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三川

胭脂三川是胭脂川、中砥川、蘇集川的統稱,位於康樂縣中部,洮河下游西側。胭脂三川因林草豐茂,土壤熟化層厚,土質肥沃,雨水充沛,自然條件優越,適宜作物生長,自秦漢以來,就有"胭脂三川米糧川"之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胭脂三川
  • 定義:胭脂川、中砥川、蘇集川的統稱
  • 位置:康樂縣中部,洮河下游西側
  • 優勢:康樂縣中部,洮河下游西側
簡介,人文歷史,

簡介

相傳,胭脂川因盛產胭脂赤兔馬而得名。據《臨洮府志》、《河州志》載,三國時呂布所乘胭脂馬出於胭脂川。
胭脂三川境內河流縱橫,水利資源豐富。發源於白石山的胭脂河、中砥河、蘇集河縱貫十個鄉鎮,至縣城交匯成三岔河,是該地區農業生產和人畜飲水的命脈。丘陵河谷地帶是縣域主要農耕區,茂密的植被,廣布的森林,溫濕的地理環境為農作物的生長提供了有利的氣候條件。

人文歷史

據從胭脂河流域出土的五色糧食來看,大約距今一萬五千年前,就有先民們在胭脂三川耕作生息。已出土的石刀、石斧、石鏟、石鑿、石錛等石器農具,和春耕戰國時期的刀幣、秦朝的圓形方孔半兩錢、漢朝的五銖錢,還有形成於明清時期的馬家集、蘇家集、辛家集、高家集、黨川堡等集市(主要進行柴草、糧油、木炭、牲畜的交易),都證明胭脂三川自古以來農業發達,糧食充足,從而也推動了商業的發展。 在明初實行移民定邊時,陝西、山西、江蘇、山東等地的移民就進入胭脂三川地區屯墾。現在的童家寨、夏家寨、張家寨等地名就是當時軍屯民墾的聚集點。至明中葉時,由中原遷徙而來的回漢民族與當地的原住居民在這裡繁衍生息,開墾荒地,發展農業。《明太祖洪武實錄》載。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三月,戶部尚書趙勉言:"陝西臨洮、洮西、河州等衛軍士屯田,每歲所收,谷種外餘糧請以十分之二上倉,以給士卒之城守者,上從之。"可見,這些地方軍屯的收成,不僅可以留下谷種和種田軍士的口糧,還可以撥出十分之二的收成,供給守御軍士的口糧。這樣,既可以大大減輕國家遠道運糧的負擔,又可鞏固邊防。到清乾隆、道光時期,朝廷輕賦役、興水利(《狄道州志》),當地農業生產已發展到一定水平。胭脂三川糧草充裕,六畜興旺,又是"蘭岷公路的盲腸地段",交通運輸便利,歷來為兵家籌糧之地。歷史上,西漢的李息、徐自開邊屯墾,宋代的王韶西進,宋理宗寶慶三年(1227年)蒙古軍攻洮、河州,忽必烈南下平定大理,明神宗萬曆十八年(1590年)七月,青海蒙酋火落赤屯兵朱家山,民國32年(1944年)甘南農民起義,中國工農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途經康樂進行休整等,都是從胭脂三川籌集糧草,充實軍需,補給供養的。1949年8月人民解放軍西進時,縣城、蘇家集、馬家集設立支援前線供應站,前後共籌集麵粉63000斤,燒柴6萬斤,麥草57萬斤。1951年1月給中國人們志願軍送人民幣100萬元,捐獻飛機、大炮款19億多元,支援解放西藏戰馬40匹,馱騾12頭。 胭脂三川傳統的糧食作物主要有小麥、黑麥、蠶豆、豌豆、扁豆、青稞、蕎麥、糜子、穀子等,油料作物主要有胡麻、芸芥、黃芥等。這裡所產的雜糧所含營養成分全面,如蕎麥不僅養分含量高,而且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據《本草綱目》記載,蕎麥性味甘,有"降寬胸,除積活,逐濕益脾"的功效,經常食用可預防高血脂引發的高血壓、糖尿病,並可起到止咳化痰、軟化血管、增強人體免疫力、促進新陳代謝、延緩衰老的作用。青稞是該地區的倒茬作物之一,生長期短,成熟早。莜麥俗稱小燕麥,產量雖低但品質好,多和蠶豆等豆類作物混磨,作為和面,口感好,香味濃。莜麥還是用於煮製甜胚子的上等原料。蠶豆產量高,用途廣,經濟價值高,是很好的養地作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