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漢賢(廣東航空學校校長)

胡漢賢(廣東航空學校校長)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胡漢賢,又名胡維玩,廣東省開平市百合鎮儒南管理區田樵村人。1884年出生於一個華僑家庭,早年旅居加拿大,在加拿大沙城飛行學校畢業,追隨孫中山參加推翻清朝的革命活動,並曾參加日本西京八幡町八日市中華革命黨飛機學校的創建。後在元帥府航空局任職,曾任廣東空軍參謀長,廣東航空學校校長,是中國近代空軍的元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胡漢賢
  • 出生地:廣東省開平市百合鎮儒南管理區田樵村
  • 出生日期:1884年
  • 逝世日期:1968年
  • 主要成就:曾任廣東空軍參謀長,廣東航空學校校長
  • 又名:胡維玩
清宣統三年(1911年)十月,辛亥革命爆發,胡漢賢從加拿大回國,在廣州和譚瀛組織"瀛字敢死隊"。當時,胡漢民任廣東都督,陳炯明為副都督。同年12月,胡漢賢奉孫中山之命,赴上海協助組織臨時政府。隨後,陳炯明為了培植自己的勢力,排除異己,大量解散民軍,"瀛字敢死隊"也被撤銷。
民國元年(1912年)4月,孫中山被迫辭去臨時大總統職後,南下廣州。胡漢賢前往晉謁孫中山,請示今後去向。孫中山派他前往美洲,聯絡華僑,宣傳和推動華橋投資國內興辦實業。同年冬季,胡漢賢到了加拿大,在維多利亞城創辦了《新民國晨報八通過報紙、通訊、演講等方式,宣傳民主革命思想,號召華僑捐資回國興辦實業,建設祖國,振興中華,支持祖國民主革命運動,得到眾多華僑積極回響。不久,袁世凱倒行逆施,迫害國民黨人,孫中山被逼逃往日本。
民國三年(1914年)7月8日,孫中山改組國民黨為中華革命黨,高舉反袁旗幟,提出"掃除專制政治,建設完全民國"的號召。
同年冬季,胡漢賢奉命在加拿大維多利亞城成立了中華革命黨加拿大黨支部。隨後,被調往間頓城主管加拿大中部東部的黨務。經過一年的深人宣傳和組織發動,全加拿大先後成立了中華革命黨分部及通訊處50多處,入黨人數幾千人。當時,華僑對袁世凱背叛辛亥革命,危害民國,迫害黨人極為憤恨。隨著袁世凱復辟帝制陰謀的日益暴露,各地華僑黨人紛紛表示願意回國討袁。胡漢賢等鑒於華僑心向祖國,心向革命,就打算組織華僑志願討袁軍回國。但此事尚屬創舉,乃請示東京總部,後東京總部復電,著令先組織訓練,聽候時機回國。胡漢賢等遵照東京總部意見,在間頓城設立軍事總社,由胡漢賢任總社長,進行組織軍事訓練。同時,在東部的多倫多,中部的沙市加寸城,西部的維多利亞、溫哥華等城市也成立了軍事社分社,進行組織軍事訓練。
民國四年(1915年)10月,加拿大中華革命黨總支部,選派胡漢賢等3人為代表,到日本東京總部向孫中山報告並請示回國日期,得到總部和孫中山的讚許勉勵。當時,孫中山要求胡漢賢等3人留在日本,參加在日西京八幡町八日市琵琶湖,中華革命黨飛機學校的創建工作。從此,胡漢賢留在日本,參加飛機學校的創建工作。
民國四年(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凱稱帝。
民國五年(1916年)5月初,孫中山發表了(第二次討袁宣言兒並派夏重民帶領華僑討袁敢死先鋒隊回國,進人山東省濰縣,編為"中華革命軍東北軍華僑義勇團",團長夏重民,副團長鬍漢賢。
同年5月24日,孫中山下令。將中華革命黨飛機學校遷回山東濰縣,改編為"中華革命軍東北軍華僑義勇團飛機隊",並委胡漢賢為飛機隊管理主任。飛機隊於6月底從日本出發,飛機3架,共編3個隊,每隊配備飛機1架,飛行員10人,機械員2人。第一隊由胡漢賢率領,另有日本的坂本壽一、立花了觀、吉日安仁等3人為飛機教官。7月初,飛機隊到達濰縣,除執行軍事任務外,仍按照八日市飛機學校的課程實施訓練,邊訓練、邊配合軍事行動。飛行隊曾多次執行偵察敵情、散發傳單、投彈轟炸等任務。8月初,為配合地面部隊攻打濟南一架飛機全部出動。胡漢賢同坂本壽一合乘一架飛機,由坂本壽一駕駛,胡漢賢在後艙投彈轟炸駐在濟南的衰軍。當時,袁軍沒有飛機,經過這次轟炸,袁軍軍心大亂,有力地打擊了袁世凱的復辟活動,飛機隊在討袁戰爭中發揮了作用。這是在孫中山領導下,革命軍首次使用飛機對地面目標實施轟炸,也是飛機隊第一次使用飛機參加作戰的嘗試。
同年6月,袁世凱病逝,黎元洪繼任。孫中山致電黎元洪,提出恢復共和國體,恢復約法,召開國會。黎元洪表示同意並重新任命了各省黨人為督軍、省長,將討袁軍改編為國軍。經雙方談判協商,於9月21日簽字。飛機隊人員遵孫中山的指示,回到上海中華革命黨總部所在地。
民國六年(1917年)7月,因黎元洪拒絕召開國會,再廢約法。孫中山遂南下成立護法軍政府。華僑義勇團留在國內的黨人也隨孫中山到廣州,編為大元帥府華僑警衛隊。胡漢賢調到華僑招待所住所長,
同年9月,胡漢賢為支持胡漢民競爭廣東省長活動,被廣東督軍莫榮新以"莫須有"罪名逮捕監禁,後經孫中山採取強硬手段,以軍艦炮擊督軍署,迫使莫榮新道歉賠罪,並釋放被捕黨人,胡漢賢也同時被釋放。
民國七年(1918年p月,孫中山命胡漢賢回加拿大聯絡華僑,在沙市加寸城創辦中華革命強華飛機學校,培養飛行人才。
民國十年(1921年)5月5日,孫中山就任中華民國大總統,開始準備北伐,為廠增強航空力量,號召華僑航空人員回國。胡漢賢奉命回國後,在大元帥府航空局第八路軍指揮部航空處任職。
民國十一年(1922年)2月,航空隊配合陸軍北伐作戰,進駐韶關及贛南一帶,戰事進展迅速。同年6月,粵軍陳炯明叛變,北伐軍回師討伐。航空隊折返南雄多塘鋪飛機場,終於因機油耗盡而且航空隊腹背受敵,只好將飛機燒毀。後孫中山命胡漢賢收集失散的航空人員,妥善安置。
民國十二年(1923年)初,航空隊失散的人員大多先後回到廣州,服務於航空局。同年,胡漢賢棄軍從政,回到開平,被推選為民選開平縣長。任職期間,積極維護社會治安,倡議各區分段自築公路,受到民眾好評。
民國二十年(1931年),胡漢賢擔任空軍總司令部第一大隊參謀長。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6月27日,黃光銳出任廣東空軍司令,歸屬陳濟棠統轄。胡漢賢因勸進有功,擢升為廣東空軍參謀長,旋任廣東航空學校校長。從此時起至1936年7月,他獨當一面,銳意創新,延長學員受訓期限,提高教育質量,使航空學校人才輩出,在抗日戰爭中勇敢戰鬥,作出重大貢獻,很多人為國犧牲。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5月,胡漢民猝逝於廣州,西南政局突起變化,內戰一觸即發。在這緊急關頭,胡漢賢支持黃光銳司令反對內戰、團結抗日的主張。同年6月30日,廣東空軍有小部分飛機北飛投蔣。7月18日,謝莽等率隊集體北飛。胡漢賢等亦於同日分乘教練機飛往香港,然後由水路前往南昌、廬山。這一舉動,使廣東空軍全部轉歸南京中央政府,避免了一場內戰。
抗日戰爭期間,胡漢賢被聘為航空委員會咨議,協助黃光銳發展我國航空事業,為抗日救國作出貢獻。
抗日戰爭勝利後,胡漢賢解甲從商,在廣州市與人合作開"義昌商場"及"中山戲院"。
1949年,廣州將解放,胡漢賢遷居香港。旅居香港期間,受中共南方局的重託,促成了兩航起義。
廣州解放後,胡漢賢率領一批原廣東航空人員,從香港步行回到廣州參加革命工作,他被選為廣東省政協委員(專職委員),曾任省參事室參事,並致力於廣東文史研究,著有《廣東航空史略)及《廣東航空學校史略》,還寫了一些有關孫中山航空救國的有價值的史料。
1968年,胡漢賢在廣州病逝,享年84歲。注:本文根據(開平市人物誌》《開平名人錄)、(廣東空軍史料選集)的有關資料整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