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骨髓炎

脊柱骨髓炎

脊柱骨髓炎又稱化膿性脊柱炎,脊椎骨髓炎並非十分少見,但急性發病者僅占50%左右,半數患者為亞急性或慢性過程。

基本介紹

  • 西醫學名:脊柱骨髓炎
  • 所屬科室:外科 - 神經外科
  • 發病部位:脊椎
  • 主要症狀:疼痛
  • 傳染性:無傳染性
  • 是否進入醫保:否
疾病簡介,病理改變,臨床表現,疾病診斷,診斷,鑑別診斷,疾病檢查,治療措施,

疾病簡介

由於臨床表現不一,受累部位不同,出現症狀及體徵各異,故常被誤診或漏診。常見的致病菌是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鏈球菌綠膿桿菌等。感染途徑以血源性感染為多見。其次為脊柱手術,腰椎穿刺,局部開放性損傷等直接引起脊椎感染,少數為鄰近脊椎的感染灶,如膿腫、褥瘡等蔓延而來,由於臨床表現不一,受累部位不同,出現症狀及體徵各異,導致化膿性脊椎骨骨髓炎常出現誤診或漏診。

病理改變

發病部位以腰椎最多,其次是胸椎頸椎。病變為首先侵犯椎體中心,即紅骨髓集中的部位,然後向椎間盤或向椎弓擴張,很少一開始就先侵及椎弓。由於椎骨血運豐富,故很少形成大塊死骨。典型病變,最初為骨質破壞,骨質吸收,使骨質呈斑點狀或蛀狀骨質疏鬆。軟骨板或皮質破壞後形成椎旁膿腫,順軟組織間隙蔓延破潰至皮膚,形成竇道。由於化膿性脊椎炎是骨破壞和新骨形成同時進行,隨著病變的進展,骨質逐漸增生,骨密度增高,骨質硬化,故在脊椎骨骨髓炎,很少發生椎體塌陷、楔形變、或後突畸形。到晚期可出現大量新骨,骨橋形成或椎間融合。

臨床表現

本病大部分可出現急性腹痛,神經根性痛,髖關節痛,或嚴重敗血症等症狀。在一些病例中,炎性細胞浸潤椎旁軟組織可形成椎旁膿腫,表現為受累椎體、椎間盤及相鄰椎體的椎旁軟組織增厚,橫斷面病變呈環繞椎體的軟組織腫塊影,膿腫範圍累及硬膜外間隙可致使硬膜囊腹側受壓呈弧形改變,嚴重時累及脊髓,甚至脊髓嚴重受壓變形,引起截癱。

疾病診斷

診斷

1、症狀表現:脊椎炎時,患者主要表現為持續高燒、寒戰、脈快、煩躁、神志模糊等全身中毒症狀、局部劇疼,椎旁肌痙攣,脊柱活動受限,棘突壓痛,明顯叩疼等典型病程及臨床表現者僅為20%左右。大部分則以急性腹痛,神經根性痛,髖關節痛,或嚴重敗血症等臨床表現為主,待全身症狀好轉後,局部症狀和體徵才趨於明顯。甚至有些病例一開始即為亞急性或慢性表現,而被誤診為結核。2、診斷,以下幾點有助於脊椎骨髓炎的診斷:(1)、有典型的臨床及其他系統化膿感染病史;(2)、臨床有發熱,腰背部劇痛及白細胞計數升高等症狀及深部叩擊痛;(3)、MRI表現為椎體呈長T1、長T2異常信號,FLAIR序列及增強掃描對明確診斷有很大幫助;(4)、抗感染治療有效。

鑑別診斷

本病需與以下的疾病進行鑑別,多採用MRI為手段進行鑑別:1、脊椎結核椎體及附屬檔案破壞變形,呈長T1、長T2信號改變,椎體邊緣信號異常部分與正常分界模糊,椎間盤失去正常形態及信號,呈不同程度的腫脹增厚或破壞、碎裂,椎間隙有不同程度狹窄,呈長T1、更長T2改變,椎前、椎旁軟組織腫脹,T1WI上與肌肉組織相似,T2WI上信號更高,邊緣有線樣低信號影可能為膿腫壁,增強掃描後,受累椎體、間盤及寒性膿瘍的周邊有異常對比增強。臨床有結核病史及結核中毒症狀。2、脊椎骨轉移瘤病變椎體在T1WI上呈境界清楚的低信號,T2WI上呈高或等-低信號,椎間盤形態、信號正常,未見破壞改變,腫瘤易累及椎弓根和附屬檔案。增強掃描後,病變椎體內可見異常對比增強。3、免疫性椎間盤炎通過影像學方法鑑別脊柱化膿性骨髓炎與免疫性椎間盤炎很困難。MR檢查示椎體破壞,信號呈長T1、長T2改變,椎間盤呈不同程度的腫脹增厚或破壞、碎裂。患者體溫升高,套用抗生素治療有效是脊柱化膿性骨髓炎的診斷要點。免疫性椎間盤炎患者無細菌感染徵象,體溫一般不升高,並且使用抗生素治療無效。其致病機制為椎間盤中的膠原組織激活機體免疫系統,產生遲發T淋巴細胞和細胞毒性T細胞介導的細胞免疫應答,形成抗原抗體複合物,引起變態反應性炎症,即椎間盤炎。 4、退行性病變椎體邊緣可有增生改變,相鄰椎體邊緣T1WI呈低信號,T2WI呈高信號,椎體邊緣信號異常部分與正常部分分界清楚,附屬檔案無破壞。椎間盤變性改變:T1WI,T2WI上均呈低信號。椎旁軟組織正常;行Gd-DTPA增強掃描椎體終板及相鄰椎間盤不強化。

疾病檢查

本病的檢查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1)、化驗檢查:早期白血球計數升高,有明顯核左移現象,血沉增快。血培養可能為陽性,在CT引導下行局部穿刺吸引及活檢,將抽出膿液作塗片及細菌培養,將取出的組織作病理檢查,可作出直接診斷。 (2)、同位素掃描:急性化膿性脊椎炎早期,可出現患椎同位素濃聚現象,同位素掃描雖為非特異性檢查,但對尋找病灶,確定病變部位有一定幫助。(3)、X線及CT檢查:發病2周內普通X線片可無任何異常發現,斷層攝影或CT掃描,有時可見有局限性骨質吸收或斑點狀骨質破壞。隨著病變的進展,軟骨板可出現破壞,椎體邊緣模糊呈毛刷狀。繼而椎旁軟組織腫脹,椎間隙變窄骨密度增加,骨質硬化,骨橋形成等,在早期影像學不能作出明,確診斷時應及時在CT引導下作診斷性穿刺。

治療措施

對急性化膿性脊椎炎早期診斷常有一定困難,易與敗血症,腰部軟組織化膿性感染相混淆,凡疑有化膿性脊椎炎者,均應按本病儘早治療,邊治療邊進一步檢查,以免延誤有效的治療時機。
“生物超氧多維愈骨術”是國務院特殊津貼骨科專家、骨髓炎泰斗王淑玉教授,根據近50年一線治療、上萬例臨床病例經驗,聯合我國多位藥理學、病理學頂級專家以及多位權威外科專家,針對傳統骨髓炎治療反覆發作和過度截肢的狀況,創新性研發出的針對個體病例運用最低程度損傷、一次性治癒各種程度骨髓炎,重建患病部位功能的全新治療技術。這項技術徹底告別了傳統骨髓炎治療創傷大,易截肢,易復發的弊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