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外科新進展

脊柱外科新進展

《脊柱外科新進展》是2019年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葉啟彬、匡正達、陳揚、吳占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脊柱外科新進展 
  • 作者:葉啟彬、匡正達、陳揚、吳占勇
  • 出版社: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
  • ISBN:9787567911468
內容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每年都有許多脊柱外科新進展出現,新的診斷手段,新的手術方法,新的外科技術,新的內固定材料;生物力學的套用,相關基因的發現等,加速了脊柱外科的發展步伐。
  當今,中國脊柱外科已基本上與世界脊柱外科發展同步,也取得了許多長足的進步。市面上各種版本的脊柱外科書籍,從不同角度反映著我國脊柱外科的進步!
  《脊柱外科新進展》是在《脊柱外科新手術》第1、2版的基礎上,重新編寫的。在編寫時邀請了國內外一些在相關領域有專長的知名專家賜稿,增添了不少新的內容和新進展。代表當前脊柱外科發展方向的微創技術、非融合技術、生長中兒童脊柱側彎的新治療技術和3D列印技術在脊柱外科套用等,都在《脊柱外科新進展》中做了比較詳細介紹,對一些方法的成功和失敗的原因,也試圖做了一些評述,希望在成功的基礎上更進一步發展,在一些問題上避免失望的重複。對患者而言,還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還有許多手術風險較大的問題,我們醫生仍然束手無策。不低的手術翻修率;還有一些手術似乎並沒有給患者帶來好處,一次次手術並沒有控制患者病症的發展……我們還面臨許多挑戰性的問題。
  在《脊柱外科新進展》編寫時,重點放在最近十多年來的新進展上,但為了照顧脊柱外科發展進程的連續性,將一些經典的手術方法,許多大家已經比較熟悉經典論述,還是包括其中,但儘量縮減,俾使年輕讀者在領略新進展、新知識的同時,告訴他們這段曾經存在過的歷史,使他們能看到許多現今的手術方法發生髮展的軌跡和脈絡,能對脊柱外科的歷史有一些粗略的連貫的認識,也許有利於創新和發展。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脊柱的臨床解剖學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脊柱的軟組織
第三節 椎管及內容物
第四節 脊髓與馬尾神經的套用解剖
第五節 脊柱的發育與畸形
第六節 經椎弓根脊柱內固定的臨床解剖學
第三章 脊柱側彎
第一節 脊柱側彎的診斷與治療的基本理論
第二節 特發性脊柱側彎
第三節 先天性脊柱側彎
第四節 神經肌肉型脊柱側彎
第五節 神經纖維瘤病合併脊柱側彎
第六節 間質病變合併脊柱側彎
第七節 後天獲得性脊柱側彎
第八節 成年人脊柱側彎
第九節 合併脊柱側彎的畸形綜合徵
第十節 先天性脊柱側彎合併脊髓縱裂或畸胎瘤
第四章 脊柱側彎的治療
第一節 脊柱側彎治療方法的選擇
第二節 脊柱側彎的後路手術治療
第三節 傳統的脊柱側彎手術方法的回顧
第四節 近代脊柱外科後路手術矯正進展
第五節 全椎弓根螺釘技術矯治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
附:中國人椎弓根的套用解剖研究
第六節 胸腔鏡技術治療脊柱側彎進展
第七節 俄式脊柱內矯正器治療脊柱側彎
第八節 脊柱側彎前路手術
第九節 脊柱側彎的輔助手術
第十節 脊柱側彎合併截癱的治療
第十一節 先天性脊柱側彎的治療
第十二節 100°以上嚴重脊柱側彎的治療
第十三節 脊柱側彎治療中的失誤和併發症的探討
第五章 生長中兒童脊柱側彎的治療
第一節 生長中兒童脊柱側彎治療的探索
第二節 治療早發兒童側彎的生長棒技術的回顧與評論
第三節 垂直可延伸式人工鈦肋技術
第四節 Shilla引導生長棒技術
第五節 騎縫釘技術
第六節 螺釘栓拉技術
第七節 雙棒生長棒技術
第八節 磁力控制生長棒技術
第九節 脊柱側彎板棍矯正系統治療生長中兒童脊柱側彎
第十節 生長棒矯正生長中兒童脊柱側彎失敗的原因分析及成功要素探討
第十一節 兒童脊柱側彎PRSS矯治調控作用的影像學研究
附:WJ3-D法對脊柱側彎頂椎區椎間融合程度的檢測研究
第十二節 兒童脊柱側彎PRSS矯正術後復發加重的預測研究
第六章 脊柱後凸畸形的診斷與治療進展
第一節 強直性脊柱炎
第二節 創傷性與結核性後凸畸形
第三節 先天性脊柱後凸畸形
第四節 一期後路全椎體切除與固定治療脊柱後凸畸形
……
第七章 椎弓不連及脊椎滑脫
第八章 脊柱非融合技術(半剛度固定)
第九章 脊柱的退行性變及椎管狹窄
第十章 脊柱損傷
第十一章 脊髓損傷
第十二章 頸椎病的外科治療
第十三章 脊柱、脊髓腫瘤的診斷與治療
第十四章 腰椎間盤突出症
第十五章 脊柱感染
第十六章 脊柱骨質疏鬆症與外科處理
第十七章 3D列印技術在脊柱外科臨床中的套用研究
第十八章 脊柱手術的麻醉
第十九章 脊柱外科術前、術後護理新理念
第二十章 與脊柱手術疾病症狀相關聯疾病的認識與處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