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手法治療

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手法治療

共69例,其中,男42例,女27例,年齡在18歲-60歲之間,病程10天至10年,平均5年零5天。患者均經臨床查體及CT確診,其中腰2-3間隙7例,腰3-4間隙14例,腰4-5間隙18例,腰5骶l間隙6例,兩個間隙以上者14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手法治療
  • 外文名:Manipulation treatment of lumbar disc herniation
1資料與方法1.1資料病歷選擇較為典型的腰椎間盤突出症病人,所選病人均無心、腦、肝、腎及內分泌系統病史,就診時查體血,尿常規,肝功,心電圖及胸透均無異常。1.2方法1.2.1手法復位方法:視病人體型及患病視病人體型及患病節段手用斜板,後伸扳及定點旋轉復位等態復手法,患椎復位成功後,可聞及咔嗒聲,然後在復位的基礎上,施以點、壓、揉、推、按等理筋手法,隔日一次,5天為一療程,患者治療前及治療後一周,均行微循環檢測。1.2.2微循環檢測:患者取平臥位,足趾與心臟在同一水平,在18℃-28℃以觀察室內靜臥20min-30min後,採用徐州光學儀器總廠生產的WX-6型微循環觀測儀,觀察患足第二趾甲襞微血管的形態,流態及襻周狀態等16項指標,採用田牛加權積分法。1.3結果:手法復位治療後甲襞微循環各項積分明顯低於治療前,治療前後各積分值有顯著差異(P<0.01)。積分越低為效果越好。2討論腰椎間盤突出症發生時,患者表現為腰部疼痛,活動受限,患肢疼痛,相應神經支配區肌力感覺減退和間竭等跛行等症狀。引起上述症狀,突出的椎間盤組織相應神經根的牽張和擠壓是主要原因,由神經根發生的支配骨骼肌隨意運動的傳出纖維和軀體感覺傳入纖維,軸突外包髓鞘,一方面在脊神經根處受到突出椎間盤的壓迫時,局部即可繼發血液,體液流動不暢,組織水腫等一系列變化,另一方面,受到神經根周圍炎症的刺激,造成兒茶酚胺釋放增多,則反射性引起下肢血管疼攣,引起患肢微循環障礙。手法復位成功後,可使髓核部分或完全還納,或可因作用於椎間盤的力量使髓核破裂,分離,消除了突出物原有的張力,改變其與硬膜囊及神經根的關係,客觀上使椎間孔開大,神經根區域容積相對增加,有利於椎間盤,韌帶和關節囊水腫的消退,靜脈回流的改善,促進神經根周圍炎症消退。隨著致病因素的消除,正常的神經衝動可傳至下肢血管壁,使痙攣的微動脈擴張,刺激肌肉內血循環灌注量增加,血管舒縮功能正常,微循環改善,因此,微循環檢測可對腰椎間盤突出症以診治具有更客觀真切的參考價值。3護理除一般骨科護理外,應注意以下問題。3.1急性期應臥床(硬板床)休息,以減輕椎間盤所承受的壓力,並使突出的髓核回縮及破裂的纖環修復。3.2手法復位時,手法及用力應恰當,以避免神經損傷。3.3手法復位後應注意觀察病人的腰部,患肢的疼痛症狀及肢體活動情況,若症狀無改善或加重,應及時查原因補救。3.4炎症明顯時,可配合套用激素及抗菌素治療。3.5長期臥床病人要堅持床鋪清潔,平坦,同時指導病人翻身,不要使身體扭轉,以免影響治療效果。3.6堅持理療,推拿,按摩,促進局部組織血液循環有助於恢復,並逐步進行背肌鍛鍊,以利於症狀消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