組織所代替。

相關疾病與治療

1、原發性腸脂垂炎是一種良性自限性疾病,其臨床表現為腹部疼痛,白細胞和血沉多正常或輕微升高,與急腹症早期表現極為相似,常誤診為闌尾炎、Meckel′s憩室炎或膽囊炎等常見病。腸脂垂炎可於任何年齡發病,發病高峰在40歲,男性高於女性。臨床症狀往往很明顯,但全身反應表現多不嚴重為其特點。
2、影像學檢查
①病常見CT表現為:①結腸系膜對側鄰近腸管的環形脂肪密度腫塊影;②病灶中央見點狀、線狀或圓形高密度影;③周圍脂肪間隙可見索條狀高密度影;④病灶相鄰的腸管壁增厚,但較少見,腸管周圍無明顯積液。有研究發現周圍伴索條狀滲出影的高密度環可出現於所有的腸脂垂炎病例中,而病灶中央點狀或線狀高密度影的出現機率僅為42.9%,故此徵象的缺乏並不能排除腸脂垂炎的診斷。
②超聲表現早期為高回聲區中含低回聲結節;進展期為高回聲區內有帶狀低回聲環繞成結節狀;恢復期為瀰漫性高回聲中間斑點樣強回聲。高回聲呈橢圓形,邊界欠清,不可壓縮,伴/不伴周圍脂肪浸潤,多與腹壁粘連而無移動。團塊易扭轉導致出血壞死引起周圍炎症。CT在肥胖患者及腸氣過多者優勢更大。

鑑別診斷

1、網膜梗死的典型CT表現為腹直肌深部、橫結腸前側或降結腸前內側的單發的不均勻密度腫塊,與腸脂垂炎相比,病灶一般較大,邊緣無高信號環,與腸管有一定距離,一般不引起腸管壁的增厚。
2、急性憩室炎:多見於憩室頸部梗阻繼發的局部炎症,與腸脂垂炎相比,發病年齡較高,80歲人群中可達80%左右。與急性腸脂垂炎相比,憩室炎患者易表現為噁心、嘔吐症狀,且白細胞計數增高,腹痛範圍廣泛,反跳痛較輕。急性憩室炎的CT表現為結腸憩室的炎性改變、結腸系膜的膿腫形成以及相鄰結腸壁的增厚,可伴有腸腔周圍脂肪間隙的條索狀滲出、氣體或液體的積聚等
3、腸脂垂炎呈與腸管相連的、小的、局灶性病灶,不累及小腸系膜,而腸系膜脂膜炎病灶範圍常較大,多發生於小腸系膜的根部,偶爾也可累及結腸系膜,少見於胰腺周圍、大網膜、腹膜後等區域,儘管鄰近結腸的腸系膜脂膜炎病灶不易與腸脂垂炎相鑑別,但由於其病灶邊緣缺乏高密度環和中央點狀或線狀高密度影,有助於二者鑑別。
4、治療。腸脂垂炎患者均可保守治療,一般不需要手術干預及長期抗生素治療。但對於有合併症且免疫力較差老年患者,需進一步檢查以除外其他先天畸形和腫瘤,手術治療可避免膿腫和粘連形成,可防止病情進一步演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