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經甫

胡經甫

胡經甫,著名昆蟲學家、教育家,我國昆蟲學的奠基人之一。祖籍廣東三水,1896年11月21日生於上海。原軍事醫學科學院研究員。1972年2月1日逝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胡經甫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896年11月21日
  • 逝世日期:1972年2月1日
  • 職業:昆蟲學家
  • 畢業院校:東吳大學
  • 主要成就:40年代創作了《中國昆蟲名錄》
    奠基了中國昆蟲學
    寫了《中國醫學動物鑑定手冊》
    為國培養了很多生物學和醫學人才
  • 代表作品:《中國昆蟲名錄》等
基本介紹,個人簡歷,主要論著,生平簡介,教育成就,生物成就,個人品德,

基本介紹

胡經甫(1896-1972),昆蟲學家。原籍廣東三水,出生於上海市。1917年畢業於東吳大學生物系,獲理學學士學位,1919年獲碩士學位。
胡經甫
1922年獲美國康奈爾大學哲學博士學位。軍事醫學科學院研究員。從事生物學和昆蟲教學科研工作50餘年,作出了重要貢獻。所編著的《中國的石蠅》和《中國昆蟲名錄》為中國昆蟲學巨著之一,記載昆蟲25目、392科、4968屬、20069種;抗美援朝戰爭中,參加反細菌戰調查,受到表彰。
1955年選聘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Hu Jingfu(1896-1972) Native of Sanshui, Guangdong Province, Member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since 1955, Entomologist. Studied in America, financially supported by Tsinghua College, 19l9.
胡經甫
1955年選聘為中國科學院生物學部委員(院士)。
昆蟲學家。原名胡宗權,筆名胡烈。祖籍廣東三水,生於上海。
1917年畢業於東吳大學生物系,留校任助教兼研究生。
1919年獲碩士學位,任上海聖約翰大學生物系(今華東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講師。
1919年考取清華學校專科,1920年公費留美,專攻昆蟲學,1922年獲博士學位。
1922-1949年間,歷任南京國立東南大學、蘇州東吳大學、北京燕京大學教授,中國動物學會和北京博物學會會長,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委員。
曾於1946年後兼任過清華大學校醫。
1933年與1941年曾被美國康奈爾大學和明尼蘇達大學先後聘任為客座教授。1953年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研究員、總後勤部衛生部醫學科技委員會常委。還長期任《北京博物雜誌》總編輯。是中國昆蟲學奠基人之一。編撰現代中國昆蟲學巨著《中國昆蟲名錄》,記錄了昆蟲25目、392科、4968屬、 20069種。抗美援朝戰爭中,積極參加反對美帝國主義細菌戰的工作,獲得國家頒發的愛國衛生模範獎狀。由於科研工作成績卓著,曾兩次獲軍事醫學科學院的嘉獎,並於1964年榮立三等功。從1916年起先後發表有關水生植物學、無脊椎動物學和昆蟲學等科學論文90多篇。專著有《無脊椎動物學講義》、《實驗指導》、《中國襀翅目昆蟲志》。
胡經甫(1896-1972):國立東南大學農學院教授(1922)
胡經甫,1917年畢業於蘇州東吳大學生物系,獲理學士學位後,留校任助教兼讀研究生,1919年獲碩士學位。之後,他曾在上海聖約翰大學擔任講師,不久通過了清華大學公費留學美國的考試。1920年秋進入美國康奈爾大學深造,以20個月時間修完博士生課程,撰寫了當時世界上最好水平的“襀翅目形態解剖及生活史研究”論文,獲得博士學位和自然科學Sigma Xi金鑰匙獎。1922年回國任國立東南大學農學院教授,次年回東吳大學生物系任教授。1926~1941年任燕京大學生物系教授。其間1933年去康奈爾大學研究生院昆蟲系任客座教授一年。他在20、30年代曾被選為美國寄生蟲學會中國分會會員、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科學會員、中華海產生物學會會長、中國動物學會會長等職。1941年再次出國講學途中,因珍珠港事件羈留馬尼拉,此時45歲的他立志學醫,就讀於菲律賓大學醫學院,1945年回國後在重慶實習,獲得了湘雅醫學院畢業證書。1951年胡經甫應聘到軍事醫學科學院任研究員,從事醫學昆蟲學的研究工作。1954年應中國科學院之聘,任中國動物圖譜編輯委員會委員。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生物學部委員。
胡經甫
胡經甫在東吳大學生物系學習期間,接受了全面的專業訓練,常野營露宿採集各種生物標本,並專修了動物學、植物學、藻類學、昆蟲學、生物技術等課程,均取得良好成績。他在畢業那年發表了“生物學與中國之關係”的評述性論文,表達了他立志從事生物科學研究的心愿。在讀研究生期間,他在東吳大學學術季刊上發表了數篇論文。1922年,他的博士論文是一篇昆蟲形態解剖學的力作。在這篇論文中,以叉襀屬的代表種 Nemoural vallicularia為模式,從外部形態結構、內部解剖,全面地描繪了骨骼、神經、消化、循環、排泄、肌肉、呼吸、分泌、生殖等九大系統,其中對頭胸骨片、口器、外生殖器的描述尤為詳細。與此同時,他發現該種襀翅蟲稚蟲期9個月內,有22個齡期,並記述了成蟲羽化、交尾、產卵等行為特徵以及幼蟲的棲息、活動、取食、休眠、壽命乃至天敵和體外寄生蟲等都做了詳盡的記載。這項成果是把分類、形態、生物學特性和生態學結合起來系統研究的一個範例,在當時具有世界最高水平。回國後,胡經甫對中國襀翅目昆蟲進行調查研究,1938年發表了名著《中國襀翅目昆蟲志》一書,系統總結了中國的研究成果,描述了襀翅目昆蟲5科、4亞科、32屬和3亞屬的139種。這不僅是中國襀翅目昆蟲研究的里程碑,而且與他的博士論文一樣,同是襀翅目昆蟲研究的世界權威之作。
胡經甫的巨著《中國昆蟲名錄》是他對中國昆蟲學研究史作出的又一重大貢獻。從1929年開始編寫到1933年完成初稿,到1941年曆經12個春秋全部(6卷4286頁)陸續出版。其間他用一年時間,踏遍美、英、法、德、意、比與瑞士等國家的博物館,查對標本與資料。該書首次以現代生物科學分類學的理論,對中國昆蟲作了系統、全面整理,記載了見於我國的昆蟲25目、392科,4968屬,共20069種及其有關文獻資料。後來胡經甫又參加主編了我國第一部《中國重要醫學動物鑑定手冊》,為填補我國醫學昆蟲學的一些空白領域作出了貢獻。
胡經甫在教學工作中也做出了卓著成績。他先後在東大、東吳、燕大、康奈爾四所大學任教,為我國生物學界、醫學界培養了大批人才。他講課條理清晰,重點突出,富有吸引力。他編寫的講義,取材新穎,內容充實,很受學生歡迎。如他寫的《無脊椎動物學》和《無脊椎動物實驗》等,均被視為當時國內優秀的大學教材。

個人簡歷

胡經甫(1896.11.21-1972.2.1),昆蟲學家。原籍廣東三水。1917年東吳大學畢業,1919年獲該校碩士學位。1922年獲美國康奈爾大學哲學博士學位。軍事醫學科學院研究員。
胡經甫
1896年11月21日 出生於上海(原籍廣東省三水縣)。
1913-1917年 東吳大學畢業,獲理學士學位。留校任助教兼讀研究生。
1917-1919年 東吳大學研究生院學習,獲碩士學位。
1919-1920年 任聖約翰大學講師。
1920-1922年 美國康奈爾大學進修,獲博士學位。
1922-1923年 任國立東南大學農學院教授。
1923-1926年 任東吳大學生物系教授。
1926-1941年 任燕京大學生物系教授。
1933-1934年 任美國康奈爾大學研究生院客座教授。
1941-1946年 菲律賓大學醫學院學醫,在重慶實習,獲湘雅醫學院畢業證書.
1946-1949年 任燕京大學生物系教授,兼燕京大學、清華大學校醫。
1950-1952年 在北京個人開業行醫。
1953-1972年 任軍事醫學科學院研究員。
1972年2月1日 病逝於北京。

主要論著

1 胡經甫.生物學與中國之關係.東吳大學丁已同級錄,1917,37-44.
2 Hu Jingfu,W.M.Porterfield.Key to Record of Plant Analysis Shang hai,St John’s University,1920,57.
3 Hu Jing fu.Morphology,Anatomy and Ethology of Nemoura.Bull Lloyd Library,No.23,EntSer,1923(3):48.
4 Hu Jingfu,Chinese Freshwater Sponges:Trochospongilla latouchiana subsp.Sinensis Annandale.(with N.G.Gee).China Journ,1925,3(4):225-228.
5 Hu Jingfu.Chinese Fresh water Sponges:Nudospongilla coggini(Annandale).(with N.G.Gee).China Journ,1925,3(5):285-286.
6 Hu Jingfu.Chinese Freshwater Sponges:Trochospongilla sol(Annandale)(with N.G.Gee).China Journ,1925,3(6):342-343.
7 Hu Jingfu.Chinese Freshwater Sponges:Ephydata borgorensis Weber. (with N.G.Gee).China Journ,1925,3(7):393-394.
8 Hu Jing fu.Chinese Freshwater sponges:Spongilla(stratospongilla) sinensis Annandale(with N.G.Gee).China Journ,1925,3(10): 567-568.
9 Hu Jingfu.Chinese Fresh water Sponges:Spongilla(Stratospongilla) stanleyi leyi Annandale.(with N.G.Gee).China Journ,1925,3(11):609-610.
10 Hu Jingfu.Chinese Freshwater Sponges:Spongilla(Stratospongilla) clementis Annandale.(with N.G.Gee).China Journ,1926,4(3):136-137.
11 Hu Jingfu.Chinese Freshwater Sponges:Spongilla(Eunapius)geei Annandale(with N.G.Gee).China Journ,1926,4(5):235-237.
12 Hu Jingfu.Chinese Freshwater Sponges:Spongilla(Euspongilla)micron Annandale.(with N.G.Gee).China Journ,1926,5(2):87-89.
13 Hu Jingfu.Two New Species of Stoneflies from Nanking.China Journ, 1926,5(6):331-332.
14 Hu Jingfu.Chinese Freshwater Sponges:Spongilla(Eunapius)conifera Annandale.(with N.G.Gee).China Journ,1927,6(5):258-260.
15 Hu Jingfu.The Appendages of the Common Freshwater Prawa.China Journ,1927,7(1):36-39.
16 Hu Jingfu.Chinese Freshwater Sponges:Ephydatia meyeni(Carter) (with N.G.Gee).1927,7(1):40-42.
17 Hu Jingfu.Chinese Freshwater Sponges:(with N.G.Gee).Bull Peking Soc Nat Hist,1927,11(1):1-14.
18 Hu Jingfu.Chinese Freshwater Sponges:Spongilla(Euspongilla)lacustris Linnaeus(with N.G.Gee).China Journ,1927,7(5):258-260.
19 Hu Jingfu.A New Species of Stonefly from Peking.China Journ,1927, 7(6):307.
20 Hu Jingfu.Chines Freshwater Sponges:Spongilla(Eunapius)carteri var. melli.Arndt.(with N.G.Gee).China Journ,1928,8(3):148-150.
21 Hu Jingfu.The Nervous System of the white Grub:Part I.External Characters of the Nervous System.Lingnam Soc Journ,1931,7:651- 664.
22 Hu Jingfu.The Nervous System of the White Grub:Part Ⅱ lnternal Structure of the Brainandthe Ventral NerveC ord.Lingnam Sci Journ, 1931,7:667-694.
23 Hu Jingfu.Aquatic lnsects of China:Introduction.Peking Nat Hist.Bull. 1932,(3)6:59-61.
24 Hu Jingfu.Aquatic lnsects of China:Art,I.Cata1ogue of chinese Gyrinidae.Peking Nat Hist Bull,1932,6(3):63-73.
25 Hu Jingfu.The Studyo flnsectsin China.Peking Nat Hist Bull,1936, 10:17-20.
26 Hu Jingfu.The Stoneflies of China,I.Peking Nat Hist Bull,1936, 11(1):49-82.
27 Hu Jingfu.The Stoneflies of China,Ⅱ.Peking Nat Hist Bull,1936, 11(2):163-189,
28 Hu Jingfu.The Stoneflies of China,Ⅲ.Peking Nat Hist Bull,1937, 11(3):297-307.
29 Hu Jingfu.The Stoneflies of China,Ⅶ.Peking Nat Hist Bull,1938, 12(3):225-252.
30 Hu Jingfu.The Stoneflies of China,Ⅸ.Peing Nat Hist Bull,1938,13 (1):53-87.
31 Hu Jingfu.Catalogus lnsectorum Sinensium.Fan Man lnst Biol,1940, 5:524.
32 Hu Jingfu.Fifth Supplement to the Stoneflies of China.Peking Nat Hist Bull,1948,17(2):145-150.
33 Hu Jingfu.Sixth Supplement to Stoneflies of China.Peking Nat HistBull,1949,17(4):251-256.
34 胡經甫.中國蠓科昆蟲初步名表.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院刊,1956(1):93-98.
35 胡經甫.雲南生物考察報告,襀翅目.昆蟲學報,1962,11(增刊):139-

生平簡介

胡經甫,原名宗權,筆名胡烈。1896年11月21日生於上海的一個書香門第。祖籍廣東三水縣,父母生6子,經甫排行第五,全家生活靠父親教書收入維持。其父畢業於香港皇仁學院,早年因不滿舊式家庭隻身外出,先後在廈門、上海等地教英文,曾在梅溪書院任教。胡經甫出生次年,其父40歲就任蘇州滄浪亭省立高等學堂英文總教席,舉家遷姑蘇安居,因而他自幼在蘇州長大。
胡經甫15歲前,受父親的嚴教善導,在家學習了四書、五經、諸子文選以及中外史、地和數學,尤其是受到良好的英語訓練,以致能順利地閱讀英文《莎氏樂府》、《天方夜譚》和多種文選,並能進行中英文互譯,英語會話流暢。15歲那年,他以同等學歷考入蘇州東吳大學附中3年級,同年蘇州高等學堂停辦,其父退休回上海定居,他單獨留在蘇州上學。兩年後,即1913年,直升東吳大學生物系學習,1917年畢業,獲理學士學位。畢業後留校任助教,兼讀研究生,1919年畢業,獲碩士學位。他在蘇州求學期間,半工半讀,艱苦奮鬥,為了減輕父母負擔,還將幼弟帶到蘇州上學,極力供助幼弟至大學畢業,顯示了刻苦勤奮和孝悌的品德。
胡經甫既是孜孜不倦學習的好學生,又是手腦並用,熱情參加各種業餘活動的活躍青年。當時教會學校盛行童子軍訓練,1915年夏,學校選派他去上海參加童子軍短期訓練,回校後連續當了四年的童子軍“軍長”,在同學中享有威望。他在東吳大學生物系受到全面的專業訓練,常野營露宿採集各類生物標本,並專修了動物學、植物學、藻類學、昆蟲學、生物技術及拉丁文、德文等課程,均取得優秀成績。在讀研究生期間,曾在東吳大學的學術季刊上發表了數篇論文,碩士論文的題目是《蘇州的水蚤》。
康奈爾大學康奈爾大學
胡經甫在完成研究生學習前的青年時代,已經打下了良好的科學文化基礎,掌握了可供廣學博覽的語言工具,更培養了規範、嚴謹的學風,獨立思考的能力和不畏艱難的意志。取得碩士學位後,他曾在上海聖約翰大學擔任講師,不久即通過了清華大學公費留學美國的考試,並於1920年秋東渡太平洋,進入美國康奈爾大學深造,以20個月時間修完博士生課程,撰寫了當時世界最好水平的襀翅目形態解剖及生活史的研究論文,顯示了中國學者的才華,獲得博士學位,受到廣泛讚譽,並獲得自然科學SigmaXi金獎鑰匙。此後,26歲的胡經甫就滿懷以科學振興民族的心愿回國。自1922年9月至1949年6月間,先後歷任國立東南大學農學院、東吳大學生物系和燕京大學生物系教授。20年代和30年代,他曾被選任美國寄生蟲學會中國分會會員,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科學會員,中華海產生物學會會員、會長,中國動物學會會員、會長,中央研究院第一屆評議會評議員等職。他以其卓越的教育和科研成就,成為享譽中外的生物學家和生物學教育家。 胡經甫在燕京大學任教期間,1933年9月曾應美國康奈爾大學研究生院昆蟲系的邀請,受聘為客座教授前往講學。1941年再次出國講學途中,遇珍珠港戰事發生而羈留於菲律賓的馬尼拉,此時他已45歲,在危難時期又立志學醫,就讀於菲律賓大學醫學院,4年中讀完了醫學課程。1945年回國後完成了醫生的實習期,取得了湘雅醫學院的畢業證書。這是他第二次大學畢業。此時年已49歲。由於胡經甫兼具生物學和醫學兩門學科的堅實基礎,因而在任燕京大學生物系教授的同時,還兼任清華、燕京二大學的校醫,並先後為東吳、燕京二大學開設的培養高級醫學人才的醫學預修系執教。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胡經甫在北京個人開業行醫。1951年後,胡經甫欣然應聘到軍事醫學科學院任研究員,從事醫學昆蟲學的研究工作。1954年應中國科學院之聘任中國動物圖譜編輯委員會委員,1955年被推選為上海市政協第一屆委員會委員,同年被聘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
1972年2月1日,因心臟病發作而逝世於北京。

教育成就

中國現代生物學的開拓者和教育家
胡經甫自1917年從東吳大學生物學系畢業後,一直在生物科學的教育和科研園地耕耘,在大學畢業的那年,他發表了《生物學與中國之關係》的評述性論文,表達了他立志從事生物科學研究的心愿。他在文章中寫道:“反顧中國,生物一科罔無所知,非惟不足以利物而用之,反受制於物,以致財源內潰,金錢外流,生計維艱,亂機四伏。”從而列舉研究生物學的八大利益,以精煉的詞句,闡明了植物保護、良種選育、寄生害蟲防治以及森林、人口等重大生物學問題和開展研究的利益所在。如“研究生物學,然後可以鑑別良莠之種,與其選擇方法”,“研究生物學,然後可知森林之利與興辦森林之法”,“研究生物學,可以知害蟲之害與絕蟲之法”等等。他針對當時“吾國生物學程度仍在幼稚時代”的狀況,表示“以提倡生物之學,振興實驗……為一己社會服務之責任”。強烈呼籲“竊願吾人鹹以生物學為有用之科學,而重視之,學校鹹列生物學於學科正宗之列,社會鹹注重生物學之研究與實驗,政府則以生物學之實用施於行政區域”,以“福人民、利社會、鞏國基”。這在當時是向社會倡導生物科學的傑作,對於中國生物學的發展起到了催化促進作用。
胡經甫不僅呼籲社會重視生物學的發展,而且在困難的條件下,勤奮努力,以自身的實際行動來發展中國的生物科學。自1917-1928年間他不僅刻苦攻讀碩士、博士學位,而且利用一切條件進行實地研究,與老師祁天錫合作完成《中國淡水海綿之研究》,並陸續發表了內容豐富的淡水海綿研究論文14篇。他在出色地完成教學、科研的同時,還熱情地參加“中國科學社”在國內提倡科學的活動和生物學界的學術活動。
1924年夏,清華大學開辦“中學生物教員補習班”,他欣然出任主講人;此外他還積極參預組織“北京博物學會”等活動。當時他與老友秉志博士在國內生物學界齊享盛名,因胡經甫在北京,秉志在上海,被時人譽為“南秉北胡”,受到學術界的尊崇。
1926-1949年,胡經甫在燕京大學生物系任教授長達23年,在教學和科研中都做出了卓著成績。他的文化基礎、專業知識和語言才能在教學中都得到充分的發揮。他編寫的講義,取材新穎,內容充實,很受學生歡迎。如他寫的《無脊椎動物學》和《無脊椎動物實驗》等,均被視為當時國內優秀的大學教材。他講課條理清晰,重點突出,富於吸引力,他的黑板字和手繪圖表,均清新悅目。指導學生實習,聯繫實際,生動活潑,使學生印象深刻。他對學生一向誠懇熱情,有求必應,百問不厭。他先後在四個大學任教,為中國生物學界、醫學界培養了大批人才。在老一輩的科學家中,不乏其門牆桃李,如吳光、徐蔭琪、陸近仁、何琦、鄧家棟、祝海如、劉承釗、謝少文、趙修復和林昌善等著名教授皆出自他的門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胡經甫在為部隊培養高級流行病學師資的教學中,或在中國自然疫源地調查的培訓教學中,都是一絲不苟地編寫教材,親自帶領助手到野外選擇實習場地,指導學員野外實習。在編寫中國第一部《中國重要醫學動物鑑定手冊》的過程中,他不僅親自承擔了關於白蛉、蠓、蚋和虻四章的編寫,還針對參加編寫人員經驗不足的情況,熱心講解有關專業知識,並為大家先寫出樣稿,實施具體指導,改稿、審稿都十分認真,反覆推敲,直到科學內容和文字表達上都滿意為止。這種嚴肅認真的態度,對周圍的年輕同事產生了積極而深刻的影響。
胡經甫在晚年為軍內外培養了許多醫學昆蟲專業人才,其中多數已成為醫學科研和衛生防疫戰線上的骨幹。特別是在他的極力倡導和直接指導下,為填補中國醫學昆蟲學中的空白作出了卓有成效的成績。經他指導的學生中,有的已成為蠓科和虻科研究的專家,使中國長期空白的領域得到了較快的發展。
胡經甫還十分注重基礎技術的發展,他不僅善於親自動手製作各種實驗器材和模型,還善於組織人員共同開發。他在東吳大學任教期間,創辦了“東吳生物材料處”,與技術人員一起共同製作各種動植物標本,供應大中學校生物學教學與科研套用。由於標本種類豐富,製作精美,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受到生物學界的歡迎。

生物成就

襀翅目胡經甫於1922年在美國康奈爾大學完成了《襀翅目(叉襀屬)之形態解剖及生活史研究》的博士論文,這是一篇昆蟲形態解剖學的力作。在這篇論文中,以叉襀屬的代表種Nemouravallic-ularia為模式,從外部形態結構,內部解剖全面地描繪了骨骼、神經、消化、循環、排泄、呼吸、肌肉、分泌、生殖等九大系統,其中對頭胸骨片、口器、外生殖器的描述尤為詳細。對肌序結構的剖析與組織切片的顯示,均十分清晰生動。他以難有的毅力,不分晝夜與寒暑,持續全年在自然條件下實地觀察,對其個體生態和生物學特點,作了系統研究,從而發現該種襀翅蟲稚蟲期9個月內,有22個齡期,並記述了成蟲羽化、交尾、產卵等行為特徵以及幼期的棲息、活動、取食、休眠、壽命,以至天敵和體外寄生蟲等都作了詳盡的記載。這項成果是把分類、形態、生物學特性和生態學結合起來系統研究的一個範例,在當時具有世界最高水平。回國後,他對中國襀翅目昆蟲進行調查研究,1938年發表了著名的《中國襀翅目昆蟲志》一書,系統總結了中國的研究成果,描述了襀翅目昆蟲5科、4亞科、32屬和3亞屬的139種,全文225頁,圖版74頁,合計插圖629幅,這不僅是中國襀翅目昆蟲研究的里程碑,它與《襀翅目(叉襀屬)之形態解剖及生活史研究》一文一樣,同是襀翅目昆蟲研究的世界權威之作。
在上述論著中,顯示了深厚的理論基礎,敏銳的觀察能力,嚴謹的學術風範,精湛的實驗和繪圖技術。胡經甫一生堅持研究,直至年過花甲,在視力甚差時仍然親臨現場,親手繪圖。
胡經甫的《中國昆蟲名錄》於1933年完成初稿,1941年全部出版,共6卷,4286頁。自1929年起著手編寫,歷時12個寒暑,長年累月,查閱了浩瀚的文獻資料,編制了難以計數的卡片,傾注了大量心血,廣徵博引,仔細核實,並遠涉重洋,遍訪美、英、法、比、德、瑞士和義大利等國有關的博物館,查對有關中國昆蟲的標本和資料,歷時一年回國,才最後修訂定稿。此後,經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的資助和北平靜生生物調查所的幫助,於1941年將6卷巨著陸續出齊。此書首次以現代生物科學分類學的理論對中國昆蟲作了系統、全面整理,記載了見於中國的昆蟲25目,392科,4968屬,共20,069種及其有關文獻資料。在此書編著過程中,胡經甫家庭連遭不幸,幼子愛妻相繼病逝,給正當盛年,潛心於科學研究的胡經甫以沉重的打擊。他也曾一度感到“心力交瘁,萬念俱灰”,他強忍悲痛,堅持完成了編修校訂工作。
1953年胡經甫到軍事醫學科學院工作後,他已年近花甲,體力視力不佳,仍然孜孜不倦地親身參加各項研究工作。在組織開展中國醫學昆蟲相的調查研究中,他帶領青年學生和助手,言教身傳,到遼東半島和中原腹地進行調查。後來又參加中國第一部《中國重要醫學動物鑑定手冊》的主編工作等,繼續為國防建設做貢獻。

個人品德

為民族振興奮鬥的愛國科學家
胡經甫秉性耿直,是一位富有正義感的愛國科學家。大學時代,他在1917年發表的《生物學與中國之關係》一文中就提出:“觀乎今日20世紀世界之大勢,可知改革、競爭、進化三者與全球各國政府社會人民所傾注。”“維我中華雖雲文化開韌最早,然中更數千年之秕政,民智遏塞,舉凡泰西各國政事學術,吾人多未見聞。”表明了胡經甫對遏塞民智的“秕政”的不滿和要學習現代科學以振興民族的心懷。
1919年“五四”運動期間,東吳大學同學回響北京學生愛國行動,也發動了罷課和遊行示威,但遭到校方無理壓制和威脅。同年5月14日東吳大學同學在上海東吳大學法學院所在地召開校友、學生和家長聯席會。胡經甫以同學會會員、研究生兼助教三重身份,被選為學生會總代表,回蘇州與學校當局談判。當時有可能為此而丟掉碩士學位和飯碗的危險,但他不顧個人得失,在廣大學生、校友的支持下,據理力爭,終於迫使學校接受了學生的條件,完成了同學們的委託。
胡經甫成為兼具生物學和醫學的著名科學家時,40年代國民黨曾多次威逼利誘,甚至派專機接他出任國防醫學院醫學前期教育主任,都受到他的拒絕。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有人串連京、津大學教授搞所謂申請美援簽名運動,以及動員他當國民黨副總統顧問等,他也不為所動。但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不久,當時他雖在個人開業行醫,卻欣然應邀擔任了區保健站站長,負責指導區內的愛國衛生運動。抗美援朝期間,他又滿腔熱情加入了反對細菌戰的專家行列,進行有關調查研究,作出了積極貢獻。在中國愛國衛生運動會議上榮獲“愛國衛生運動模範獎狀”。1953年,胡經甫到軍事醫學科學院工作後,除從事醫學昆蟲學的研究工作外,還受聘兼任了不少其他職務,科研和社會活動十分繁忙,但他都嚴肅認真的態度履行他的職責。尤其在醫學昆蟲學的研究中,以實事求是的學者風度,不擺架子,不爭名利,不因年老體力視力不佳而稍有懈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