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斐佩

胡斐佩

胡斐佩,1930年出生於美國哥倫布市,原中國人民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副院長。

1949年入伍,1949年畢業於復旦大學。1949年5月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先後在軍委勞大外文訓練班、軍委三部、總參三部幹校、洛陽外國語學校任教,1981年被評為副教授,1983年任洛陽外國語學院副院長。1993年她因完成“英語基礎訓練新突破”,獲解放軍三總部頒發的1993年軍隊院校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1988年8月被授予少將軍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胡斐佩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美國哥倫布市
  • 出生日期:1930年12月
  • 職業:軍人、教育家
  • 畢業院校:上海復旦大學
  • 信仰:共產主義
  • 主要成就:1988年8月被授予少將軍銜
  • 代表作品:《英語泛讀教程》
  • 工作單位:中國人民解放軍外國語學院
人物經歷,學術論文,獲獎記錄,

人物經歷

1930年,胡斐佩出生在美國俄亥俄州哥倫布市
胡斐佩
1996年春天,當她再次走入那家產院的時候,竟然還能查到66年前自己的出生檔案。這66年間,中國發生了巨變,胡斐佩的人生也經歷了巨變。
1934年,胡斐佩隨留學美國的父母回到了祖國,那年她4歲。因為父親是留美的博士,家裡的日子過得還算富裕。胡斐佩上國小時,上的是一所美國人辦的專供外國孩子讀書的學校,由於成績很好,老師甚至讓她直接從一年級跳到三年級。然而,隨著“七七事變”的爆發,一切都改變了。胡斐佩隨著父母開始了逃難,直到抗戰勝利,一家人才回到上海。
從業理想
胡斐佩在戰亂中成長,逃難時她看到了中國底層民眾的窮困,也看到了侵略者給中華民族帶來的苦難。那時候,她堅信教育可以救國,希望自己能像父親一樣,將來做一名大學教授。
胡斐佩胡斐佩
走上講台
1947年,胡斐佩考上復旦大學。這期間,她在進步思想的感召下,參加了學生運動,加入了中國共產黨,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1949年7月,她根據黨組織的指示,北上參軍,進入勞動大學(當時中央軍委的代號)外文訓練班。在那裡,她終於走上了夢想已久的講台。
從教員到將軍
在勞動大學外文訓練班,胡斐佩先當“學生”,後當“先生”。
1952 年,她開始擔任英語助教。
1957年,學校更名為解放軍外國語文專科學校;
1960 年擴編更名為技術工程學院,並從北京搬遷到張家口,年僅30歲的胡斐佩被破格提升為英語二系第四教研室主任。
當時恰逢困難時期,各方麵條件都不好,居住條件惡劣,一家4口就擠在一間屋子裡。糧食少,不夠吃,大人小孩都處於半飢餓狀態。胡斐佩的兒子只有兩歲半,可是幼稚園只收3歲的孩子,她只好把兒子獨自放在家中。每天6點早讀時,她和愛人分頭到教室,回來後,又忙著做早飯,給兒子穿衣起床。白天就讓兒子在家裡獨自玩,等到課間休息時,她便急匆匆跑回家,給孩子餵點水。秋冬季節,天黑得早,幾乎每天幼小的兒子都靠在緊鎖的門邊,哭喊著:“媽媽快回來,媽媽快回來!”每次下班回來看到兒子這個樣子,她就忍不住兩眼淚汪汪,把兒子緊緊地抱在懷裡,什麼話也說不出來。
艱苦的生活條件並沒有影響胡斐佩的工作熱情,從教40年來,對自己、對教學,她始終堅持一個“嚴”字。每次上課,她必定提前10分鐘到教室;每年的教案,她都要增加新的內容;每次批閱作業,她都要寫出一長串評語,而不是簡單地打上個“×”號了事。
1969年,學校再次更名為解放軍外國語學院並遷至洛陽,胡斐佩也依舊在該院從事英語教學工作,直到1992年離休。
關於英語教學的方法和教材,國內教育界一直有很多爭論,許多院校的教師雖然有更新教材的願望,但真正動手的不多,因為編教材要犧牲很多業餘時間,而且報酬很低。胡斐佩對英語基礎訓練貢獻的可貴之處,是在領導的鼓勵和安排下,積極與其他教員一起,共同編寫科學、適用的教材。她參與主編的《英語泛讀教程》,在解放軍外國語學院試用了幾年後,又精選彙編成冊,於1990 年出版,被列入全國高等英語基礎教材。之後,她還參與主編了《英語精讀教程》、《英語考試指南》等英語教學書。
胡斐佩講求實幹,在解放軍外國語學院英語教研室主任的崗位上一乾就是23 年。1984 年,她的丈夫梅孝達查出患有癌症,從春天到夏天,100多個日日夜夜,胡斐佩一直守在相濡以沫的丈夫身邊。丈夫去世後,胡斐佩忍住悲痛,又投入到繁忙的工作中,她要用高強度、高效率的工作,去彌補自己和丈夫失去的時間。
1988年,胡斐佩因貢獻突出,獲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親自發布命令授予的少將軍銜。
從朋友到愛人
1992年,一次老戰友聚會,胡斐佩偶遇40年前的老戰友鮑世祿。當時他們曾一起參加上海地下黨領導的學生運動,又同坐一輛火車赴北京去勞動大學外文訓練班學習。只是1952年,鮑世祿因病轉業回上海,胡斐佩最後到了洛陽,失去了聯繫。 這次老戰友聚會,胡斐佩了解到鮑世祿“文革”後期被發配到南京梅山鐵廠“勞動改造”了多年,後來好不容易才回到了上海,又遭遇妻子患小腦共濟失調症,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癱瘓在床整整5年。悉心照料妻子多年之後,1990年,妻子還是去世了。他的生活好像突然多出了許多時間和空間,周圍的人都勸他再找個老伴。但是,鮑世祿都逐一婉拒了。
與胡斐佩的偶然相會,讓鮑世祿激動不已,他在給胡斐佩的信中這樣寫道:“春節以前,當老首長王枚同志告訴我你每年來上海過節的時間和住址後,我確實很想與你這位闊別數十年的老戰友見面,我毫不掩飾的承認,對於你我1949年在勞動大學外文訓練班的短暫相處,印象十分深刻,似乎彼此都有好感。我曾經片面的構想:要是我不離開勞大外訓班,也許被你選中的幸運兒不一定是那位早逝的戰友。”
胡斐佩胡斐佩
胡斐佩很快回了信:
“這幾天,除了你的信之外,我還陸續收到其他一些朋友的來信,使我沉浸在友誼的海洋之中,絲毫不感到孤獨。我覺得進入老年以後,生活上的物質上的事比較好辦,精神上的空虛與孤獨則是最不好受的。但我相信我可以戰勝它,因為有那么多老戰友在關心著我。”
胡斐佩和鮑世祿的通信從1992年初開始,從此一發而不可收。他們以每四五天1封信的頻率,開始了長達1年半的鴻雁傳情。那些累計達10餘萬字的書信,見證了他們熾烈的情感交融,也記錄了他們複雜而矛盾的內心世界。
1993年12月,在雙方親朋好友的祝福下,他們終於走到了一起。
退休後生活
胡斐佩平生最喜歡的事情就是教書,她覺得教書太有意義了,她說:“如果有來生,再讓我選擇職業,我還是要教書。”胡斐佩1949年7月參軍,以後成了一名英文教員。從此,她不管是當助教還是當教授,不管是任學院訓練部的副部長還是任副院長,從未離開教學第一線,她為我軍培養外語人才盡心盡力,40多年來,她培養的學生不計其數,可稱為桃李遍天下。如今,她雖然離開了工作崗位,但她的精力還很充沛,她為自己設計的晚年生活充實而豐富。因為人們任何時候都需要知識,傳授知識是不分手敲、地點、條件的。胡斐佩在於休所里也帶起了學生,進行義務教學、那些沒有機會學外語的老幹部子女,干休所的工作人員,只要願意學習,誰都可以成為她的學生。她目前有學生8一10名,每星期給他們上兩5 次課,教他們基礎英語。
這只是她離休後辦學的起步。她的胸中還有更加宏大的目標,她正和一些有志教育事業的同仁著手辦一所大學,名叫:華廈國際大學。國際大學要與國外著名大學聯網,聘任一流教授授課,頒發國內與國外聯網大學的雙重文憑。她的想法得到了許多海外華僑的支持,各項籌備工作正在進行,學校的校址也已選好,看來胡斐佩的夢想很快就會成真。又過新年了,四面八方學生寄來了新歲賀卡,這些來自軍營內外,來自祖國各地,來自大洋彼岸的祝福與問候,使胡斐佩激動不已。還有什麼比這種師生情更深摯、更難忘的呢?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她知足 了。

學術論文

1 系統套用教育傳播技術 全面提高外語教學質量 胡斐佩 外語電化教學 1989-12-31
2 談談英語專業基礎階段的教學 胡斐佩 教學研究 1982-05-01
3 我們建議推廣美國音 路式成 ; 胡斐佩 教學研究 1980-04-30
4 從學生作業中看到的幾個問題 胡斐佩 教學研究 1980-03-01

獲獎記錄

1993年胡斐佩完成的“英語基礎訓練的新突破”榮獲軍隊院校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特發此證。三總部印紅紅的獲獎證書,為胡斐佩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外國語學院的工作畫了一個圓滿的句號,這位1988年我軍重新授銜後,第 一批成為女將軍的英語教授,光榮地離休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