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蔥菌核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胡蔥菌核病
  • 外文名:Shallot Sclerotinia rot
  • 病原類別:真菌
  • 危害對象:胡蔥、細香蔥、洋蔥
  • 特徵:菌核初為白色
簡介:,形態特徵 :,危害症狀 :,防治方法 :,

簡介:

中文病名 : 胡蔥菌核病
英文病名 : Shallot Sclerotinia rot
病原類別 : 真菌
病原,拉丁文名稱及分類地位 : 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Lib.) de Bary屬子囊菌核盤菌真菌。

形態特徵 :

菌核初為白色,以後表面變成黑色,顆粒狀,大小不等,1-7mm,由菌絲扭集在一起形成。
危害對象 : 胡蔥、細香蔥、洋蔥。
分布 : 僅在南方露地和北方老菜區保護地內零星發病。
侵染循環 : 病菌以菌核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春、秋兩季形成子囊盤,產生子囊孢子,子囊孢子借氣流彈射傳播,或直接產生菌絲傳播蔓延。
發病條件 : 胡蔥生長期溫暖潮濕,或多雨適宜發病。
危害部位 : 此病主要為害鱗莖基部和下部葉片

危害症狀 :

病部呈水漬狀軟腐,在其表面產生濃密的白色絮狀霉層,後期轉變成鼠糞狀菌核,隨病害發展病株腐爛倒折。

防治方法 :

1.收穫後及時清除病殘組織,集中深埋或高溫堆漚。
2.重病地區實行與非蔥蒜類2-3年輪作。
3.加強田間管理,雨後及時排水,降低田間濕度。
4.發病初期施藥防治。
5.貯藏期注意通風,避免貯溫過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