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耳穴

脾耳穴,耳穴名。位於BD線下方,耳甲腔的後上方,肝穴的下方,在肝硬化腫大區與血液點穴之間,耳輪腳消失的部分上後方的下緣處,即耳甲13區。主治食欲不振,腹脹,腹瀉,便秘,功能性子宮出血,白帶過多,內耳性眩暈等。一般用埋針、壓籽法、刺血法等進行刺激。

基本介紹

  • 隸屬:耳穴
  • 穴性:陽
  • 主治:食欲不振,腹脹,腹瀉等
  • 診斷作用:診斷脾病的重要參考穴
  • 分布:耳甲腔
  • 功能:調節陰血,宣肺健脾,益氣助正等
  • 操作:埋針、壓籽法、刺血法等
  • 主要配伍:配小腸、胃、交感治腹脹、腹瀉等
診斷作用,功能作用,穴性,定位,主治,操作,功效,配伍,附註,相關論述,

診斷作用

本穴是診斷脾病的重要參考穴。凡該穴出現紅腫充血、隆起凹陷及蒼白,電測該穴陽性或壓痛明顯者,可以確診脾胃有病變,若要明辨其性質,應視其他穴位分析。
常見的脾穴變化與其對應的病症如下:
1.脾穴出現網狀的血管或白色的片狀增厚,這是脾腫大的表現。
2.脾穴出現點狀、片狀的紅暈,這是伴隨胃、肝等疾病出現的。如同時在胃穴處有相應的陽性反應,是胃炎或胃潰瘍的表現;如同時在肝穴有相應的陽性反應,則是肝炎的表現。
3.脾穴出現點狀、片狀的白色,周圍有紅暈或片狀的增厚,同時小腸穴出現了陽性反應,是慢性腹瀉的表現。
4.瘧疾的患者其脾穴也會出現點狀、片狀的紅暈或暗紅。

功能作用

調養陰血,宣肺健脾,益氣助正,和胃通絡,除濕固脬等。

穴性

陽。

定位

位於BD線下方,耳甲腔的後上方,肝穴的下方,在肝硬化腫大區與血液點穴之間,耳輪腳消失的部分上後方的下緣處,即耳甲13區。

主治

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口腔炎,口瘡,胃炎,胃潰瘍,胃下垂,胃竇炎,胃神經官能症,腹脹,腹瀉,便秘,頭暈,月經不調,功能性子宮出血,崩漏,白帶過多,內耳性眩暈,營養不良症,肌萎縮,重症肌無力,脫肛,內臟下垂,子宮脫垂,痔瘡,濕疹,出血症,貧血,白血球減少症,脈管炎,無脈症,牙齦出血,皮下出血,便血,水腫,浮腫,咳嗽,喘息,痰鳴,氣管炎,肺結核,急、慢性傳染性肝炎,門靜脈高壓症,瘧疾,急、慢性腎炎,脂溢性皮炎,麥粒腫,霰粒腫,脂溢性皮炎,不明原因低熱,凍瘡(1-2攝氏度)等。

操作

一般用埋針、壓籽法、刺血法等進行刺激。
針法:
(1)將耳穴消毒後,用半寸毫針快速刺入穴位0.1-0.2寸(深度一般為0.3厘米左右),運針1-2分鐘,針感局部痛,留針20-30分鐘。
(2)耳針療法:取胃、大腸、小腸、肝、腎、交感、神門,每次酌取3-5穴。急性腹瀉宜中強刺激,每日治療1次。慢性腹瀉宜輕刺激,隔日治療1次。
耳穴壓療法:治腹脹、腹痛。將王不留行子用茴香、延胡索等醋制,然後用麝香虎骨膏貼於耳穴。耳穴注射療法:治內耳眩暈。兩耳常規消毒,選2毫升注射器1具,5號針頭1個,吸1%-2%普魯卡因1毫升(注射前作過敏試驗),垂直刺入耳尖,再將藥物徐徐注入,每穴0.5毫升,每日1次。

功效

本穴屬陽性,故有調養,補益,燥濕,理氣之功。“脾主運化”,有化五穀、生營血、營養肌肉、健脾補氣的功能。因此可治療消化系統疾病,如消化不良、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脾統血”,故可治療血性疾病、血液病、貧血等。“脾主肌肉,其華在唇”,故可治療肌營養不良、肌無力、各種原因引起的肌萎縮恢復期、口唇炎及潰瘍等。此外對脫肛、內臟下垂、脾陽不振的慢性腹瀉等也有效。
本穴為強壯穴,可預防感冒;能改善機體的免疫機能;還可治療口腔炎;有收斂作用,可用於皮膚滲出性病變等;還可用於斜視、痰液黏稠不易咯出者。

配伍

配小腸、胃、交感治腹脹、腹瀉;配胃、肝、胰膽、小腸治便秘、食欲不振等;配子宮、內生殖器、肝治功能性子宮出血、白帶過多;配內耳、腦、枕、腎治內耳性眩暈等。

附註

本穴和虛穴均屬陽性,都有健脾益氣,扶正升清,實四肢、充體力之功,但本穴還能祛邪治療肺結核、濕疹、肝炎等症,扶正與祛邪並用,可用於疾病的各個時期;而虛穴多限於扶正,僅用於疾病的虛損階段。兩穴同中有異,對同症者常常配合套用以加強治療功效。

相關論述

《全國針刺麻醉資料彙編》:“脾 在左肝耳穴的下半部(此區在右耳的為肝穴)。”“脾穴 有鬆弛肌肉的作用。”
《耳針》:“脾 脾主運化,有化五穀,生營血,營養肌肉,健脾補氣的功能。主治消化不良,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等病。脾統血,可用於出血性疾病,血液病,貧血等。脾主肌肉,它的功能盛衰常反映在口唇,故用於治療肌營養不良,肌無力,各種原因引起的肌萎縮恢復期,口唇炎及潰瘍等病。並對中氣下陷的脫肛,內臟下垂和脾陽不振的慢性腹瀉等也有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