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斯運動

15世紀波希米亞宗教改革領袖揚·胡斯倡導的,並在他死後進一步發展的反對天主教會和德國封建統治者的宗教改革和民族解放運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胡斯運動
  • 外文名:Hussites Movement
  • 屬性:15世紀早期捷克宗教改革運動
  • 得名於胡斯
簡介,歷史背景,發展,分裂,

簡介

胡斯運動(Hussites Movement),15世紀早期捷克宗教改革運動,因其發動者胡斯得名。15世紀初,胡斯提出改革教會,反對教會斂財腐化,主張用捷克語舉行儀式,教徒可領餅酒等,1415年被處以火刑。改革的擁護者把反天主教與爭取民族解放結合在一起,掀起了胡斯戰爭。胡斯運動主要有兩大派,以農民、手工業者、城市貧民為主的激進的塔波爾派,以及代表中小貴族和上層市民利益的溫和的聖杯派。兩派曾共同對敵,挫敗了德國皇帝組織的十字軍的五次進攻,最終分裂,聖杯派與教皇妥協,塔波爾派拒絕妥協,其根據地於1452年被攻陷,戰爭方告結束。胡斯運動的殘餘成員後來組成波希米亞弟兄會,成為一個長期活動的教派。
揚·胡斯揚·胡斯

歷史背景

1402年,胡斯任布拉格伯利恆教堂神父和布拉格大學文學院院長。他擁護和宣傳J.威克里夫的學說,抨擊天主教會,要求恢復教會的純潔性,提出平信徒在聖餐禮中也可領受聖杯等主張。胡斯提倡用捷克語講道,並把講道和學術活動結合起來,使伯利恆教堂成為當時捷克宗教改革的中心。在布拉格大學,德國保守派與捷克改革派之間鬥爭激烈,後者被稱為胡斯派。1409年,胡斯派取得勝利,德國人退出布拉格大學,另建萊比錫大學;布拉格大學改組,胡斯出任校長。布拉格大學的分裂使教皇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為之震驚。1410年,在教皇亞力山大五世指使下,布拉格大主教斯賓內克在布拉格廣場焚燒威克里夫著作,並開除胡斯教籍。結果胡斯反而成為捷克人民心目中的民族英雄。1411年,教皇約翰二十三世對其政敵那不勒斯國王拉迪斯勞發動戰爭。次年,教皇派人到捷克銷售贖罪券,並發出通諭,聲稱凡參加征討那不勒斯者,可免費得到贖罪券。胡斯認為,教皇無權動用武力,金錢更不能代人贖罪,人的得救應由上帝決定,贖罪券於人無益。在胡斯的影響下,布拉格民眾舉行遊行,燒毀教皇通諭,反對銷售贖罪券。胡斯又被約翰二十三世開除教籍,並被迫離開布拉格,退隱鄉村。兩年中,他用捷克文翻譯了聖經,並完成其代表著作《教會論》。1414年,康斯坦茨公會議召開,傳胡斯到會受審,帝國皇帝西吉斯孟許諾保證胡斯安全。胡斯為了申述自己的神學主張,遂於當年11月出席會議,不久即遭囚禁。由於他不肯屈服,於1415年7月以異端罪被處火刑。平信徒在聖餐禮中餅酒同領的主張被會議定為異端。訊息傳到捷克,群情鼎沸,公眾紛紛集會抗議康斯坦茨公會議對胡斯的暴行,拒絕該會議關於禁止平信徒領杯的通諭,並驅逐德國籍教士。到1416年2月,胡斯派掌握了布拉格教會,運動迅速遍及全國。1416年5月,胡斯門人布拉格的耶羅米又被焚死於康斯坦茨,從而激起捷克人民更大的反抗。捷克人民反對天主教會的鬥爭和民族解放鬥爭結合在一起,終於發展成為波希米亞武裝鬥爭,史稱胡斯戰爭。

發展

1417年,教皇馬丁五世批准康斯坦茨公會議關於鎮壓捷克異端的決議,號召十字軍討伐胡斯派。波希米亞王溫茨勒四世也以嚴厲手段打擊胡斯運動。1419年,他下令禁止餅酒同領學說,迫使胡斯派聖職人員去職;將胡斯派議員逐出議會,把席位讓給反胡斯運動的極端分子。同年7月,胡斯派要求釋放被捕人員,遭到拒絕。憤怒的民眾衝進議會,把他們最痛恨的一些議員拉到廣場上燒死。布拉格起義得到全國胡斯派的回響。不久,約4萬名民眾集結于波希米亞南部的塔波爾山舉行宗教儀式,後在此建立新城塔波爾作為根據地,塔波爾派由此得名。
胡斯運動內部主要有兩大派別:①激進派即塔波爾派。基本民眾是農民、手工業者和城市貧民。他們主張建立沒有特權階級的自由教會公社,沒收地主的土地,取消農奴封建義務,廢除封建等級特權,建立民族自治的共和國。其宗教觀點接近威克里夫思想,主張恢復基督教原有的純潔性;簡化彌撒和聖事,除聖餐外,只保留嬰兒洗禮一項;提倡簡樸的基督徒生活,反對娛樂;反對變體論與煉獄說,反對崇拜聖徒和聖徒遺物;提倡教士與世俗信徒同領聖杯;相信千禧年和基督復臨。②以布拉格為中心的溫和派,主要代表中小貴族和上層市民的利益。由於他們主張在聖餐禮中平信徒和教士一樣,不但可以領餅,同時也有權用聖杯領酒,故稱餅酒同領派或聖杯派。該派於1420年提出“布拉格四綱領”:(a)自由宣傳福音;(b)平信徒可以領聖杯;(c)取消教士的財產和世俗權力,恢復使徒式的清貧生活;(d)對不可饒恕的重罪必須公開處罰。他們主張捷克獨立,建立胡斯派自己的教會,在崇拜禮儀中用捷克語代替拉丁語。

分裂

1420~1431年,胡斯運動兩大派雖曾共同挫敗帝國十字軍的五次進攻,但經過長期紛爭,終於分裂。聖杯派一直與羅馬保持聯繫。他們沒收了教會財產,把持了一些城市的政權,認為目的已基本達到,即主動與教皇妥協。1433年,巴塞爾會議接受聖杯派的部分主張,準許平信徒領杯,所沒收的天主教會財產不必退還。1436年,雙方達成“布拉格共同協定”:波希米亞教會名義上屬於羅馬教皇,帝國皇帝西吉斯孟正式被接受為波希米亞王。塔波爾派不肯妥協,聖杯派同德國統治者和波希米亞反動貴族聯合,進攻塔波爾派。1434年,塔波爾派戰敗失勢;但其根據地堅持到1452年才被攻陷。聖杯派教會直到1627年在國內仍然合法存在。1457年,胡斯運動出現第三個派別──波希米亞弟兄會,這是由聖杯派分裂出來的一些新團體的總稱,流行於波希米亞、摩拉維亞和波蘭一帶。他們強調聖經是教義的唯一源泉,主張餅酒同領,提倡簡單的崇拜儀式和聖潔的生活。該派到1467年開始有自己的聖職人員,並建立包括主教、長老、執事的教階制度。儘管它被當作非法的教派一直遭到迫害,但到16世紀初宗教改革前夕已擁有約400所教會,20萬信徒。三十年戰爭以後,由於迫害日甚,波希米亞弟兄會逐漸轉變為地下教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